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学问不可“晒”
已有 731 次阅读2018-2-2 13:23
分享到微信
这两日,就音乐人高晓松,正式成为哈佛大学一名研究员一事,在网上引起了一点小涟漪。“独舞”女士也就此事发文,向国人简单介绍了这种“研究员”的性质及在学术领域的地位等常识。
有关高晓松成为哈佛大学一位研究员的信息,恰是高本人在自己的微博中晒出来的,而且还有个像是学生证似的证件,以示此事非虚。
这条信息总让我感到哪里有些不对劲似的。我想,问题大概就出在了所晒的对象上吧。
信息化、社会化,以及相伴而来的全球一体化,多元的自由化等,在这样一个“大明,大放,大展示”的时代,每一个人都享有了全面显示自我的机会与可能性。你晒富有,ta晒旅游。你晒时尚着装,ta则晒出自己那圆润的屁股。你晒亲情照,ta晒玩命式探险自拍照......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这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独特风景。
这一切“晒”,似乎都无什么“副作用”。譬如,你晒富有,不会因之便招来贫穷。你晒时装秀,不会有衣不遮体这样的副作用.....
然而,有一晒,不仅会有副作用,而且,晒本身便带出来不少问题。这便是晒学问(包括晒就要为学了的“证明”之类)。
为学不同于为艺。
一个立志为学的人,兴趣中却有“知道我在为学的粉丝有多少?”这样的意识与兴趣,那ta定是做不好这学问的。即便勉强为之,我想,这学之所成,大概也就是向文盲科普些常识性知识罢了......
想象一下,如果爱因斯坦在网上晒他的“广义相对论”,而这目的又不是为了发表论文。那他就不是爱因斯坦了。备受我敬仰的,世界自有诺贝尔奖以来,至今,唯一获得过两次诺奖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如果把她所得之诺奖挂到网上以炫耀之,那她同样也就不是居里夫人了......
同样是人,一个真正为学的人,与一个为艺的人的区别似天壤之别。尽管两者也有相同(相似)之处。譬如,在治学,治艺的态度等方面......但要想不仅治学,且励志成就一名学问家(或科学家),那就于头脑中定是不要有什么肤浅、狭隘与凡夫之趣的。否则对治学是极为不利的。若这一切难以从自己的头脑与心中去除掉,那最好改行为妥。
以治学当有之心态言,我以为应以居里夫人为榜样。脚踏实地,安得住心,倾身心于这学问(科研)中。即便有了成绩(成就),也不以为然(据说,居里夫人在获得了诺奖后,这奖牌只是任由她的孙辈玩的一件玩具而已)。这不仅是为学者当有之的为学态度。同时也是一个真正为学者当拥有的品性......
若志在为学,希望参考一下抗战时期,“西南联大”......
若志在为艺,就把眼睛盯住在好莱坞......
累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