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月的银铃 //www.sinovision.net/?5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化剽窃败坏了一个国家的风尚

已有 3113 次阅读2008-8-9 21:24 分享到微信

文化剽窃败坏了一个国家的风尚

 

 

当下文化的剽窃已成为社会普遍的现象,最显而易见的便是影像和音像的盗版,盗版的影音像不但混乱了文化市场,其低廉的价格对文化的产业经济形成强大的冲击力,不仅直接影响着正版产品的销售市场,其背后的危害更是难以畅言的。这种流俗的文化剽窃已是这么可恶,试想如果那些从事文化产业的“所谓的文化人”,如果也不倦于他们嘴里口诛笔伐的“文化剽窃”,要比那些流俗的文化剽窃者可恶多么倍?

可悲的是当今我们的社会真的充斥着许多这样所谓的文化人。他们布散于之如影视剧创作、文学创作、网络园地、甚至高校的学府里,制造出拼图式的影象、抄袭式的文学作品、剽窃式的论文,以剽窃丰润着他们对名和利的渴望。之如的例子并不鲜见,传媒曾报道某某高产作家的作品流于抄袭、某某后的作品又被谁告了剽窃、某某高校的异师剽窃了学生的作品出版时称“独著”、最近某歌星的歌又被某国剽窃了、而网络的文化剽窃更是花样百出,就拿个人而言,曾发现过某博文让剽窃者的字不改地占为已有,与其名唐而皇之地发在另的网站上、某小说的内容被某知名作家把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和内容毫无更改地放在自己的某个长篇里、而某些征文、征集创意启事也难免未留陷阱……之如此类的文化剽窃现象想必你们的眼睛比我的还要雪亮。正是这些所谓的文化人的剽窃行为的存在,使文化剽窃的呼声陷沦于贼喊抢贼的嬉剧中……试想文人若陷沦于文化剽窃,文人的良心是否还在?又如何对那些因生活需要而不择手段的非文人的文化剽窃发出呐喊?自古以来,人之为圣,便因其如孔子一样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丰富的学识,道德与学识成就了圣者经世的学说,缺一不可;而圣者引领着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试想那些以剽窃为文者何以担当起此责呢?他们早把除了名利之外的一切抛到了九宵云外,这便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悲哀!文化的陷沦其实源于道德的陷沦,道德陷沦之后,真正光辉的文化便会胎死腹中。一个文化人如果不尊重文化,又如何能企求别人去尊重文化,一个国家如果不尊重和保护真正的文化创作人,使他们得到与其创造相合的利益,而被一些文化的假象而一叶障目,那么,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灵魂靠什么去凝聚?靠那些只会不择手段地剽窃别人文化成果的所谓的文化人来树起社会的道德理念吗?他们或许可以搬出三皇五帝祖圣先贤来填充文化领域的虚空,然而,要让一切祖贤先圣的思想真正地放出光辉来它的载体在哪儿?文化的垄断也源于所谓的文化人的存在,中国文化要真正繁荣起来,文化的垄断不治,真正的文人会在窒息的环境下几无生存之路。而中国只能眼巴巴地一年又一年地张望着别人拿走诺贝尔文学奖或别的奖项,除非所谓的文化人能把“礼”的糟粕发挥到国际文学市场上去!

 生活中常常感动我的是那些最朴实的没有文化的人。如失去了文德的文化人不说如种地的不如,实是如狗都不如!

 网游三年,感触良多,最气愤难平的便是文化剽窃。忍之而难,一吐而泄郁!

    

 最后把前些日子发在一博放在此,是为了避免别人会一声不响地把其拿走:

 

公益广告短片创意(原创) (2008-07-23 07:02:56)
[编辑][删除]
标签:杂谈 
《2008分之1》公益短片行动征文简介后,为了参加此活动写出来的,写得很辛苦,很少熬夜写东西的我为了完成此文,整整一夜没睡觉。可当写好了想贴上该网站的时候,总是贴不上,开始的提示是因网络故障,后来的提示是积分不够100分,不明白,为什么此活动的广告中没有写清楚写明白要积分才能参加此活动动的??????????????????????????????????????????????

 

   网络真的不能信以为真!!!!!!!!!!!!!!!!!!!!!!!!!!!!!!!!!!!!!!!!!

 

 

已发该论坛,但因网络故障,故保存在此

 公益广告短片创意

万众一心,百鸟归巢,龙凤呈祥
――和合乐福

一. 创意: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我国56个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总和,是经由数千年日蒸月蔚、风侵雨洗磨砺而出的,成就于求生与发展的艰辛旅途,成就于保家卫国的血雨洗礼。积极的生存意识是一切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根本。它是传承的,也是发展的。龙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图腾,龙图腾最初的模糊集合过程,起自于原始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时期,红山文化最早的中国龙形状很简单,C字形的蛇身、无鳞、无爪。中国没统一之前是由不同的部落组成的,每个部落有不同的动物作为图腾标志,直到有一个部落统一了其它部落之后,就将所有部落的标志取其一部分组合而成,变成了统一后的部落标志,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见的中国龙。它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它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总体集合。因而,我创意的第一组镜头是:深情回眸龙图腾。
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象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劳,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的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这个故事便是百鸟归巢(也叫百鸟朝凤)的传说。这个故事说的是勤劳、善良的凤处处为众鸟处心积虑、危难中无私地救助众鸟和众鸟的感恩与归顺,大家庭的和合与幸福。用现代思想提炼它的有机成分便是:勤劳、善良、扶持、救助、分享、团结、感恩、和合、幸福。因而,百鸟归巢是中华民族美好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图腾,也是和诣社会的核心精神,并且与2008奥运竞技主场“鸟巢”相呼应。
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56个民族织成的壮绵,一丝一线密不可分,丝丝线线紧密相依。团结安定的环境是发展共羸的基础,民族的凝聚力来自各民族人民的和合。民为国之本,国之大厦是各民族人民同共筑成的。因而,创意的第二组镜头是:万众一心,百鸟归巢,构建和诣。
虞舜时天下大治,乐官夔谱成了《九招》之曲呈献,虞舜演奏过程中金龙彩凤同时现身。《诗经•文王之什》中也有龙氏族王季娶凤氏族鸷仲氏的记载,认为这是龙凤呈祥,“天作之合”。这便是在中国源远流长的“龙凤呈祥”的传说。龙、凤都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合成两者形象的“龙凤呈祥”,则是最受崇尚的吉祥图饰。从河南安阳商代墓出土的龙凤纹玉雕,到清代刺绣上有龙凤与“祥”字的纹样,数千年来,从服饰、工艺品、生活器皿到建筑装饰,龙凤纹饰无所不在。它是民族精神华美的乐章,是人民对生活最高的愿憬与向往,是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当然,也是短片创意中的第三组镜头:龙凤呈祥,奔向未来。
二.内容
1.深情回眸龙图腾

    以动漫的形式展现以下组图。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混沌的世界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追日、后屏射日、后愚公移山、嫦娥奔月。
历史风云:战国时期的混战、秦始皇统一六国、大唐盛世、抗击列强侵略、2008抗雪救灾、抗震救灾等。
中华民族魂;古今的民族英雄、伟人、杰出的科学家。
这些图片均以特写的形式快速闪现,最后变成小拼图,向中央聚拢,于电光火石中组合成腾空而起的中国龙,驾着祥云盘旋于神州大地的上方。

2、万众一心,百鸟归巢,构建和诣
动漫的形式叙述百鸟归巢的故事。当百鸟衔着羽毛从四面八方飞来的时候,背景显现出由各民族的吉祥物绣织出的壮锦,簇拥着北京天安门。百鸟共同筑成了一个漂亮的鸟巢,并通过动漫的效果变成2008北京奥运竞技的主场馆,百鸟纷纷从空中飞入2008北京奥运竞技的主场馆鸟巢建筑的中央。

3、龙凤呈祥,奔向未来
百鸟纷纷从空中飞入2008北京奥运竞技的主场馆鸟巢建筑的中央后,龙和凤从2008北京奥运竞技的主场馆鸟巢建筑的中央腾空飞舞,天空上云蒸霞蔚,大地上生机盎然,五星红旗和五环旗帜迎风招展,福娃手牵手在2008北京奥运竞技的主场馆鸟巢建筑的中央跳舞。
这时,在龙凤际会起舞的天空下,出现一组祖国强盛的画面:农、工、商、国防、体育、科技等。
嫦娥1号开始探月之旅,奔向太空,奔向未来。

三、音乐:想象中的音乐很美,与段落和画面吻合的不同层面的美:
1、深情回眸龙图腾:以混沌开始、转向幽思、再转入凝重壮阔。
2、万众一心,百鸟归巢,构建和诣:温馨和美。
3、龙凤呈祥,奔向未来:典雅、华美、遐想。哦,还有完成的《九招》。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