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国家人文地理》撰稿
在长江的中下游大别山南侧的鄂、皖、赣三省交界处,有一个巨大的湖泊静静躺在那里,湖里遍是芦苇与水草,草中又处处栖息着各类珍稀的候鸟,人们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龙感湖”。
龙感湖的起源至今已无法追溯,但你若翻开典籍,在字里行间便能寻到它的踪迹,古时它有着另一个名字“大雷池”。
东晋时,中书令庾亮执掌朝政,曾给部将温峤的一封信中说到不要放叛军过界,要保住都城建康,那就是《报温峤书》中的:“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温峤最终没能守住雷池边界,但那句“不越雷池一步”的成语却由此留了下来。
到了南北朝,著名文学家鲍照也曾路过这里。那是个深秋的日子,鲍照在寒雨中行走,这一次他要从建康赶往九江。当来到大雷池边,因湖水上涨无法继续前行,便在湖边歇下。望着湖水,他想起了连日来的苦行,铺纸研墨给他妹妹写了封长长的家信,那是文学名篇《登大雷岸与妹书》。在信中,他用了和这秋天湖水一般苍茫、寥廓的笔调,写下了当时这一带的景观与连日来的心境。
又是千百年过去了,随着唐宋以后湖面的缩小与分割,大雷池也渐渐被各地域的湖名所代替。如:在黄梅境内的叫感湖、源湖;在安徽宿松境内的又叫龙湖和官湖等。直到1955年,中央长江水利规划办公室正式下文,将总面积78万亩的龙湖、感湖合并,总称“龙感湖”。
今天若再去龙感,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雨行之苦和兵戈之忧。龙感湖因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光照充足、冬冷夏热,所以最好的旅游季节还在春秋两季,而两季的风物与感受又均不相同。
春天,是龙感最美的季节。在暖风的吹拂里,浩淼的湖水通透的像一块温润的玉。看,前面水光潋滟处,是谁家的渔船悠悠地划了进去,此刻正在阳光下挥洒着鱼网?逆光的映照又把他剪成了纸影般模样,让人夹在记忆深处,一生不忘。
夏天是水草、芦苇生长茂盛的季节,辽阔的湖面上像长着无边庄稼。待到走进,会听见在水草深处有无数禽鸟的“咕咕”声。它们或远或近、此起彼伏像是商量着什么。而后,一只大鸟猛然飞起,白色的翅膀向天空挥舞;仿佛只是一瞬,无边的苍翠中又有无数的鸟儿跟着飞了起来,顿时整个天空都暗了下来,翅膀与翅膀相连遮天,鸟鸣与挥翅响彻天宇。它们似乎并不为离去,只在这天空里尽情飞舞、盘旋,要将恰才的静默尽数释放出来,用升腾作为精神的吐纳;又像它们从来便是这样舒畅,随心所欲就是它们存在的真谛。
而秋季的龙感湖,则透露出无边的萧瑟与苍凉,如果你是位画家或诗人,便应选在这时候去。秋季的龙感湖水草开始衰败,芦苇也变得暗黄而成熟。有风吹过,它们便微微晃动,在风中发着无奈的叹息;而后再归于平静,像是晚年的老人镇定而又坦然。每到黄昏,一轮红日挂在天边,周围的天空便显得更加黑蓝。当红日映衬着芦苇的刹那,整个天地都安静祥和。此时若屏息静听,风中似有梵音歌唱;声若细丝,又响彻亘古,不由得你不去思索生命终极的意义。
倘若秋雨降临,便会连绵不绝。很难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起的,因为龙感湖一带始终是水雾??,只待到大了、浓了,才想起已下起了恼人的秋雨。那时你需赶紧离开莫等到夜晚,夜雨中的龙感湖是消人意志、伤人身骨的。且不说无边夜幕下笼罩着的水路,使人想到此刻正身处险境、祸福莫测;也不用说满眼枯黄的芦苇,在雨中是如何衰败凄凉;仅是那打蓬的雨声,便会让你感到孤独,动起想家的念头,想念远方的父母、妻子和孩子。
龙感湖的冬季,天总是灰白而阴沉,就像湖水被倒印在天空。风吹在脸上感到生疼,有时传来“咔”的声响,那是芦苇在风中忽地折断……
1988年龙感湖划为自然生态保护区,2000年由县级变为市级,2002年再由市级升为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龙感湖处于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众多候鸟的越冬地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栖息、繁殖地和中转站。它位于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路线上,所以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现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白鹤和大鸨5种;其中,白头鹤种群数量曾多达425只,占全球白头鹤种群数量的3.37%,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种群;而黑鹳种群数量也达54只,是我国最大黑鹳越冬种群之一。
除了自身山水秀美以外,龙感湖因地处湖北黄冈,它周围也都是些风景绝佳的所在。宋代苏轼就曾在这一带写下过前、后《赤壁赋》。可以想像当年东坡被贬到此,也曾为眼前的风物所迷,并邀来知己徜徉其中。还有周围“四祖寺”、“五祖寺”,“东林寺”与“铁佛寺”这些名殿古刹,都是古往今来高僧大德们留下的足迹,相信当他们面对龙感湖秀丽的风景时,精神上会感到一种归属,于是在长途跋涉之后,终于选择在此停留、传法。另外它还临近庐山,所以到了龙感一定还要再看过庐山,那样才算真正领略了湖光山色。
龙感在湖北境内,而湖北又是屈原的故乡,所以吃粽子、赛龙舟是当地重要的习俗。每到端午这天,各地都会吃着粽子、赛起龙舟。凡是有湖、有河的地方,人们便早早的将龙舟准备好,只等那一天到来。到了五月初五,一条条白的、黄的、红色的龙舟纷纷下水,劈波斩浪向前飞驶;周围的人们更是将鼓声、锣声、吆喝声叫的沸腾、响彻两岸。
而黄梅戏家乡也在龙感近旁。那由大别山和黄梅县里哼出来的小调,被人几百年来传唱为家喻户晓的戏曲。今天若到那儿,便应走进民居,去体味一下当地的民风,那样你便会明白为什么黄梅曲调总是那样委婉而优美,故事总是那样曲折而动人……
方刚(上海)
2010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