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资中筠【鸡蛋文】点评【1】
梁勋
国历2856年12月二十一
2012.01.30
前言:
1、资中筠【小传】:1930年出生,湖南耒阳人,中共党员。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翻译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所长。【梁勋点评:体制内的专家学者。】
2、破题:《鸡蛋文》是对资中筠老先生于2016-01-16在微信公众号里发表的《文化与制度——鸡与蛋的关系?》一文的简称。鸡与蛋的关系?文化与制度的关系?为了便于记忆,简称为《鸡蛋文》。【梁勋点评:不知此公众号是否是资中筠先生亲自主理或者授权什么人主理的,也请资老先生予以证实。】
3、点评:即本人梁勋对资中筠老先生的《鸡蛋文》的评论。因是直接跟随原文对照评论,所以叫做【点评】。点对点的评论。
4、说明:文中红色字体为本人的评论。
【以下是原文和点评】
【原文题目】:文化与制度——鸡与蛋的关系?(1)
【作者姓名】:资中筠
【发布时间】:2016-01-16
【首发媒体】:微信公众号
前言:偶见《同舟共进》2015年刊载对邓晓芒教授的采访,题为“我们的道德怎么了?”其中说到2010年与我的对谈,我们二人有一个分歧是:资认为最重要的是政治体制的改革,邓觉得知识分子最重要的使命是文化批判好继续启蒙。他指的是2010年在厦门大学有一次易中天、韩寒以及邓、资四人谈【梁勋点评:四人帮,非邦派之帮,相互惺惺之帮。】,题目与文化有关。全部内容我记不清了,关于我与他对文化与制度哪个最重要的分歧,我完全没有印象。【梁勋点评:人老了,记忆就会不好,是生物规律。不必拿出来当借口,说过的话要勇于承认。承认了,再改过,没有什么大碍。有分歧是正常的,就是自己也有矛盾纠结的时候。想必“四人谈”中正值盛年的邓晓芒不会记错,更不会“诬陷”资老先生。】
不论如何,对我的观点这一概括有一定的误解,至少不全面。从历史长河来讲,我一贯的观点是认为文化和制度的关系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说不清楚,是相辅相成的。【梁勋点评:其实能够说得清楚,只是有些人不愿说清楚而已。当然,也有人真的说不清楚还要强说。】就某一个民族,某一个历史阶段来看,有时可能制度的变化更重要,有时可能文化革新更重要。不可一概而论。以下发表一篇我于2008年写的旧文,说明我的观点。关于文化问题,我过去写过不少,将酌情陆续重发。也可称“文化系列”。 【梁勋点评:期待。】
文化与制度——鸡与蛋的关系?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谈论的“文化”是指与一个民族的振兴和发展道路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精神层面的因素,如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基本价值观等,特别是政治文化,也可以称“大文化”。与此关系不大的如歌舞、艺术、饮食、节日、民俗、服装、时尚、礼仪等等,不在讨论范围。【梁勋点评:行为方式和政治属于“精神层面”么?什么是“行为方式”?比如邯郸人走路的样子,祭祀祖先活动中跪拜祖先的仪轨,结婚仪式中夫夫对拜或者亲吻的惯例。这些都属于精神层面么?】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改革中,“文化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各持一端由来已久。国人一般喜欢讲“主义”,再加一个“唯”字:“唯……主义”,或“唯……论”,就把事情绝对化了。【梁勋点评:资老先生的“四大普适价值”(以下简称为“四大”)是不是也有“唯”的意思?因为在资老先生看来,“只有”四大普适价值才是“唯一”正确的价值观,尽管没有冠以“唯”字。中华语言中,与“唯一”的意义相同的说法有很多,其中“只有”“普适”是与“唯一”最接近的两个词汇。“普适”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思”,就是“不存在例外”的意思。】我首先不赞成“决定论”,也不认为文化与制度是对立的,不过这样就可能落入“折衷主义”之讥。我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略己见。【梁勋点评:资老先生虽不赞成“文化与制度是对立”的,但却认可这种说法是很有市场的,不然,为何有“折衷主义”自嘲呢?】
所谓“文化决定论”,也就是“国情例外论”,主要就是以“民族特色”来否定“平等、自由、人权、民主”的普适性及与之相配的制度。【梁勋点评:谁提出的“文化决定论”?资老先生的批评针对谁?“文化决定论”等同于“国情例外论”么?资老先生讲“四大普适价值以及与之匹配的制度”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句话不是在阐述和证实“文化决定论”么?世界各国各民族有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体系,按照资老先生的“匹配”理论,那也就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与之相匹配的制度。资老先生以为如何呢?】冠以“西方”或“资产阶级”,理所当然地拒斥之。【梁勋点评:谁在这么做?应该明确指出来。是全体中国人么?显然不是,因为资老先生既是中国人又不赞成这么做。如果只是一部分人那么认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普适价值么?比如,有人喜欢麻辣的川菜,有人喜欢恬淡的粤菜,还有人喜欢重色轻油的鲁菜,难道不可以么?还有,资老先生非要所有人都接受“普世价值及其匹配的制度”,这符合“四大”的精神么?】或者抽象肯定,具体否定,在“但是”后面做文章。【梁勋点评:资老先生的很多批评中国政府和她的中国党组织的文章都是“隐隐约约欲言又止”的文风,虽然资老先生不大用“但是”,这并不影响资老先生充分地表达“言外之意”。】更有甚者,认为中国文化有自己的基因和传统,本来就与西方截然不同,不适合,也不需要民主、法治、宪政“这一套”,只能实行“威权主义”(这个名词实际是舶来品),还是应该回到儒家的“仁政”,实行人治,和划分等级的“礼制”,几千年就这样过来的,没有什么不好。【梁勋点评:什么叫“人治”?法律是不是人制定来的?是不要有人来执行?政府是不是要有人来主理?要不要强调立法者、司法者和行政者的素质?“法律”是不是威权?要不要打破“法律”这个威权?资老先生罔顾了历史史实,中国古代是世界上律法最完善的国家。儒家之所以提倡“仁治”或者“仁政”,就是要补偏救弊,补救“唯律法”的种种弊端。仁者人也,人者仁也;执法权之柄,怀仁者之心。不要把“专制独裁”的帽子强加在“仁治”或者“仁政”的头上。中国古代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对皇帝和各级官吏依法限权的国度。】
还见到一种说法,竟把明朝皇帝昏庸软弱,大权旁落于权臣或宦官之手与欧洲的君主立宪虚君制相提并论,算是已经有了“宪政”。【梁勋点评:唐代及其以后的讽谏制度以及系统完备的吏治制度,不是对政权的限制么?不要用“皇室”完全代替了“官府”,真正与老百姓交互的是各地各级官吏,绝大多数情况下,皇帝对于普通百姓就是一个象征。】这是出于无知、偏见,或对“西化”的痛恨,走到了极端,虽未公开主张恢复皇权专制,亦不远矣。【梁勋点评:这好像是对习近平的执政班子的警告。此外,想请教资老先生,您对“中统”(中国传统)是不是也有偏见呢?如果是无知,就不存在“偏见”。一知半解,才会有偏见。】这种“精英”的思潮与大众娱乐相结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充斥于屏幕的宫廷戏——秦皇、汉武、大唐、大明、康、雍、乾“盛世”,一片“主子”、“奴才”,“吾皇万岁,万万岁”!似乎在遭遇海外列强之前,中国以“三纲五常”为经,皇朝专制为纬的社会,本是和谐天堂,如今需要的不是进一步改革,而是回到“法先王”,再现“五千年辉煌”,以此引领世界,医治西方社会的痼疾!当然持此论者并不拒绝享用西方物质文明,科技、器物。一下子时光隧道倒退一百年,又回到了张之洞的“体用”那里。【梁勋点评:什么叫“享受西方物质文明”?好像中国古代一直生活在饮毛茹血的荒蛮时代,好像中国从来不曾有过物质文明,好像现在的十三亿人都是靠西方人养活。再现“五千年辉煌”,一定要回到什么“法先王”的时代么?这是什么逻辑?中华民族自古至今都是一个胸怀博大的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在吸收世界各地的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也包括先进的政治方略。如果有个别人或者一些人主张回到张之洞的“体用”那里,那也是他们的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希望资老先生明确地指出来是谁那么主张,主张了什么具体的内容,可以展开讨论和争论,不要用这种“隐隐约约”的语言把戏!说的好像全部中国人都在那么主张似的。】
正是出于对上述以“文化”、“特色”为依据否定制度改革之必要的论调深恶痛绝,有些倡导自由、民主、宪政的论者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完全否定一个民族发展道路上的文化因素,也就否定任何文化批判和革新之合理性和必要性。于是从晚清以来呼吁开启民智(如严复)、塑造“新民”(如梁启超)、批判国民的“坏根性”(如鲁迅)、倡导“新文化运动”(以胡适为代表),等等都被否定,认为方向错了,错在没有集中致力于制度的改革。进而认为,既然“民主、自由、人权”是普适性的,那就存在于一切民族的文化基因中,不存在对思想、文化进行革新的问题,也没有开启民智、教育民众的必要。极而言之,文化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可以原封不动,只需要改变制度,人民自然享受自由平等权利。【梁勋点评:这一段是“鸡蛋论”的精彩片段。精彩之处在于,不是挖掘中国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而是完全用“四大”文化启蒙、教育和改造中国民众,完全用“四大”取代中国的全部文化,不管是不是优秀和糟粕。然后,顺理成章地建立起“与四大匹配的政治制度”。也就是说,先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四大文革”,给十三亿人彻底洗脑,忘记自己的传统,忘记自己的种姓,普施资本的自由和民主。注意:这个民并不是普通老百姓,只是资本家。美国的国家权力并不掌握在“人民(就是传说中的那个“99%”)”手中,而是掌握在少数资本家(就是传说中的那个“1%”)手中。简言之,美国的国家权力掌握在金钱手中,金钱的多寡就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的高低。四年一张的选票不能说明任何民主。】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靠谁来改革制度?无论靠谁,总是靠人,既是人就有思想。为什么在遭遇外来列强之前,皇权专制能维持几千年,朝野都谈“仁政”而事实上暴政多于“仁政”,却常能行其道?为什么每次被压迫者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推翻暴政,结果却只能遵行成王败寇的规律,成而为王者也只能以暴易暴,往复循环同一制度?在邂逅西方列强之后,百年来这么多关于制度改革,要求宪政、民主的呼声不绝于耳,不断于书,为什么这样举步维艰?为什么现代的革命运动以民主口号始,以专政极权终,却也能在相当时期内畅行无阻?【梁勋点评:中国的历史并不都是“吃人”,中国的文化并不都是“吃人的文化”,因为你很难解释这样一个“黄色人种”的生物种群为什么能够发展繁衍壮大到十三亿人!抛开政治不说,仅仅就生物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那一定是这个种群有着它自身的组织优越性。我把这种人类种群的组织优越性叫做“共生性”,就是它是一个有着高度“共生意识”、并以此来进行组织和行为建构从而达到维持组织成员共生的能力。这是宏观。微观上,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一些“弊政和暴政”。当“弊政和暴政”导致民不聊生的时候,当律法被挟持不起公正作用的时候,就会出现过“动乱和战乱”,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东西?是因为出现了严重的不共生,必须用“革命”的手段加以解决。还有一点,请教资老先生:世界上、历史上,只有中国才有“暴政和战乱”么?资老先生所说的“西方列强”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他们那里一直都是“四大”的么?从未有过“暴政和战乱”么?那么,请教资老先生,远的不说,就一战和二战这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谁发动的呢?法西斯从哪里产生的呢?现在的“恐怖主义”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平等、自由、人权、民主”是好东西,但并不是西方人的发明,中华民族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崇尚“平等”的民族,平等,最最主要的是平什么?是财产,这是生存的本钱。没有财产(物权)的平等,所有的“平等”之说都是扯淡!自由,何人不想呢?但它的前提是不能伤害他人,伤害到他人的自由一定会受到限制,首先是被伤害人的反抗,其次是法律的管制。人权,是什么?首先还是物权。没有物权哪来的人权?生存都是问题还扯什么“人权”?!生存权是最大的人权。请教资老先生,如何在“人权”上体现出“平等”来呢?资老先生这种菜单式“普适价值”不觉得空洞么?民主,是近百年来最最最热火的词儿。请教资老先生,您能用三言两语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民主么?奥巴马当了总统,他还是民么?还有,奥巴马在当总统之前,或者在被提名总统候选人之前,有人知道他是谁么?他又是怎样突然间登上总统宝座的?是人民一步步把他推选出来的么?当大象和驴子在竞选总统的时候,选民可以有别的选择么?还有美国的各级政府的官吏,都是选票选出来的么?美国的两院议员是人民直选出来的么?美国的那些看似是官权力其实是私权力的组织(例如美联储)及其官员也是人民选举的结果么?总统有权力“任命”这个和那个官长么?如果有这个权利,他和皇帝又有什么区别?组阁,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获得总统职位以后就可以按照总统意愿任意任命某些人组成一个政府么?所以,人民的选举只是选了一个总统而不是政府的所有官员么?所以,最后,还得请资老先生解释一下什么是民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