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行修之人入门修行,有者学习儒家圣贤的言行,以达净心除妄,虽然儒家范畴内谈圣贤成圣称贤之道,然而,圣贤之道本是凡尘庶士修行,所应有的行為準绳与去芜存菁的法则,其实诸圣贤之道,与佛家所流传的佛法并无二样。
就如佛家强调的修行是在修己度他,这与儒家的「推己及人」有何不同?又如菩萨初发的菩提心,大悲心是「自己未度先度人」,这即是儒家所言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道理都一样,只是用词的不同,所以,修行不分宗门、派别,而是在於本身的心是否诚,心诚妙法自然生,千万别起分别心,否则就枉费修行的路了。
立身於修行之路,就是要经常起「大悲心」,然而但观今之修士,口中言慈悲,但如果自己没有心愿,没有智慧,心裡不能安定专注,那麼这个慈悲心对自己或对外在的一切人事物,就成了一种偽装,慈悲心一定是从内心生起。
慈悲心即是一种「利他」的体认,即是不以自我中心的自私心,来看待眾生,而是以寻声救苦的大悲心,来利益眾生,成就眾生,这些无私无我的修行智慧,全来自於内心的自然流露,而非表面的造作,亦是真诚的行為表现,是真正体悟慈悲心者的自然流露行為,修者要好好领悟。
这深层的修行要素与内涵,盼大眾都能以大慈悲心,来看待所有眾生,所谓「尽形寿,献身命,报无尽恩。」以达人间净土的生活空间。这种慈悲,正是儒家所倡行的「行仁行义」也。
愿给一切眾生安乐谓之慈;愿拔一切眾生痛苦称之為悲,佛家如是言,要如何阐述才能符合世人的行為?就是儒家所教人的:「己之所欲,施之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今修者既入门行修,领悟儒家圣道依止而行,切莫因一时的考验而退志,终能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