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禅宗」六祖慧能,常在夜半三更时分之际,进入五祖弘忍室,接受师父心传,并为自己说『金刚经』,六祖慧能在大悟后曾说:「何期自性,本来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摇动;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意思指凡事当以平常心视之,而此「平常心」看似平常无奇,但却得来不易,并非人人皆可得之,若非真正看得开、看得透、看得明,实在无法或很难做到。
一般人见生、老、病、死者,常会产生喜、怒、哀、乐之情,『金刚经』谓:「无所住而生其心」者,乃是教人勿一味地执着形象,莫侷限于有无,要常保一分纯淨、灵明之心,不要把得失看得过重且常修炼之。
王荆公诗云:「看似平常最奇掘,成如容易最艰辛。」体悟世间人、事,总是须在万分艰辛与努力才行。
社会多元、人生多变,你看人的优点,又往往是人的缺点;你看人的缺点,又往往是人的优点,只因人意念经常出于不自觉之中,所谓一念之间,一念之差;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佛学」注重的是心之养生,主张的心无体,却具大用,心之养性,讲求由「定」开始,求心之寂静,作内省功夫。
「禅宗」讲一切万法均不离自性,所谓:人心是万有的本体,并深具佛性中,「禅宗」教诲芸芸众生,不要好高骛远,要从日常生活中,体悟自性本心,做平凡的实际的功夫,刻意苦修求道,往往是在道的边缘,无法深入最高就境界。
「佛家」则以救世必先救心,佛心是人性之本,自淨其心灵,光明磊落,一尘莫染,即是大慈悲菩提境界,如六祖慧能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行常清淨,何处惹尘埃。」虽有些陈义过高,不易做到,但对于徬徨迷惘的社会人心,亦可获得清凉点醒作用;人之劣习喜好贪婪,若不稍加以抑制,则成为大慾望升腾,本性蒙尘越厚即逐渐失落,性情异化变态之后,人的形象必然也会被扭曲成畸形。
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意指慾火炽热狂妄,必然会引火自焚,严重者,更可能会燎原成灾,遗祸大众,纵慾戕生,贪利害己,人间悲剧,不过都渊于此。
凡经过人生苦难的人,大都能体会或领悟得出:人终其一生,不论命如何长寿!财富如何之多!权位如何显赫!生活如何宽裕!也只能拥有其中的一部份,永远不能拥有所有一切。
芸芸众生,多半是在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越追求越觉得不能满足,就如同女人买衣服一般,心裡总觉得永远少一件,人的烦恼亦是由此而生;越是文明变态的社会,每人每日追求的是常把智慧、学问用错地方,只为人心之弱点。
于是乎,随之而起的是重视表面、遍佈虚伪,讲求欺诈,运用不实到处充斥,只为追求无厌、无尽的满足,殊不知各种隐忧却也随之而起。
现代社会处处声色犬马,人人骄奢淫逸,不能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现状,尽量放纵慾求而导致理性丧失,人格堕落,引发社会各种乱象、不安,製造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弄得人人不知何去何从,不知足的结果,造成社会成本损失。
人生百岁,光阴倏忽即逝,物质的富裕,不过是过眼云烟,若知慾海无边,烦恼无尽,以有限追无涯,不过是浪费年华,自寻痛苦,不如存悲悯之心,悬崖勒马,则回头是岸矣!一味放纵自己,贪婪不厌,永不知足,则必须沉沦于慾望的苦海,永不超生了!
「佛家」告诫众生说:「若欲脱诸苦海,当观知足;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慾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知足」,其实是有生、有灭,「常乐」则是无生、无灭。
「有变」,是无常,「不变」,是平常,在无常中,人面可皱,人生可老,而大道之本体,永无生灭,宇宙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然而从本体之道看,却是不变的。
所以「佛家」主张明心见性以成佛,即如神秀所言:「身为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较为实际,且容易接近理想,非莫测高深或稀奇难成,只是平常道而已。
亦即用平常心、热忱、爱心、耐心期许与修持,则虽不能立竿见影,但在点滴潜移默化中,自有着力点,滋润自在,佛性自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