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民间小军校 //www.sinovision.net/?4979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游击队的伪装

已有 4588 次阅读2015-11-30 09:29 |个人分类:军事技术|系统分类:军事| 信息技术, 侦察卫星, 军事装备, 游击队, 海湾战争 分享到微信

游 击 队 的 伪 装         

如今的军事对抗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随着军事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大踏步的向前发展,相应的带动了军事装备的性能飞速地提升。让我们看看现在侦察技术的发展水平,现代侦察手段已经发展为光学侦察、红外侦察、激光侦察和卫星侦察。侦察卫星在距地球l000公里的高度,对地面目标的分辨率可达0.3米至0.15米,不仅能够识别舰船、车辆、人员等目标,还能透过云雾和夜暗,探测到隐蔽在植被深处、甚至覆盖厚度数十米的目标。信息化时代可被游击队利用的新的空间和新的手段并不多,而受信息化时代制约的一面却比较明显。 在海湾战争后,各国军事家得出一个结论:“在高科技战争中,侦察已无孔不入,目标只要被发现,就意味着被摧毁”。因此,军队防护力的作用在迅速上升,保存有生力量变得更为重要,若不会保存自己,就会失去战胜敌人的条件。在今后的游击战中如何隐蔽好自己成为了游击队生存和作战的主要课题。

   然而,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侦察手段的发展,促进了伪装手段的进步,各国都在寻求通过对伪装方法的逐步完善,以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现代条件下的军事伪装已经成为一门科学。其中除了大家熟知的植物伪装、迷彩伪装、假目标伪装、烟幕伪装(铂云干扰)、灯光伪装、音响伪装和电子伪装以外,又发展到生物伪装。在这项新的伪装领域,依靠基因工程技术,使传统的植物伪装方法又重新焕发了青春。比如:利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研制超级“植物毯”,可使普通的植物伪装超脱诸多环境条件的限制,成为一种“随心所欲”的伪装手段。同时还有为反制电磁频谱侦察,利用新型生物伪装材料开发的“全谱伪装”技术和可根据自然环境而改变自身颜色并具有隐身功能的“生物伪装衣”。这些新的伪装技术手段已经在外军得到应用,由于生物伪装有取材容易、安全可靠、产品活性强、使用简便等优点,被各国军事科研部门所重视,成为今后重点研究发展的新领域。

由于伪装技术保密的原因和笔者占有资料所限,下面,仅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比较简单的伪装知识。

/伪装器材:

当代武器系统的威力和精度已经发展到“凡是能看到的,就能打到”,因此,要想保存自己,就得伪装。所以说,伪装措施不但要搞,还必须得搞好,它是关系到游击队生死存亡和发展的头等大事。

伪装工作应由工程兵负责。工程兵指挥机关应下设负责伪装工作的专门机构。该机构主要负责研究敌方的侦察技术及手段,针对敌人的侦察技术及手段,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伪装技术水平和对策。对需要伪装目标所在地的地理、气象条件、民用建筑形式等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伪装工作计划,筹集管理调拨伪装工程设备及器材,负责伪装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审查下级伪装计划,督促、检查和落实伪装工作的进度及质量。进行伪装技术科研工作和伪装技术培训,编写伪装技术教材、条例,总结交流伪装工作经验。

在战争中一切对战斗能力和战争潜力有重要影响的目标,都应该是伪装的对象。它包括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对游击队而言,其有战略价值的战略目标主要有:游击队指挥中心,根据地的政治、经济中心,军政培训基地,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要道、简易机场,还有军工修造厂和贮存库所……等;其战术目标主要有:人员、兵器、技术装备、野战工事,根据地内的道路、桥梁、渡口……等。这两类目标,伪装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是相同的,只是规模有所不同。

目标伪装主要是有计划地实施“隐真”和“示假”。隐真的方法概括起来有荫蔽目标、降低目标的显著性、改变目标的外形等;示假,就是用模型和假建筑物等伪造真目标,使敌人误认为真,以引诱其注意力和火力,从而使真目标得到保护。

后勤部门要尽量多筹集些伪装服,以满足战士在战斗中使用。当今军队使用的伪装服最多的是迷彩服,它的主要功用是与所处背景间的光谱曲线达到一致,使其在近红外夜视仪、激光夜视仪、电子形象增强器、黑白胶片、彩色胶片等器材和其它侦察技术目标混为一体。以达到荫蔽自己,迷惑敌人的目的。迷彩服的色彩是模仿穿着者所处不同背景的植被、石、土等地形地物分布状态设计的。主要有:林地型、荒漠型、雪地型、城镇型、山地型和海洋型等数种。色彩则有多种搭配,4色、5色、6色都有。

在制式伪装服缺乏时,可采用其它着色材料,如染料、机油,甚至可采用泥土与润滑脂的混合物涂抹军服,使其与当地的地貌相吻合。此外,还可以选用适当颜色的布条、杂草、塑料薄膜编成伪装网,或选用裁剪成小片的制式伪装网披在身上,作为伪装衣。

伪装涂料:现代伪装所使用的涂料,尤其是绿色涂料已经不是普通的绿色油漆了。它与普通油漆有两个显著的差别:一是无光泽,将其涂在目标表面后,能将入射的光线向四面八方散射出去,而且不会产生令人注目的闪光;二是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反射特性。例如,在绿色植物背景上,涂有普通绿色涂料的坦克虽然不易被可见光波段的侦察所发现,但对于波长为800900毫微米的近红外线,涂有普通绿色涂料的坦克的反射率是20%,而绿色伪装涂料与绿色植物的反射率均在40%以上,这样,在近红外黑白照片上,绿色植物背景则显得明亮,而涂有普通绿色涂料的坦克显得灰暗,于是坦克就暴露了自己,然而涂有绿色伪装涂料的坦克则就比较容易混迹于绿色植被中。

下面仅介绍一种常用的,配制比较简易的绿色伪装涂料,即:在普通绿色涂料中加入38%的叶绿素产品和适量性能良好的紫外光吸收剂。叶绿素产品通常是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经过加工提炼制成的产品。市场上出售的叶绿素产品品种很多,经试验认为,油溶性叶绿素最适合调制绿色伪装涂料。加入油溶性叶绿素的涂料颜色鲜绿。随着叶绿素含量的增加颜色还会更深一些,但是加深幅度不大。加入叶绿素的涂料一般具有500600nm(纳米)区间的光谱反射曲线,非常接近于普通绿色植物。另外,随着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涂料在7801180nm波段的光谱反射曲线没有明显的变化,与普通绿色植物光谱反射曲线依旧近似。普通绿色涂料加入叶绿素产品后,一般经6个月的暴晒既有明显的褪色,所以加入适量性能良好的紫外光吸收剂(又称:光稳定剂),可较有效地减缓其褪色和老化。

伪装遮障及伪装网:魔术师常常用一块布来掩盖道具,借以挡住观众的视线,表演出各种令人惊叹的魔术。伪装遮障就相当于魔术师的遮布,用以荫蔽目标,挡住侦察者的目光。

伪装遮障的组成和分类:伪装遮障由遮障面和支撑构件组成。遮障面采用制式伪装网或就便材料编扎。支撑构件由竹木或金属支柱、控制绳组成。伪装网按其用途和外形,可分为水平、垂直(或倾斜)、掩盖、变形和反雷达遮障等五种。

伪装遮障的器材:

叶簇式薄膜伪装网,是按照对遮障面的要求制成的,其装饰片是采用聚氯乙烯薄膜之类的合成材料,经过两面涂色和消光处理,再按照某种切花图案进行剪裁,剪裁后的薄膜贴在尼龙网格上显示出立体效果,就像叶簇一样。伪装网的颜色和斑点图案分为夏、秋季两种色彩。合理地使用这种伪装网作遮障,能对付可见光和近红外线的侦察。

雪地伪装网,通常是以一种合成纤维的平面织物制成。织物一面涂有强烈反射紫外线的白色涂料,使其具有与雪相同的反射紫外线的特性。这种伪装网表面平滑,不产生阴影效果,网上有不均匀分布的圆孔,形成不同亮度的斑点,便于观察、通风,使网不至于被刮破;织物另一面可根据需要制成另外颜色的迷彩斑点,以适应其它冬季背景下的伪装,来对付可见光和紫外线侦察。

伪装伞,是由伞架、伞面和固定桩组成。伞架形状与普通的雨伞相似,但它有上、下两层伞骨,上层撑开面积约为1平方米,下层撑开面积约为6平方米(半径约为2.5米)。伞面材料主要用伪装网。伪装伞是设置变形遮障的制式伪装器材。在丛林地区用它来伪装火炮、坦克车辆、导弹……等,使用时撑开,安设在兵器座架上或插在其周围的地面上,操作简便、快速,且不影响瞄准和射击。

设置防雷达隔绝遮障:

防雷达隔绝遮障可以在遮障器材后方形成雷达的不通视区域,或者改变雷达的回波方向。从而隐蔽部队活动,防止被地面雷达、空中雷达侦察所发现。这种隔绝遮障材料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制式的防雷达伪装网见(图233),另一类是就便材料(比如树枝、芦苇、稻草、秸秆等)或金属板(网),倾斜一定角度设置而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么将遮障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起来,要么大范围的使用遮障材料,否则明显的孤立的不能与环境完美融合的隔绝遮障反倒会暴露目标。

利用就便材料设置隔绝遮障的办法主要有:将剪断的树枝直接竖在地面上,将遮障材料编插在遮障骨架上,将编织成片的就便材料固定在骨架上。高度5米的新鲜树枝(最好是针叶树,叶子尽可能保留,尽可能的保持材料的水分)在地面上排成两行,株与株相距1.52米,两行相距1.5米,这种遮障可对付0.83厘米波段的雷达的侦察。波长越短,雷达的分辨力就越好,但是穿透能力却下降,

                                             游击队的伪装_图1-1

见(图234)。用上述简易材料做成的隔绝遮障,对付毫米波效果非常好,但是当波长越大时,遮障的厚度就变得很大,最终这种办法就很难采用了。对付10厘米波段的雷达,人工隔绝遮障的厚度很大,需要极大的工作量,实际上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借助自然条件进行隐蔽。但是反过来说,波长越长,雷达分辨力就越差,越不容易发现人员,小型车辆等小目标。当采用金属板(网)构成遮障面时,雷达波碰到金属板(网)就会产生镜面反射,反射波的能量大部分都集中到反射角的方向,而沿入射角返回到雷达接收天线的回波非常微弱。因此,就便材料和金属板(网)设置成的隔绝遮障都能有效地削弱雷达回波,从而使目标和遮障都不易被雷达发现。

设置防雷达干扰遮障:防雷达干扰遮障就是通过利用可强烈反射雷达波的反射体构置成遮障,由于电磁波的强烈反射,在雷达屏幕上造成强烈干扰光斑。主要器材有龙伯透镜、角反射体、偶极子反射体等。

龙伯透镜可把各种大角度入射电磁波平行的发射回去的广角全向性反射器,龙伯透镜反射器的外观是一个球(见图235),球表面的一部分敷有金属反射层,整个球由很多层同心球组成,最外层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空气的介电常数相等(或接近),越向球心,介电常数越大。当雷达波进入球体后,由于各层的介电常数不同而发生弯曲,遇到金属反射层产生反射,反射波在球内同样是弯曲的。这样,透镜就把所截获的电磁波聚集到一起,并强烈地反射回去,因而,具有很大的有效反射面积。一个直径0.3米的龙伯透镜反射器,有效反射面积为65平方米,可模拟一架重型轰炸机的雷达光标。它与三角反射体相比,可产生较大的雷达截面和具有较宽的二次辐射方向覆盖角。制约它大量装备的问题在于其成本和制造工艺过于复杂。所以,龙伯透镜更多的使用在昂贵的地方。

                           游击队的伪装_图1-2

三角反射器是一种无源干扰器材,他的基本单元是两块或者三块相互垂直的金属导体反射面构成的。通常用的角反射器是用镀锌铁皮、铝(塑)板、以及金属网等材料制成。为了保证角反射器具有良好的反射效果,要求各个反射面平整、光滑、相互垂直。角反射器除三角形之外,还有方形和多方向型等,这里不一一列举,见(图236)。三角反射器能把雷达波沿着入射方向反射回去。三角反射器的尺寸很小,但是可在雷达接收机屏幕上形成强烈的回波光斑。一个40厘米的(1号)三角反射器的回波光斑相当于一辆主战坦克。三角反射器对于侧向、背向的电波不起作用,单个的三角反射器二次辐射方向覆盖角度有限。所以通常用的三角反射器常常用4个或者8个组合而成。

沿着道路两侧,利用角反射体构置线形干扰遮障,在道路上运动的部队,可防备地面或者空中雷达侦察。在道路上,将三角反射器架设在道路两边,道路每一边的角反射器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雷达的方位分辨力的二倍,道路两边的距离不应超过雷达的方位分辨力。这样这条道路在雷达屏幕上将看到一条强烈的光带,表示道路上运动的车辆的光斑将掩盖在强烈的光斑之下,从而掩盖了部队的运动。

也可用角反射体构置面干扰遮障,可隐蔽部署在面积不大地区的军队集结和机动。与线形干扰遮障一样,将角散射体构置成平面型,之间的间隔不超过雷达的方位分辨力,可有效的掩盖区域内部队的活动(图237)。也可通过使用锚系浮标上安装角反射体,在水面上构置面干扰遮障,以隐蔽桥梁、渡口、码头、堤坝等水上建筑。现代战斗机机载雷达通常采用3厘米以下的波段3厘米波空中雷达所能发现河流最小宽度60100米。所以,在水面宽度大于60米时,为了避免空中侦察就需要设置面状干扰遮障了。无论是面状干扰遮障,还是线形干扰遮障都必须大范围的使用才会形成隐蔽的效果,否则强烈的雷达回波反倒会暴露目标。

                                            游击队的伪装_图1-3

干扰遮障,通常由角反射器或金属箔条组成。它能将雷达波强烈地反射回去,在雷达荧光屏上产生大量的光标,使真实目标的光标“淹没”在干扰遮障形成的光标之中。当集结的坦克运动在设置于干扰遮障的区域内时,干扰遮障在敌雷达荧光屏上产生的光标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敌雷达

不易发觉集结或运动的坦克。                                                                                          

防雷达伪装网:防雷达伪装网与金属隔绝遮障、反射器干扰遮障不同,后两种都是专门用来对付雷达侦察的,不能对付可见光侦察,而防雷达伪装网则同时具有这两种功能。这种伪装网的外观与普通叶簇式的切花薄膜伪装网一样但薄膜中含有金属纤维和磁性颗粒,由于这些金属纤维和磁性颗粒的作用,使入射的雷达波产生散射,返回到雷达接收天线的回波非常微弱,这样以来,目标对雷达波的反射与周围的地物回波比较接近,从而荫蔽了目标。

而偶极子反射体主要是金属箔条,通常用轻金属箔或者镀有轻金属的玻璃丝、尼龙丝制成。主要用于短时间对雷达进行压制或干扰。金属箔条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定空域(宽数公里,长数十公里)大量的投撒,形成干扰走廊,掩护机群的通过,这样形成一条强烈的反射带,反射带产生的强烈干扰信号,足以掩盖掩护目标的反射信号。从而防止机群被敌雷达跟踪识别。另一种是飞机或舰船遭到敌雷达跟踪瞄准时,为自卫而投放的单个箔条捆,模拟自身反射信号,用于干扰雷达,造成跟踪误差,使导弹偏离目标。

防雷达伪装网的制作:将金属纤维与尼龙纤维混纺成线,编织成网眼为2×2毫米的基础布,然后在两面各压一层聚氯乙烯薄膜;也可将金属纤维与聚氯乙烯乳胶混合打浆,使浆通过尼龙纤维编织成基础布,这样,金属纤维便滞留在基础布上,固化后,再在网格两面各压一层聚氯乙烯薄膜;经过涂色消光,网面便具有了对付可见光和近红外侦察的能力;最后,按特定的图案进行铳花、切割,使其成为具有立体效果的叶簇式结构。它可使雷达波不仅在薄膜内,而且在薄膜的各个部位间的辐射产生相互作用,增强了伪装网的散射效果。

而搭设防雷达伪装网(防雷达伪装网是对地面目标实施反雷达的伪装最常用的器材之一,不仅可以减少隐蔽目标的雷达截面,还能歪曲目标外形,消除其阴影,使伪装的目标与背景融合起来)除了要巧妙的结合所处环境之外,还必须了解军事设施,技术兵器反射雷达波的特性,以便对某些大平面加强伪装,避免产生强烈的镜面反射,或多次反射而暴露目标。对于某些重要的大型兵器而言,应该综合运用干扰遮障与隔绝遮障。构建隔绝遮障,以对付分辨力高、而穿透性差的3厘米波段以下的雷达。同时靠近隔绝遮障,根据地形构置面状或线装角反射器,来对付3厘米以上穿透能力强,而分辨差的雷达。这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应该在部队中建立起一套制度,平时注意对干部、战士加以培训,战时指导士兵实施。

反中红外侦察的伪装遮障:目前尚不如反可见光和反雷达的遮障那样成熟。这里介绍一种荫蔽目标红外辐射的双面衰减组件。它由软织物面和硬底构成,也可以用软泡沫塑料和金属热反射层构成气垫装置。在软泡沫塑料和金属热反射层之间,夹有十分之几毫米的空气层。实施伪装时将其置于目标的上方或侧方,并与目标保持一定距离(约16厘米)以上,空气层通过对流或气冷方式,有效地衰减和扩散目标的热辐射,使材料表面变“冷”,从而使目标与背景之间热辐射的差异不易被中红外侦察发现。

多谱伪装遮障:前面介绍的几种伪装遮障,通常只能在较窄的波谱范围内有效,不能同时对付可见光、近红外、雷达和中红外侦察。现代侦察技术已发展成为综合的、多谱的。只有在某一波谱范围内有效的伪装遮障,终究会被其它波谱

                               游击队的伪装_图1-4

范围的侦察技术所识破。因此,最好使伪装遮障也具有多谱性能。也就是说,这种伪装遮障必须在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微波范围内同时有效。至少在这些范围内能起到减少反差,降低目标显著性的作用。                   

该遮障属多层结构,它由一个漫反射层、一个透水材料层、一个绝热层和适当的垫材组成。漫反射层在遮障的表面,是由一些扭曲的人造纤维,长24厘米,它以疏松的形式植于透水材料层上。透水材料层是一种合成纤维织物,用粘接的方法固定在绝热层表面。绝热层由合成橡胶泡沫塑料制成,并且安排有一定数量的排水孔,使遮障表面的液体(如雨水),通过透水材料层,经排水孔排出。在绝热层内或表面,还加入了吸收雷达波的金属纤维和磁性粒子。这种遮障能有效地对付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雷达的侦察。因为,漫反射层上合成纤维的颜色、亮度和表面组织的特点,都能按自然背景的要求设计,使之很好地融合在自然的背景中,不被可见光和近红外侦察发现;绝热层的合成橡胶或泡沫塑料中含有大量气孔,使该层有理想的绝热性能,绝热层底部设置的垫材,使遮障与目标保存一定的间隙,提高了绝热、衰减的能力,可以防止中红外侦察;绝热层内加入的金属纤维和磁性粒子还可以散射和吸收雷达波,使目标的雷达回波与背景的雷达回波相近,这样,雷达便无法探测到目标。这种遮障除了具有多谱的功效外,也很坚固耐用,可以说是伪装遮障中的佼佼者,见(图238)。

这些干扰遮障器材,不仅可用于防御,也可用于掩盖进攻企图,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盟军在登陆前曾在佯攻方向上的许多小艇上装有大量的三角反射器和气球,使得这些小艇在雷达屏幕上看似好像许多大型军舰。在小艇周围,他们又投放了大量的金属箔条,仿佛好像大批的护航飞机,这些措施成功的把部分德军牵制在登陆点以东的布伦方向。保障了诺曼底登陆的成功。1968年苏联侵入捷克,曾使用气溶胶干扰物构成“空中走廊”,掩护了侵入捷克苏军的大规模空中军事调动,致使北约雷达网未能发现这一行动。所以,我们不但要会利用雷达干扰器材对付雷达侦察,还要学会如何识破敌人利用雷达干扰遮障掩盖其进攻企图。

虽然今天有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可方便快捷的确定自己的所在的方位。但是GPS信号极容易被干扰,所以进行空中侦察或者轰炸时,往往要利用地面上明显标志作为地标。以便于修正自己方位。这是每一个飞行员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实际上,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的地形匹配系统也是借用这一原理。所以,利用人工方法改变雷达标志物,可大大增加敌人困惑。在二次大战中德军也曾使用过安装了三角反射器的浮标,改变了英美夜间轰炸机队用作地标的柏林城外湖岸的轮廓,大大降低了英美空军轰炸柏林的精度。许多炸弹扔在了城外。美军使用战斧导弹利用无线电测高器测量海岸线、河流、山脉的海拔等作为雷达地标,我们也应学会在这方面做文章。

伪装措施:

对目标的伪装要求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其迷惑和诱惑对方的作用。伪装措施必须符合战术、技术要求,自然逼真,灵活多样。从目标出现到放弃不用的整个过程,要连续不断地实施伪装,并针对敌情、季节、天候的变化,对伪装状况不断检查、维护和完善,力求不被对方的各种侦察所识破。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目标的伪装措施,从中可了解上述原则要求的具体运用。

对人员的伪装:

对于初建的、兵力较少的游击队,不仅不能统一着装,还必须穿戴与当地群众相同的服装,尽量以当地人坚持当地斗争,以免因行为、口音和生活习惯不同而暴露自己。由于现代光学侦察技术分辨率极高,所以,已经暴露了形像的游击队负责人、将领及其经常与他们保持接触的人和警卫人员,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化装。因为,哪怕是一个普通单个人员的一丝暴露征候,也可能被敌人的侦察手段所发现,给游击队带来不必要得损失。所以游击队的干部战士都须学会和掌握好伪装技术,高度重视个人荫蔽。在信息化条件下,游击队的指挥机构如果不保持高度隐蔽,极难生存。

单个、少量人员的战场伪装效果,取决于如何选择适当的背景并加以正确利用。人员的活动与待机区域应尽可能的选择天然遮障形成的不通视区,选择斑驳复杂的背景,着装颜色应与背景的相融合,同时,还要降低皮肤和浅色装具的色调。必要时可着伪装衣、伪装斗篷,遮盖伪装毯、伪装网。在积雪背景下最好使用雪地伪装网,没有雪地伪装网的也可使用白色布料、塑料薄膜、床单等披在身上,或者用泡沫塑料板搭顶,然后在上面撒上尽量厚的白雪。而在丛林地带则需要适应当地植被的迷彩着装、斗篷。而钢盔造型独特,容易被敌识别,所以应改变其外形,遮蔽金属反光,消除阴影。可用制式钢盔网,也可用迷彩布,迷彩凯夫拉、迷彩尼龙编制钢盔罩,也可在钢盔上编插草木枝叶,改变钢盔外形。对于身体暴露部位,如面部、手、胳膊等,可用专用擦脸油彩涂抹,以适应当地环境。对于武器可能反光的部分可以涂上迷彩,缠上布条。

人员聚在一起,会形成很大的目标。所以在战区等危险地域,在保证指挥控制的情况下,人员应尽可能的分散。而处在重要系统内的人员,比如:防空导弹、雷达、待机地域内的人员,必须严格限制其行动,保养装备、休息、准备食物,甚至大小便都需要严格控制。以免无组织的活动暴露整个部署。

人员的活动与机动路线应充分利用敌光学侦察盲区。应避免进入到与自身伪装不符的地区活动,应尽可能挑选适应的环境活动,在战场上运动尽可能采用小姿态前进,采用跃进、匍匐,低身的方法。当占领阵地时,应用易植活植物、杂草、树枝树叶或者白雪(白雪下一定要铺垫泡沫塑料之类的隔温材料)等当地背景材料迅速伪装阵地、自己肩部、头部和武器装备等。夜间行动时,要防备敌人使用夜视器材,应使用防止自身红外辐射的布料制作的战斗服,斗篷,对产生红外的装备也应以隔热遮障掩盖。夜间禁止吸烟、火光、灯光,使用手电筒时,应使用黑布罩上。除了使用以上装备器材以及相应的措施以外,部队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防侦察措施、条例,并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部队被暴露。

技术兵器与车辆的伪装:

在现代战争中,即便是游击队也可能会掌握有各种车辆、火炮、坦克、导弹等技术兵器甚至各种作战飞机,而这些正是敌人侦察的重要目标。一辆车或者一件技术兵器伪装不好,可能会导致一支部队的暴露,引来猛烈的打击,甚至会导致整个作战企图的暴露。所以,必须对车辆、技术兵器采用各种严密的隐蔽措施。

对车辆伪装,除了要隐蔽车身形状以外,还要考虑消除车身阴影、噪音、闪光,还要注意可能暴露的车辙。闪光可在20公里以外观察到,挡风玻璃、车灯、车窗、反光镜、车身的金属光泽都会造成闪光,甚至闪光能通过伪装网细小的空隙而被敌人观察到,所以,必须采用专用的手段予以消除。坦克及装甲车辆的噪音可在15公里以外辨明。车身阴影也是空中侦察,卫星照相识别车辆、技术兵器的重要特征,可以搭建倾斜伪装网消除阴影,也可将车辆停在更大物体的阴影范围内,也可通过变形,歪曲改变车辆的阴影形状,将车底,轮胎表面涂上白色或者浅灰色,可以减轻底盘阴影,也可通过涂抹反阴影迷彩,与车体外形产生的阴影融合来消除阴影。而卫星照相对线状目标最敏感,通过分析车辙痕迹,甚至可以判断出部队的位置、性质、规模。所以在游击队行动时,应尽可能沿着篱笆、耕地条陇,地物的天然线条行进,所有车辆应尽可能沿用统一车辙,以免暴露部队规模、数量。对于暴露地段的车辙,应派遣专门车辆、人员进行扫除,可以在尾车辆后面托拽树枝,也可研究专用的扫除设备,比如,研制专门的牵引式扫除设备,将其拖拽在坦克,卡车后面扫除车辙。

对火炮、导弹等技术兵器的伪装,要尽可能的分散,在适宜的地区选择多个发射阵地、待机地域、补给地域,以便于机动。各地域应尽量选择有天然遮蔽物和复杂的地形上。利用地形地物,使用制式或简便器材构筑阵地。通往发射阵地的道路不应有断绝死路。在海湾战争中就有这样的情况,美国飞行员一旦找不到目标后,往往把炸弹投在断绝死路的尽头,往往能意外地击毁一些目标。所以,应把通往阵地的道路延长到现有道路、居民地或者假阵地上,或者部署在道路附近。一旦射击任务完成之后,则应立即转移。遇到对方有炮侦的,火炮在某一阵地持续射击不应超过3分钟;而对于固定掩体而言,火炮、导弹射击火药气体吹出的锥形痕迹也应该加以掩盖。

相对于车辆、技术兵器而言,飞机的伪装更难一些。在地面上停放的飞机是最为脆弱的,飞机停放选择的余地比较小。对于弱势军队的空军来说,应尽可能的利用高速公路起降,应分散飞机停放位置。在机场跑道两边整齐排放的飞机及容易被发现遭致打击。所以尽可能不规则的分散停放。停放的位置还应适于维护、挂弹、加油、充气、充电,还要能方便的进出滑行道、跑道。应大力加强战场建设,建造坚固地下机库,地下机库更容易避免侦察。在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空军在战争中的损失不大的原因就在于少部分飞机转入伊朗,而大部分(400余架)飞机藏在隐蔽的地下机库中。另外,在一线机场的直升机,强击机,应大量使用迷彩涂装,设立阴影伪装网破坏改变地面投影。

如何对付卫星或飞机的侦察

对于卫星或者飞机的照相侦察来说,受云、雾、雨、雪以及黑夜等天候的影响比较大。可使得照相侦察的分辨率与利用率大大下降。由于照相侦察不能直接提供目标性质、位置、真伪等直接可用信息,照片还需要传输回地面进行分析判读,这需要很长时间,所以照相侦察时效性较差,对运动目标难以有效跟踪,情报滞后,所以使用频繁机动手段可大大降低卫星照相侦察的效果。91年美军在伊拉克,从卫星侦察到目标,到发送目标情报给相应的打击部队,整整需要4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人一直难以摧毁飞毛腿导弹发射系统的原因,只好派遣大量战斗机进行游猎巡航和空中待机,这不但牵制了美军的实力,还使得美军在敌上空滞留时间过长,如果有有效的对空打击手段,可大大增加对敌攻击的机会。

如果有条件,可建立一套卫星、侦察飞机预警——通报系统。按照固定轨道运行的卫星经过某一地域的时间是固定的。建立地面观测站,统计、监测敌对方卫星运行轨道,计算经过某地的时间。并通报该地部队,在卫星经过的时段,该部队应该暂停工作,分散隐蔽。这套系统还可与空中预警系统相连,当空中预警系统发现侦察飞机后,应通报给卫星、侦察飞机预警——通报系统,通报给相关部队提前做好隐蔽工作,以防敌侦察。

防雷达侦察

雷达侦察与光电侦察相比,作用距离远,搜索范围大,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能在复杂的气候条件下可靠的工作,所以在今天的战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雷达侦察也有其局限性。比如:雷达不能够清晰、逼真地显示目标;雷达分辨目标受波长的限制;雷达与光电系统一样易受地形地物的遮挡形成不通视区域;雷达易受干扰欺骗。根据雷达侦察的局限性,我们可采取许多办法进行防雷达伪装。

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防雷达伪装

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反雷达伪装,它包括利用地形和气象条件隐蔽目标。这是进行反雷达伪装时首先需要的考虑的办法。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伪装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效果也往往更好。

在战场上使用的侦察雷达,往往在10厘米波长以下,与长波雷达相比体积小,分辨力高,但是,它只能直线传播,穿透力有限。所以,借助地形地貌隐蔽完全可以对付目前现有的战场侦察雷达。地面上高低起伏的山脊、丘陵,高于地面的房屋、围墙、堤坝、草堆都可对战场侦察雷达形成有效的遮蔽,在后方形成不通视区。隐藏在不通视区域的兵力,兵器,建筑等军事目标,完全可以躲避战场侦察雷达的监视。越是复杂、起伏的地貌,雷达不通视的区域就越多、越大,地面部队就越容易找到隐蔽的地区。南联盟第三军团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狂轰滥炸下,损失不大。而相对于科索沃较为单一的中东地区,伊拉克地面部队损失惨重,这不能不说跟科索沃地区的复杂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复杂的地形地貌跟以往一样,能够大大的削弱空中打击的力度。现代反空袭,必须懂得如何利用地形地貌。

不通视区域的范围大小与雷达所在位置(距离、高度),遮蔽物的高度、大小等有很大关系。确定雷达观察得不通视区域,可以利用地形图、沙盘以及航空照片等。标定不通视区域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斜面面积计算确定法是其中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利用地形立体模型图也可以足够快速的得出不通视区域的大约范围。利用空中摄影也能够得到地形及其可用来隐蔽的雷达不通视区域。信息化时代,我们应在数字地图数据库的的基础上,设计计算雷达不通视区域的算法,并建立数据库。部队可通过此数据库方便的获得,各处地域的雷达不通视区域的范围、面积,以便于部署隐蔽部队。

森林是很好的天然遮障,不但能够躲避光学侦察,同样能够躲避雷达侦查。其隐蔽目标的能力与树木的种类、高度、密度、季节等因素有关。当树木枝叶茂密,树冠相连,树林中水分大时,如果藏在树林的深处,雷达是很难发现的。实践表明。当100 m²内有2025颗树木时,目标与树林边缘的距离:夏天为2025米,冬天为3035米即可有效隐蔽;当100m²内有3540棵树木时,针叶林目标距树林边缘为1015米,阔叶林,夏天为1012米,冬天为2535米即可有效隐蔽。由此可见,树木越密集,枝叶越繁茂,水分越充足,隐蔽的效果就越好。

正对雷达的反斜面、河谷、沟壑往往是雷达不通视区域,其区域的大小与范围与侦察雷达所处的高度有关,雷达举升越高,不通视区域的面积就越小,预警机雷达举升高,而且可以从多角度进行侦察,大大降低了侦察死角。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两山间较深的河谷或者茂密的森林比较有利。

气象对雷达也有很大的影响。波长越短,影响就越大。云、雾、雨、雪都是水的颗粒,对电磁波、红外线等具有吸收和散射的作用。水滴微粒的半径越大,浓度越大,对电磁波和红外辐射的衰减就越严重,如对于工作波长3厘米雷达,大气能使其最大探测距离缩短10-15%,能见度为150米的浓雾,最大探测距离要缩短35-40%,每小时4毫米的中雨,可缩短60-65%。对于工作在波长更短的紫外线、可见光、近红外线(波长0.21.5微米)探测设备,小雨、小雪、小雾就可以使其工作距离降低20%,中雨、中雪、中雾可降低70%,大雨、大雪、大雾几乎无法工作。对于中远红外(波长1.51000微米),空气特别潮湿,并存在小水珠,比如大雨过后或者黎明时分,大风沙,沙尘暴可以使其工作距离下降6070%.利用恶劣天气进行军事行动,可提高隐蔽性,大大降低敌高科技武器的优势。

所以,部队机动时尽可能的利用夜暗、不良气候进行,尽可能利用复杂林木覆盖的道路、地形,在没有遮蔽的暴露地段可采取人工遮障的措施,也可动员民用车辆,安装三角反射体,模拟军队运动,迷惑敌人,使其造成误判。必要时,可实施人工降雨掩护部队机动、进攻。

防制导伪装:

为防止遭敌人精确打击,必须要采取相应的防制导伪装,使敌人精确制导武器,变为“不制导”、“非精确”武器。

空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但是采用的制导方式总是有限的那么几种:滑翔制导炸弹,火箭助推炸弹经常使用的激光制导,卫星GPS制导。导弹经常使用的红外制导,红外成像制导、电视制导等等。而红外制导,红外成像制导,可通过水幕,或者热烟幕遮蔽降低或者改变目标红外特征,从而使红外制导,红外成像制导失去作用。而电视制导,无线电制导可通过烟幕遮蔽、风沙、扬尘来进行遮蔽。而激光制导则由于激光在风雨,烟幕,沙尘,水幕中受到衰减而失去作用。而GPS制导、雷达制导则会由于电磁干扰而失去作用。所以,固定建筑、部队集结地等重要目标也应像舰船一样,建立起一套廉价的自动化的软对抗系统来降低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率。早在越南战场就曾出现过运用烟雾、水幕对付激光制导。当时美空军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攻击了越南许多重要的桥梁和地面目标,但在轰炸越南富安发电厂时,由于越军施放了烟雾,竟使得美军投放的数十枚激光制导炸弹无一命中发电厂关键位置,供电仍能照常进行。美国对利比亚空袭中,美空军开始计划用FB-111轰炸机投放激光制导炸弹,由于目标区有大量浓烟,而无法使用激光制导武器,只好改用普通炸弹对烟雾笼罩地区进行盲目的轰炸,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在海湾战争中,由于伊拉克军队点燃了许多油井,某些地区浓烟滚滚,美军飞行员发现不了目标,无法发射红外制导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只得冒险带弹飞回机场。由此可以看出,烟雾、扬沙、水幕都可对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精确制导”变成“不精确”、“不制导”,甚至无法使用。烟雾、扬沙、水幕对付制导武器效果显著,是防制导伪装最有效的手段。关键问题是合理、适时地使用它们,必须能够在精确制导武器载体到达最佳的发射距离或者精确制导武器发射的瞬间,烟雾、沙尘、水幕迅速释放,并快速的形成足够浓度,才能有效的对付制导武器。如果,错过了施放时间或风向不对,掩盖不住目标,即使产生大量的烟雾、沙尘、水幕也是无效的。所以加强研究、做好周密计划、加强训练,增加实战经验是必要的。

 对于固定建筑目标防制导伪装,可以动员固定建筑目标周围的群众,组织起来,形成区间人防,在统一的号令下,在各自的发烟点释放烟雾,比如燃烧轮胎、点燃沥青等等。对于高价值的固定目标和部队集结地,而应该研制专用的发烟火箭弹、牵引式或者车载式的扬尘机、烟幕产生机、水幕机、激光感应器、和GPS干扰器等伪装器材。建立烟雾、沙尘、水幕自动施放系统。所谓自动施放系统,就是设置综合告警装置并与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施放装置相连。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将是计算机控制系统,这个控制系统将和预警系统或者布置在重要目标外围的硬杀伤防御系统(比如高炮,导弹)的预警指挥系统相连。告警系统应与战区预警系统相连,并可接受激光感应器的信息。当预警系统报告或者激光感应器侦测出目标受到激光束的瞄准,马上启动点火施放装置,迅速的形成有足够浓度的遮蔽。这种方法甚至可以抵御隐形飞机投掷的激光制导炸弹,即使没有受到预警系统的报告。但是激光感应器却可感应出激光的照射,可迅速发射烟雾火箭,将目标笼罩在烟雾中。

还应在目标周围设置雷达干扰器,在高空气球、遥控飞艇上悬挂GPS干扰器(这是为了避免采用卫星GPS制导的精确制导武器在面向卫星方向上,也就是上方做天线增益,防止干扰)。如果希望将精确制武器的命中率降低到1%的话,遮蔽范围的边长应该是目标边长的10倍以上,也就是面积的100倍,比如某一目标长400米,宽300米,那么烟幕,烟尘作用范围应该是长4公里,宽3公里。烟幕、扬尘需要完全遮蔽目标,而且每一次系统启动之后,都要变换烟尘烟幕的作用位置和形状,也就是说,每一次目标在烟幕作用区内的位置都是不断变换的,让人很难估计具体位置。固定建筑目标和部队集结地采用这种软对抗系统,可防御绝大多数精确制导武器。只有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的惯导不受外部影响,但是会随着距离的不断增加,积累误差,从而影响精度。而巡航导弹战斗部威力有限,不超过454公斤,不能钻地,对加固过的防御掩体等硬目标的杀伤力不足。

隐真示假:

伪装技术,按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上面谈到的“隐真术”,另一类就是我们将要谈到的“示假术”。示假术古已有之,历来被历代兵家所重视。虚设大旆以示主帅,虚设旌旗以示精兵,悬羊击鼓,扬尘示众,减灶增兵,减兵增灶都是迷惑、欺骗敌人的手段。战争史几乎就是一场欺骗史。

以往军队的战场生存,主要依靠隐蔽和防护,利用夜暗、不良气候,复杂地形来“遁形”、“藏身”,但是,在高科技侦察系统面前,要想完全的藏住,变得越来越难。高科技侦察探测设备能够在各种天候、气象条件下,获取目标信息,而侦察——打击一体化,将情报获取,目标识别,火力控制连为一体,一旦被其发现,就可能在短时间内遭受毁灭性打击(这就是“信息战”的主要特征“),缺乏信息战对抗能力的部队在战场上的生存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既然不可能不完全不被发现,那么,干脆就暴露更多的目标让他打,故意暴露一些假目标或者不重要的目标,将敌人的注意力、火力吸引到这些目标和行动上来,从而保护真正的目标,提高部队的生存能力。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第三军团就是靠着各种骗术而生存下来,在北约优势空军78天的狂轰滥炸中,总共才损失了13辆坦克、6辆运兵车、3门火炮,7门高射炮和10几辆汽车,令整个世界大跌眼镜。

示假是一种高费效比的措施。战争尤其是高技术战争,纯粹是烧钱的游戏。用廉价的假目标,吸引敌人大量火力可以小的代价换取敌人大的消耗,是一种比较经济的作战手段。劣势军队与优势军队的空中对弈,可以将速决战变成持久战,从而使战略态势向着对劣势一方有利的方向发展。一个制式假坦克6000美元,而一辆先进的主战坦克为250400万美元,如果3个假坦克能够保存一辆真坦克,费效比为1001。我们可以使用充气泡沫塑料制成各种武器装备。为了避免敌人使用复合侦察手段将其识破,可以在表面刷上金属漆,欺骗毫米波雷达,内置或者在周围布置三角反射体,模拟雷达回波,可在发动机位置放置火炉,欺骗红外探测。也可使用大量伪装网,假目标装作不小心露出的模样被敌人发现,也可使用空置的伪装网引诱敌人攻击。可以发动群众,利用民间加工力量,利用胶合板、木板、纸壳、锡箔纸、金属漆等其他就便材料在专家指导下大量生产假目标。

在九一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在修复机场跑道上用油漆画出弹坑,有效的迷惑了多国部队。根据上述经验,对于某些固定的重要建筑,比如桥梁、机场跑道采取仿造破坏假象,比如对于已经修复的桥梁,我们可以用迷彩将桥板、栏杆、桥脚图成暗色斑点,仿造被破坏的形状和痕迹,桥脚水面上应设置破碎桥板、支柱,加强桥梁破坏的视觉效果。严格控制部队使用桥梁的时间,避免卫星和侦察飞机侦察。也可以使用角反射器的浮标,在桥梁水面附近与桥梁摆成一排,模拟桥梁,迷惑敌人雷达侦察。

示假术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的可以变成假的,假的也可变成真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敌人摸不到头脑,才是伪装术的更高境界。我军在金门炮战期间,曾建立过多个假阵地,经常利用真炮在假阵地向敌人射击,然后迅速转移阵地,引诱敌人开火。二战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判断在某一区域应该有日军一个油料基地,可是在这一区域一看,仅有日军的一个机场,机场上摆满了许多制作拙劣的假飞机,让人一看就穿。有一次一架美军飞机找不到目标,炸弹投不出去,干脆就把炸弹扔到假机场上吧,结果却腾起了滚滚浓烟,原来这就是日军的油料基地。

对目标的伪装要求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其迷惑诱骗对方的作用。伪装措施必须符合战术、技术要求,自然逼真,灵活多样。从目标出现到放弃不用的整个过程,要连续不断地实施伪装,并针对敌情、季节、天候的变化,对伪装状况不断检查、维护和完善,力求不被对方的各种侦察所识破。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目标的伪装措施,从中可了解上述原则要求的具体运用。

行军、宿营和指挥部的伪装:

为了隐蔽游击队行军企图,须对行军、宿营和指挥机关制定出周密的伪装方案,规定出作业的时机和时间,并且要严格伪装纪律。特别当游击队发展壮大后,兵种及机械化重装备增多。行军中,车、炮和装甲车辆连续不断、很难避免暴露征候时,除了对人员、车、炮等进行伪装外,还要选择利于隐蔽的路线行进。充分利用树林中的道路或两旁有茂盛树木的道路。为了防止敌人雷达侦察,可在道路上安置角反射器。

利用夜暗和不良天候条件行军,更便于军队的荫蔽。夜间行军,必须严格遵守灯火和声响伪装的规定,车辆要使用夜视仪或采用遮光设备的小灯和尾灯行驶。为了防止敌中红外侦察,必须用隔热遮障掩盖车辆的发热部位。

部队在途中休息和宿营时,要立即实施伪装,并不断完善伪装设施。最好的

                                                                     游击队的伪装_图1-5

办法是以分队为单位,分散在靠近道路的树林中,充分利用深沟、小丛林、灌木

林、地褶以及其它适于荫蔽的地形地物。在深沟荫蔽时,要选择阴斜面或树林阴影处,并用伪装网和就便材料加以伪装,如(图239)。在小的居民点宿营时,车辆和技术兵器应配置在房屋、围墙的阴影处,并用预制构件和高粱秸、胶合板等就便材料,将它们伪装成遮棚或房屋等,如(图240)。

在白雪皑皑的季节,尽管白雪使地貌特征大部消失,但也可以利用地表的阴暗部分、交通线、河床、常青树、丛林、雪堆的阴影,地褶、山坡的阴影等等,作为部队的宿营地。此时,人员应穿白色伪装衣,或披白色斗篷,武器装备要涂抹反紫外线的白色涂料或用雪地伪装网遮盖。

在开阔地宿营,伪装较困难,除了构筑掩体外,最简便的方法是设置变形遮障。遮障面的图案必须与周围背景的斑点一致。为了防止敌雷达侦察,还应设置干扰遮障,以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

指挥所是部队的首脑机关,是敌人极力寻找的目标。往往一个高级指挥所在某一地域驻扎的时间比宿营部队要长一些,所以,对指挥所的伪装不仅要注意荫蔽性好,而且还要注意持久性。指挥所所具有的特殊暴露征候有:如汇集的交通线路和通信线路,高度集中和种类繁多的车辆,作为交通和通信工具的直升飞机及降落场,各种防御掩体和警戒等。因此,对指挥所的设置要预先勘察,对它的伪装方案作出规划,进驻后要迅速荫蔽,并实行严格的伪装纪律。否则,就会由于进驻时频繁的车辆行驶造成的车辙痕迹引起敌人的注意。指挥所可设在树林、灌木林的边缘,也可利用村庄或城镇的部分建筑物,但要尽量避开独立方位物和独立的高大建筑物。通信线路应利用天然遮障荫蔽或沿地物、地形线条布置。停车场和直升机降落场都应距指挥所保持一定距离,并对暴露的设施进行周密地伪装。一切人员都应在停车场下车。必须对警戒部(分)队的重武器和掩体荫蔽伪装好。构筑掩体时的弃土最好运走或用草皮、树叶、森林腐植土、雪等天然材料覆盖,以恢复地面的自然面貌。

道路、桥梁的伪装:道路和桥梁线形明显、规则,是敌人侦察和袭击的重要目标。为了迷惑敌人,减少破坏,保障部队的机动和不间断的运输,搞好道、桥的伪装也很重要。

道路的伪装方法,要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确定。对众所周知的道路,只需

                                                                          游击队的伪装_图1-6

要荫蔽在道路上运动或停留的目标;如果是新修的通往己方军事设施的接近路,不仅要伪装在道路上运动或停留的目标,而且要伪装道路本身。

对于道路上的运动目标,除对目标本身进行伪装外,还应在路旁设置垂直或倾斜遮障,以对付敌人的地面侦察;在道路上空设置水平遮障,可对付敌人的空中侦察,使敌难以判断车辆的具体位置,见(图241)。

新修道路,首先应考虑它的隐蔽性,其次要尽量改变道路的外形。为此,可用伪装网掩盖道路;对于众所周知的旧有道路,可用黑色炭渣和水性涂料仿造道路被破坏的假象;或构筑假道路来转移敌人的视线,见(图242)。

桥梁伪装可采用下述方法:架设荫蔽良好的浮桥、低水桥或水面下桥(即:桥面淹没在水面以下0.5米处或以不淹没车辆排气管为准);设法改变桥梁的外形,利用迷彩、凸面掩盖遮障或就便材料做成已损坏构件的模型;还可架设假桥梁来分散敌人的火力和注意力,以减轻对真桥的破坏,见(图243)。

对战争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战略目标,往往是大型的固定目标,如:各类军事基

地、军工、通信、钢铁、石油、发电、大型仓库、交通枢纽和港口……等。战时,

敌对双方都力图摧毁对方的这类目标。虽然这类目标完全荫蔽是比较困难,但并

                                                                                  游击队的伪装_图1-7

不是说伪装已成为不可能。完全可以以降低色调的方法,降低建筑及设施的显著性,缩短可探测的距离。还可以对目标的要害部位实施伪装,以减小设施的损坏程度。对于那些难于完成荫蔽的大型目标,可以设法改变其外貌特征,使敌人无法判明目标的真实性质,而把重要的战略目标误认为一般目标或无关紧要的民用设施见(图244)。

对于大型固定目标的伪装,往往要经过现地勘察、方案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和效果检验等多个阶段。对于新建的工程,一开始就应结合伪装措施施工,伪装效果就会更好。

建筑的伪装:大型固定设施往往由若干建筑物组成。对于这些建筑物,可视其具体情况,采用大型伪装遮障,将整个目标荫蔽起来。也可采用伪装迷彩和伪装结构物,歪曲目标的外形。采用大型伪装遮障时,其支撑结构除考虑遮障面装饰材料本身的重量外,还应考虑刮风、下雪的荷载。遮障面不仅要遮住建筑物的顶部,而且要逐渐倾斜地向四周延伸,直到与地面成30°角的视线不能看到建筑物的底部为止。遮障面装饰材料的颜色、亮度和斑点图案应于周围背景相吻合。同时,应有专门人员负责维护,并随着季节的变化调整遮障面的色调。

采用迷彩伪装时,通常以34种颜色的伪装涂料,在建筑物的外表喷涂成大片的不定形斑点,模拟当地的地貌,力求迷彩斑点与周围背景融合。

建筑物周围的地面上也可喷洒涂料、沥青乳液或铺撒煤渣、矿渣等,以歪曲建筑物投在地面上的阴影轮廓。采用伪装结构物来改变目标的外形的方法是多种

                                                                          游击队的伪装_图1-8

样的。对大型仓库、发电厂和其他类型的大型建筑物,通常伪装成一群小型建筑物,可模拟成斜脊房顶;种植灌木或用塑料薄膜、玻璃纤维等做成的假灌木来歪曲建筑物的阴影;突出在房顶上的女儿墙可改造为假地界线上的花园墙或灌木树篱;楼顶上的通风顶、电梯井以及其它凸出部位,都可伪装成小型建筑物,如(图、245246)。

坑道口的伪装:大型固定设施设置于坑道内,即越来越荫蔽,又能提高防护能力。但是坑道的口部却由于施工切口、阴影、接近道路和大量排渣而显得很暴露。因此,要荫蔽转入坑道的大型固定目标,必须解决好坑道口部的伪装问题。

坑道口部的位置,除满足战术、技术要求外,要尽量选在荫蔽条件较好的地形背景中,如山体较陡的地方,以及深谷、阴坡面等。施工时,切口要小,尽量少破坏原有的地貌。坑道口伪装作业的任务就是尽量恢复原有的地貌特征,消除与坑道口有关暴露征候。若坑道口位于树林背景的山坡上,可以架设伪装遮障或移植各种植物,来恢复原植被的地貌特征,消除坑道口特有的阴影。若坑道口处于裸露岩石背景上,则可采用钢丝网水泥薄壳结构模拟山体岩石。薄壳结构表面要喷涂迷彩,以便与周围岩石色调融合。当坑道位于城镇、村庄附近时,可以在坑道口构筑小型建筑物,模拟农舍或其他具有当地建筑特色的民用建筑。坑道口的排渣是明显的暴露征候,施工时应考虑到将土、石渣有计划的运往低洼处或树林内;同时根据周围的背景,将土石渣伪装成假采石场或处理成梯田、林地、草坡,并适时地种草、植树或种植农作物等。

通向坑道口的接近路往往是尽头路,在航空照片上非常明显。一条路在某一地突然终止,这里就容易被怀疑存有军事设施。因此,在伪装坑道口部的同时,必须对接近道路实施伪装。当把坑道口伪装农舍时,接近路应相应地伪装成乡间小路;当坑道口伪装成车库或农机站时,接近路可不作处理;若坑道口采取伪装措施、恢复了地貌,达到完美荫蔽,则接近路也必须采取荫蔽措施。对于不太长的接近路,可以设置不显著的水平遮障或在道路上移植草皮,铺设伪装材料,使其得到荫蔽。对于较长而且难于荫蔽的道路,可将尽头路延伸到一个合理的去处。如:通向居民地、民用目标、假目标或与其它道路连接等。延伸的这一段道路,可以构筑真道路,也可构筑假道路。为使假道路自然逼真,还应在假道路上模拟运动,留下车辙痕迹等。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