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文明、目的————
已有 654 次阅读2018-7-18 14:14
分享到微信
一位文化界朋友找我,寒暄几句后,掏出手机,打开微信”收藏栏”,调出两篇与文化话题有关的文字来。
一篇是中国大陆学者葛兆光的“什么才是中国文化?”。
另一篇是美籍华裔教授赵勇的有关中美两国文化、教育之区别、优劣之对比等其个人的一些看法……
我对这两篇文字一目一行地看了个大概其。然后,我就看着来客,以沉默向其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让我看这两篇文字是什么意思?
略过一伙儿,朋友开口道:
我想知道你对这文化是怎么看的?
我道:
你知道的,我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没有文化。这句自我认定的话很实际。
恰当些的自我评价(定位)当是:假如我不自知己之无文化,那就便是纯粹的无知了。
换句话说,我这个人,无知的“含金量”不是极致地高。否则,我就真无话可说了……
你问我:你对文化怎么看?
在我回答你的这个问题之前,请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好不好?
朋:好的,你问吧。
我:现在假设,我手里有一大块橡皮泥,我把它掰成十份,分别交给十个人,让每一个人各捏塑成一个人的形象。
结果,一人捏塑出一个老头,一人捏出个老太太,另一个捏成个娃娃,第四个捏出个仕女……第八个人捏成个农夫,第九个捏出个乞丐,第十个则捏出个军人。
现在你说,谁的“作品”符合我的要求?
朋:当然都符合要求了。
我:同理的是,当你问我:你对文化怎么看时,其实我是无心直接回答这样的问题的。因为我以为,对文化可以有N多个解释。美国人对这文化的看法不同于中国大陆人;黒非洲人的看法与冰岛人的可能很不同……
这样的问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且往往都有理……
这是一种“怪圈式”的问题。我对这类问题,天生就反感。
这就如同你问我:橡皮泥能捏塑出什么?这让我如何回答?
我只能告诉你:橡皮泥具有可塑性。
同样地,就有关我对文化怎么看的话题,我也只是想说:文化具有可塑性。
我以为,这样的回答比起直接地对你陈述我对这文化是怎么看的,似乎到显得我有点文化了……
当然,这样的话题,我倒是有点兴趣。想随心所欲地闲聊上几句。
聊什么呢?
下回再说吧。凌晨两点多了,该睡觉了。早晨还要出去办事去呢……
……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