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hdpn123321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176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这么看国人的戾气

热度 1已有 1447 次阅读2016-8-1 18:07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这题目是呼应着美籍华人,认证微信为“心路独舞”女士的一篇微信文章之题:“说大陆人的戾气重,你怎么看?”。
  心路独舞女士在这篇文章中列举出几件国人在海外的不文明行为,加之过去以往国人无论是在国内抑或是在境外的种种层出不穷的不文明言行,这些都给世人留下一种印象,即今之国人的戾气很重。就此“国人之戾气”,甚至导致了海内外的一场大讨论。
  我的想法是:无论国人于国内抑或是境外的种种说明着我们的戾气不仅有,且很重,再且是带有着普遍性的言行怎样地“丰富多彩”,它们又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怎样的反感,国人身上这戾气其实是早就有的了,只是随着现今社会的变化,人们境内外自由流动成为了可能,加之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使得人们有了前所未有的掌握各种资讯的便利等等,这些条件一方面方便了国人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充分展现自身的、群体的戾气的机会,同时又使得这种展现很快借由互联网这种高效率的传播媒介,成为了超越国界的家喻户晓的事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戾气”?我以为就这“戾气”本身而言,当然不是件好事,但因其是种种复杂成因的结果,所以,假如我们从文明的角度审视它,以为其不当有,那么,常识似乎也会使我们认为使这“戾气”的成因消失才是去除这“戾气”的根本之道。
  但现实地看,人们对这“戾气”的反应多是谴责,甚至是以谩骂的方式表示“谴责”。这就是在以一种“戾气”对付另一种“戾气”了。这就如同警察以暴力的方式对待暴徒的暴行,虽然一方是正义的化身,一方是代表了邪恶,但从两者的行为看,都是不文明的。
   假如把这“戾气”当成一种道德(教养)问题,那么,这将使那些持有正义感的人们心难平,智难静,对这“戾气”也会坚决以为给予谴责是正义、正当之举。对此,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我对这“戾气”另有一套想法。
  我是把它等同于生理疾病看待。一位医生大概是不会责怪一位因身患半身不遂而至走路时横拖着一条腿,且一只手不自主地甩打着,说这样走路不好看,不体面。不会责怪一位重感冒患者不停地打喷嚏是不文明的行为......
  面对病人,一位称职的医生大概会心怀善意与同情心,想办法去医治好这病人,使其早日恢复健康。
  同理,“戾气”——各种类的“戾气”,其实也是一种疾患——各种类的疾患。只是这种疾患是发生在人的那无形之体上而已。去除此疾患,同样需要在那无形世界里有无别于上述的那种医生才好......
  于今这个时代,我们似乎有必要关注这样一件事,即,是否当用新思维想事,行事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