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二十四城记》中有很多值得玩味的东西。整体上它讲述了一个军工企业的兴亡,折射了那个时代的国家历史风貌。我们可以做一个假想,如果我们来表述这样的题材将怎么下手。有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情感,那么多的人物。等你看完之后,你就会对这部电影的作者佩服之至。
这第一绝妙处是全部都用讲述,讲的故事全部是真实的,讲述的现场全部是真实的,讲述者一半是真实的,另一半是演员。讲述的好处有如“看景不如听景”,给人想象的空间,对不同的观众,这“景深”是不同的。但坏处是容易形式呆板,内容空洞或枯燥,很依赖讲述的水平。但作者非常棒,他们采用肖像摄影的手法,用长镜头拍下人物面部的动态,那些微妙的变化在鸦雀无声中,使得观者在幻觉中把自己的座位移入了影片的现场,置身五步之内。特别是那一对父子,在同一车间上班,他们在车间关闭前,拆卸了机床的身体。父子两人脸上的表情的内涵,不夸张地说只有作者所用的手法才能表达到极限,然而极限在微积分里也只是逼近之意。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那一段绝非是一句父子情深所能概括的。
这第二绝妙处是用好演员代真人讲述,这当然是为了加强讲述的力度,因为全部的基础就是讲述,所以讲述必须有质量。我想这是出于不得已,因为请的演员太为观众所熟悉,一入眼就有表演的判定,那样一来所有珍贵的真实(真实的故事和真实的现场)就全泡汤了。但意外的是几位表演艺术家,全然就是那故事中的真人,也许比真人更真。他们的讲述摧人心肺,感天动地。那是何等的时代,何等的风尚,何等的人民。。。
这第三绝妙处是诗文的使用。严苛地讲影像不应该借助语言,如果你借助语言来帮忙在我看那只是“二把刀”,不算一流的高手。同理,好文字也绝不需影像的帮助。你只要读过《红楼梦》,你岂能不晓得黛玉什么样?作者非常懂这道理,他们想用镜头表述时,绝不发一言。而用语言时,则极为精炼。你去看看,那位小花(陈冲 饰演)在镜头中孤寂隐退之后,屏幕上打了一段字幕:“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以林潇湘的名句,为这个迟暮的美人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