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西汉中后期开始,皇帝即位时大多尚在幼年,根本无法亲自处理军政大事这件事情要找始作俑者那就是汉武帝他要不逼死太子汉朝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因此需要母后娘家的亲戚,也就是外戚从旁辅佐,实际上由外戚集团实际掌握国家权力。皇帝长大以后,外戚集团不肯轻易交权,因此皇帝大多依靠身边的近侍,也就是宦官集团从外戚手中夺取权力,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王莽是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儿,属于外戚集团。汉元帝死后,王政君之子刘骜继位,也就是汉成帝。由于王政君的弟弟,也就是王莽的父亲王曼早亡,在王政君的运作下,王莽继承了其父的爵位,受封为大司马。
汉成帝45岁时病故,侄子刘欣即位,也就是那个为后世留下了成语“断袖之癖”的汉哀帝。此时的王莽身居高位,却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朝野的名流都称赞歌颂王莽,他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因此颇得民心。汉哀帝与王氏集团的斗争日趋激烈化,终于有一天,一位叫解光的官员弹劾王莽的伯父王根(当时的著名权臣)不遵朝廷法度,汉哀帝借机下诏将王根贬出京城,并且将王氏集团抬举的官吏全部罢官削爵。王莽对此怀恨在心,后来有一天,高昌侯、贵族董宏以《春秋》“母以子贵”之义请尊哀帝生母丁姬为帝太后。此议一出,王莽带头煽动群臣抗旨不遵,丞相孔光、左将军师丹等人皆在其列,坚决反对哀帝的这一做法。哀帝迫于压力,将董宏免为庶人。不久,未央宫举行宴会,内者令为傅昭仪设帷幄,坐于王政君旁。王莽呵斥道:“定陶太后不过是一个藩妾而已,怎能与至尊并坐!”遂撤去其座。此时王莽已经不知不觉当中,成为一个能左右朝政的人物了。但在汉哀帝的打击下,王氏仍难免衰落的命运,过了两年,汉哀帝还是尊傅昭仪为帝太太后,丁姬为帝太后,王莽本人则被贬逐新野,王氏势力跌落谷底。到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汉哀帝念王政君年事已高,才将王莽与平阿侯王仁召还京师,侍奉王政君。
公元前1年,哀帝以25岁的壮年死去,王政君借机召王莽入宫,从大司马、哀帝的恋人兼亲信董贤手中夺取了兵权,迫其自杀,并借机逼死汉成帝的皇后,也就是那个“体轻能为掌上舞”的绝世美女赵飞燕,以及哀帝的皇后傅氏,还趁机平了傅昭仪和丁氏的坟墓,将墓室挖开,掠走大量金银财宝,弃尸荒野。王氏随后立中山王刘衎为帝,是为汉平帝。王莽与其三大亲信升任“四辅”之位:王莽为太傅,领四辅之事;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位居三公上。“四辅”大权独揽,除封爵之事外,其余政事皆由“安汉公、四辅平决”。王莽为了继续获取民心,先是建言应该首先对诸侯王和功臣后裔大加封赏,然后封赏在职官员,增加宗庙的礼乐,使百姓和鳏寡孤独都得到好处,对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从而再次博得朝野的好感。其次是建言太后王政君带头过俭朴的生活,自己又贡献钱百万、田三十顷救济民众,百官群起效仿。每逢遭遇水旱灾害,王莽只吃素食,不用酒肉。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大旱,并发蝗灾,受灾最严重的青州百姓流亡。在王莽带头下,二百三十名官民献出土地住宅救济灾民。灾区普遍减收租税,灾民得到充分抚恤。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被撤销,改为安民县,用以安置灾民。连长安城中也为灾民建了一千套住宅。大司徒司直陈崇为宣传王莽,于是上表赞颂王莽的功德,说他可与古代的圣人相比。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立长女王嬿为平帝的皇后(即孝平皇后,后来改封为黄皇室主);长子王宇因吕宽案,被王莽逼自杀,牵连数百人,王莽之同党即上书说,安汉公大义灭亲,公而忘私,作八篇诫书与孝经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书目。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
公元6年,汉平帝以15岁的年龄故去,还未完全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当然没法留下后代,于是,在王莽的主持下,汉宣帝刘询的后人、广戚侯刘显的儿子,三岁幼童刘婴被立为皇太子,王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改元“居摄”。此时,王莽已经权倾天下,成为实际上的汉朝最高统治者,距离“假皇帝”成真已只是时间问题了。
公元8年,王莽陆续平定了各地反对他的许多势力,借着各地纷纷进献劝他称帝的所谓“符命”,他改元“初始”。当年腊月初一,王莽废孺子婴为定安公,从王政君处强夺玉玺,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建元“始建国”,西汉灭亡,新朝建立。他即位以后,打着恢复“周礼”的旗号,对国家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王莽改制”。其核心内容有如下几点:
一是改革中央及地方官制,修改大量地名,禁止奴隶买卖。
二是实行了王田、私属制、五均、赊贷、六筦(管)和币制改革。尤其是币制改革,废除了以往通行的五铢钱和刀币,计有五物(金、银、龟、贝、铜)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贝货、布货),共二十八种货币,并规定“一家盗铸,五家连坐”。
三是对无业游民强制劳动,下开后世“两劳”制度的先例;允许士民向政府贷款,开创了发放政府公贷的先例。同时还实行了我国最早的政府收购民间商品制度,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购买,反之则由政府卖出,防止物价上涨。
除此之外,王莽还奉行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压迫政策,将西域诸国的王降格为侯,强令其称臣纳贡,并大肆兴兵,夺取其原有领地;在教育、祭祀、法律、音乐、漏刻、建筑、历法、度量衡、车辆制作的方面也有革新措施。
王莽的这些做法,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既触动了豪强地主、富商大贾乃至一部分官僚的既得利益,也给广大下层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干扰,进一步激化了西汉后期以来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使他成为社会各个集团、各个阶层反抗的主要对象,成为众矢之的,造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绿林、赤眉起义等。地皇四年(23年)昆阳之战,王莽主力几乎被消灭殆尽,敲响了新莽政权灭亡的丧钟;十月初一,西汉皇室末裔刘玄所建的更始军攻入长安城。初三天明,王莽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退至渐台。将士全部战死。商人杜吴杀了王莽后还不知道他的身份,取下了他身上的绶带,校尉公宾就见了,忙问是从谁身上拿到的,得知尸体还在后,立即冲进室内砍下王莽的头,王莽尸体立即被争夺的士兵肢解。几天后,王莽的头被挂在南阳宛县市上。王莽终年70岁,而他的改制也随着新朝的灭亡和他本人的死去而画上了句号。公元25年,汉朝皇族刘秀在洛阳称帝,重建汉朝,改元建武,史称东汉,这就是汉光武帝。
而他的新朝之所以很快衰退灭亡,主要原因同样有三个。
王莽登基后,重用自己的嫡系之人及一些溜须拍马之人。能把牛皮吹上天的哀章就是其中之一。这些不学无术,胡作非为之人把持朝中大权,导致上下沆瀣一气,腐败昏庸,百姓苦不堪言。
王莽建立新朝后立马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实行“王田”,二是改革“币制”,三是实行“五均”,四是特殊“赊贷”,五是鼓励“生产”。总的来说,王莽五管齐下,政策制定得看上去都很美,很完美,好像都是在为国为民着想,但正如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一样,王莽的东西看似很新,符合他新国的新气象,但施行起来却不是这样。
王莽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达官显贵们的实力。既然新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当然不会不管。联手抵抗成为必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在推行王莽的新政时,便实行了“折扣定律”。他们变相地把新政里的好处全部揽到自己的怀抱中,有的被偷梁换柱,有的被另法炮制,有的被折枝减叶,有的被添油加醋,有的被……总之,当种种潜规则,种种性贿赂,种种官二代掺和后,全部都变了样。比如说赊款时,本来人民因祭祀或丧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贷款,不收利息。但实行起来却是“高贷高还”、“不贷拉倒”。,因此,王莽新政出台后,不但使百姓不堪重负,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还成功打造了一批富得流油的富翁来:比如说洛阳的薛王仲、张长叔和临淄的毛伟等人。
就在王莽新政失败、民心受蒙的时候,天灾接连不断,天下连年大旱,青黄不接,蝗虫遮天。把本来就不多的庄稼糟蹋得惨不忍睹。
经过这几件一折腾,天下已是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局面,最后走投无路的百姓只好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并最终推翻了王莽的新政。
王太后是王莽的靠山,也是他手中的“王牌”。但随着王太后的专政,这张王牌无疑又成了他通往最高权力道路上的“羁绊”。王莽是聪明人,他知道饭得一口一口吃、夺权大计更得一步一步来这个道理。对太皇太后手中的大权,王莽没有选择“强夺”,而是选择了“巧取”。王莽先是让群臣请求王太后,以辅政幼主有功,封他为“安汉公”。不久,又设计说服王太后把他的女儿立为汉平帝的皇后。为独揽大权,王莽又指使爪牙上疏,说太后至尊,不宜操劳过度,一些小事就不必躬亲了。这样,太皇太后一高兴,就规定以后唯有封侯赐爵一事须奏闻于她,其他事一概由王莽裁决。就这样,王莽无形中就架空了王太后。
再次,王莽出手狠。
王莽掌权后,乘机大肆培植亲信,清除异己,把“不类已”的朝中大臣都清理出朝中。在短短数月之内,他就以快刀斩乱麻的态势肃清了他眼中的不安定分子,并且培养了以王舜、王邑、甄丰、甄邯、平晏、刘歆、孙建七人组成的亲信集团。七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配合默契。用《汉书》里的说法,王莽以“王舜、王邑为腹心,甄丰、甄邯主击断,平晏领机事,刘歆典文章,孙建为爪牙”。后来,他以“椒酒”毒死汉平帝,当起了朝中“摄皇帝”,正式开始了他的独裁统治之旅。随后王政君也拿他没办法了,
可以说王太后养虎为患,汉朝一天天衰落就和自然规律相符的。汉朝汉武帝的统治已经达到了顶峰,王莽政权的灭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