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民间小军校 //www.sinovision.net/?4979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兵家权谋 • 谋攻

已有 1938 次阅读2015-8-16 04:25 |个人分类:军事谋略|系统分类:军事分享到微信

                                                                                             作者:李 炳 彦  

兵贵精,将贵谋,堪为兵家至理名言。

在血与火的决斗中,智慧的花朵开放在最危险的地方;在军事将领的身上,谋与勇相映成辉。

如果说无谋之勇,是匹夫之勇,鲁莽的代称;那么,无勇之谋则是难以实现的幻影。

拿破仑曾经把指挥员的勇和谋比作一个正方形,不管怎样放置,它的底和高都是相等的。在将军的用兵思想构成中,勇和谋的比重不可偏轻偏重。这是就将帅的修养而言。

我觉得,将毕竟是将而不是兵。还是克劳塞维茨说得好:“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战争对军人的要求,那么就会发现智力是主要的。”“高超的智慧兼普通的勇气,比出众的勇气兼普通的智慧有更大的作用。”可见,为将之道,谋总是第一位的,勇气是实现谋的保证。

“上兵伐谋”,是因为“兵者,诡道也”。孙子提出这个思想,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史上,从周初到春秋末期,兵法理论的沿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起初,由于受周礼的制约,兵家奉行的是“仁义之兵”,提倡“成列而鼓”的“正道”思想。并明确提出:两军对垒,不能进攻还未布置好阵势的敌人;不能乘敌人困难之际发起突然袭击;

不要追赶逃跑的敌人等。在“正道”思想的指导下,当然也就谈不到“谋攻”了。

战争的实践嘲笑了这个无知的理论。后来,管仲对“仁义之兵”加以修正和发展,提出了“节制之兵”强调“尊王攘夷”,严明军纪,以威严慑服敌国,也没有认清战争的特性。

春秋末期,“仁义之兵”的思想理论完全动摇了,孙子适时地提出以“诡道”取代“正道”,把“节制之兵”发展为“权诈之兵”。

《孙子兵法》十三篇,除继承了“民本主义”、“爱民严纪”的历史精华外,着重强调了战术上要灵活多变;强调了示形用诈。

孙子虽然以英雄史观过高地估计了“谋攻”的作用,但他提出的“夺其心”,“夺其气”,“以迂为直”等,确实反映了战争的一般指导规律,有着很高的军事谋略水平。

   上  兵  伐  谋

凡敌始有谋我者,从而攻之,使彼计衰而屈服。法曰:“上兵伐谋“。(引自《百战奇略“节制之兵”·谋战》)

〔译文〕当敌人开始图谋侵犯我时,要针对他的企图加以破坏,使敌人不敢对我采取军事行动。这就是《孙子·谋攻》中说的:“指导战争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

〔浅释〕“兵以诈立”,多谋者胜,这是军事斗争的普遍规律。

从总体上说,“伐谋”必须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又和战场上的军事行动紧密相连。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还得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改变物质力量的形态。指挥员计谋运用得当,常可以不用武力而使敌人屈服,甚至推迟或避免一次战争的爆发,这样的事例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是很多的。

公元前六二七年,秦穆公任孟明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军东进,企图对郑国发起突然袭击。郑国有个牛贩子叫弦高,他赶了三百头牛到洛阳去卖。走到黎阳津,弦高从一位由秦国来的老朋友嘴里得知,秦国要派兵进攻郑国,预定农历十二月十二日出发,不久就要到了。弦高是个忠君爱国的志士,为替国家排难解危,他急中生智,两手准备:一面派人星夜赶回郑国向国君报信;一面假扮成国君的使臣,挑选了二十头肥牛,其余寄存旅店,自乘一车,迎着秦军而去。走到滑国的延津,与秦军相遇。弦高按照使臣的礼节见到秦军主将孟明说:“我们的国君听说三位将军率领部队来,特意准备了一点薄礼,派我前来迎接和慰劳你们。因为我国处于几个强国之间,不断遭受外来侵略,所以厉兵秣马,边防将士常备不懈,枕戈待旦,你们见了这些情况不要介意。”孟明听罢,大吃一惊。他觉得自己的军队劳师袭远,是为着攻其无备。既然郑国已经知道了这一行动,又作了很好的战争准备,若再去打有准备的对手,就很难取胜了。于是秦军改变计划,顺手在滑国抓了一把,便撤军回国,向秦穆公交差去了。

“伐谋”的目的,在于求得无形和有形的胜利。它包含有广阔的内容,如运筹、计划、政略、政策、经济和外交手段的配合,以及适情、适势、适事、适机、适时的用兵等。这就要求军事指挥机构中,必须分工有专门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的“智囊”人物。我国古代军队中就设有军师、参军等职,参预筹划军务大事。

《六韬》中讲,领兵挂帅的主将周围,要组建股肱羽翼七十二人,帮助主将运筹计划。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包括有司、政、后各类专业人才的谋略班子。到了十九世纪,西方军队中出现了由各类参谋人员组成的参谋机关,逐步发展成现代军队中的参谋部或司令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组织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军事谋划工作,他们把一门新兴的数学分支——运筹学运用于战争,使一批新武器与新战术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效果。这个由各类科技专家组成的“智囊团”,颇受美国朝野的称赞。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用于军事,“伐谋”也将比过去更加复杂。

    谋  深  计  远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引自《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译文〕自古以来不考虑长远利益的,就不能够策划好当前的问题;不考虑全局利益的,就不能策划好局部的问题。

〔浅释〕远谋方有深韬略。军事家应具有战略头脑,能置身于泰山极顶观察局势,不能一叶障目,不计一时得失。

楚汉相争中,项羽身经七十余战,战战皆捷,但因战略上失误,最后还是自刎乌江。相反,刘邦几经受挫,有时甚至弄得一败涂地,但因战略决策正确,最后终于夺得天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刘备虽被称为盖世英雄,但他在三顾茅庐之前,竟无立足之地。后来,诸葛亮纵观全局,为刘备“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促成三国鼎立之势。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确的军事决策,固然与数学分不开,但指挥员运筹帷幄之中,若不能全局在胸,就会被一些表面数字所迷惑,就无法从本质上把握战局的发展。

《三国演义》写赤壁大战前吴主孙权的决策确定过程,对我们研究问题颇有借鉴价值。当时,雄心勃勃的曹操率军南下,势如破竹,直达长江。曹操得意地下书孙权,宣称以百万大军和吴兵“会猎”江东。东吴朝野,很多人被这个表面上的“百万”数字吓坏了,主降之声甚高,弄得一向有主见的孙权也恐慌不安。正在这时,诸葛亮受命出使东吴,联吴抗曹。主战派鲁肃暗劝诸葛亮不要对孙权实说曹军有百万之数,以免影响他的抗曹信心。诸葛亮只是点头微笑。待他见了孙权,却劈头就讲曹操百万大军如何如何。孙权始听,如冷水浇头,鲁子敬急得心里直骂孔明无信。然而,诸葛亮轻摇羽扇,徐徐解释说:曹操号称百万大军,其实他的老底子只不过四五十万,一路收编了些残兵败将,统计在内也不过六七十万。且这些投降的兵将是迫于形势而易帐,军心不稳,没有什么战斗力。曹操攻城略地,战线拉长,不得不分出许多人马去把守。曹军皆北方人,不服吴楚的气候水土,中暑病倒者甚多,现在实际能直接参战的只有一二十万人。曹军要攻占江东,必需水战,但他们都是些旱鸭子,连战船尚且坐不稳,哪里抵得上江东谙习水性的强兵。这样一算,孙权顿开茅塞,频频点头称是,抗战之心遂决。谋深计远,需要研究实际,看发展,从发展变化的趋势中,发现或预见敌人之隙,把握战争的航船。解放战争时期,敌有正规军二百多万,我只有三十多万野战军。但是敌人的二百多万军队总不能抱成一团,他要分散开来,才能遂行其战略任务,这就为我军实行内线中的外线、持久中的速决、防御中的进攻作战提供了条件。这样,当敌人向我分路进攻时,就开始从战略上的优势向战役战斗上的劣势转化了。比如我军在苏中作战时,劲敌汤恩伯指挥有十个军,听起来很吓人,其实一进行具体计算,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汤恩伯兵多地盘广,就要分兵使用,当时,他以四个军守江防,六个军分六路向我进攻,每一路只有一个军,行动起来又只是一个旅在前面。名义上汤有十个军,实际上在前线与我直接交锋的只有两个团。在华中,我实行内线中的外线的速决战,集中三万人,打他两个团,就造成了战役上的绝对优势。

     因  形  用  权

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引自《吴子兵法·论将第四》)

〔译文〕因形:表现于外部的形貌,这里指部队的状况态势。权:因情措法的谋略权术。一般作战的要诀,在于一定先弄清敌方将领,观察他的才能如何。通过由表及里地分析判断来确定相应的对策,就会不十分费力而大功告成。

〔浅释〕权诈之术,只有迎合了敌方决策者的情绪特点才能生效。聪明的指挥员,头脑里应当装有敌方将领的活档案。

有一则军事趣闻说:相传在宋朝时,有一年,北辽政权的八个侯王带领十万番兵进犯中原。辽兵在距边关十里之外安营扎寨,随后派了两名番兵到宋营下战书。这份别具一格的战书,只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说宋朝如果有人能对出下联,自愿收兵,决不食言。

宋营接到战书,拆开一看,只见那上联写到:

张长弓,骑奇马,琴瑟琵琶八大王,王均在上,单戈独战。

宋营里三军将领互相传阅,无人能对。地方上一个私塾先生听到消息后星夜赶到宋营解围,立刻写出了下联:

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都站旁,合手便拿。

番兵取回战书,主将一看,恼羞成怒,不但没有收兵,竟连夜出兵偷袭宋营。不料宋营因形用权,预先设好了埋伏;并乘番兵偷袭之际,分兵攻打空虚的番营。这一来,番兵偷袭遭暗算,自己营盘又被偷袭,进退无路,不战自溃,八大王有的阵亡,有的被擒……据说自此一战,辽政权三十余年不敢斜视中原。这是针对敌手目空一切的骄傲情绪,把政治斗争和军事打击巧妙结合的一例。

军事谋略的很大成分是夺敌将心,而夺心先得知心。所以,敌手性格和精神上的缺陷,正是我谋攻的突破口。例如古代兵法中讲的:敌将若是孤陋寡闻、暗昧无知而轻于信赖别人的人,就可以用各种诈术引诱欺骗他;若敌将是个贪财好利而轻视名节之徒,就可以宝马良车、财货美女来收买他;若敌军中上层指挥官富足而骄奢,下级士官兵卒贫穷而怨恨,就可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分化瓦解;若敌军的精神防线已崩溃,部队对上级指挥官丧失信心而无所依从,就可以用突然猛烈的震撼性打击使其彻底溃败;若敌军中下级军官鄙视他们的上级将领而存在异志,就可以打入其内部,争取我的内应力量;若敌久驻一地,惰气充塞,将士懈怠而放松警惕,就可以乘机秘密行动,进行偷袭,等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形用权,在于深入研究敌军。研究敌军的装备,研究敌军的战术,更要研究敌军思想组织领域里的裂缝和敌将用兵的习惯及才能。

    胜  于  无  形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引自《孙子兵法·形篇》)

〔译文〕预见胜利超不过一般人的洞察力,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经过力战取胜而名扬天下的,也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象能举起秋毫算不得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得眼明,能听到雷声算不得耳灵一样。古时所谓善于打仗的人,他取得胜利,既显不出智谋的名声,也看不出勇武的功劳。

〔浅释〕自古道:“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譬如治病与防病,待大病缠身,再作调治,即使痊愈,身体毕竟遭受了病痛的折磨和摧残。尚若防患未然,则可免除许多病痛。所以应该说,预防工作做得好的,才是最高明的医生。然而,正由于患消于未生,天下不知,无人称智;胜于无形,兵不血刃,无人言勇。

春秋末期,公输盘替楚国造出一种攻城的器械——云梯,准备进攻宋国。墨子知道后,由鲁国来到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对公输盘说:“听说你制造云梯,准备进攻宋国,宋国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土地,缺少的是人口,牺牲人员去夺取土地,这不是聪明的办法。”

公输盘为墨子的言语所折服,但考虑到进攻宋国的计划已经为楚王批准,一时不便中止。

墨子乃进见楚王说到:“一个有钱的人,不吃自己的米和肉,反而去偷窃邻居的酒渣和粗米糠,这是什么原因呢?”

楚王说:“这种人必定有偷东西的不良习惯。”

墨子说:“楚国的领土五千里,宋国仅有五百里;楚国的物产富饶,宋国物资贫乏。两相比较,就像一方有米肉,另一方只有酒渣和米糠一样。现在大王进攻宋国,不是和我说的那个有钱人一样吗?我看道理上说不过去,事实上也达不到目的。”

楚王说:“你的话虽然很对,但公输盘已经替我制造了云梯,一定可以征服宋国。”

墨子为了打消楚王攻宋的念头,便和公输盘在楚王面前进行“沙盘”对抗演习。墨子将衣带解下当作城墙,取些木片当作守城的器械。公输盘示用云梯先后九次改变攻城的方法,墨子设法防御九次。当公输盘的攻城器械已经用尽,而墨子的防守方法仍旧有余。公输盘到了没有办法时说:“我知道如何攻破你,但是我不说。”

墨子说:“我知道你将怎样攻击我,但是我也不说。”

楚王问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

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是,只要杀死我,宋国就无人守御了,但是他估计错了。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使用我的防守器材和方法,在宋国的城头上等着楚兵,即使是杀死我,也不能攻陷宋国的都城。”

在这种情况下,楚王不得已放弃了进攻宋国的打算。墨子挽救了宋国,本应当受上赏。可是,当他回鲁国时经过宋国,适逢天雨,到一家村民的门前避雨时,宋国人还以为他是楚国的间谍,不许他进去避雨。这是一个排难解危而“无智名,无勇功”的典型例证。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从总体上说,只要有阶级存在,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存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在国家没有被消灭之前,完全制止战争的爆发是不实际的。然而,就一个时期、一个局部地区来说,设法避免或推迟一场战争的爆发,则是有可能的。

从墨子说服楚王放弃攻宋的计划看,制止和推迟一场战争的爆发,不只是靠“嘴皮子” 所能办到的事,而必须以实力做后盾。敢战方能言和,言和更需备战。墨子若不是在“沙盘”演习中战胜对方,并明确告诉对方自己的弟子已经帮助宋国做好了一切防御准备,指明楚国攻宋毫无取胜的希望,楚王是不会放弃攻宋的军事计划的。由此可见,胜于无形的高深谋略,必须建立在有把握取胜敌手的有形的基础之上。

    以  迂  为  直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引自《孙子兵法·军争篇》)

〔译文〕迂:曲折。故意迂回绕道,并用小利引诱迟滞敌人,就能做到比敌人后出动而先到达双方必争的军事要地。这就叫懂得了“以迂为直”的计谋。

〔浅释〕直径近,曲路远,这是普通常识。但是,在两军相争的战场上,远和近即是一定的空间概念,又和具体的时间概念相连。部队运动距离远,花费时间长;运动距离近,花费时间短。然而,兵无地不强,地无兵不险。远和近一旦与对方兵力部署的虚和实相结合,矛盾的双方就会各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远而虚者,易进易行,机动快,费时少,成了实际上的近;近而实者,难进难行,机动慢,费时多,成了实际上的远。

军事对抗的双方,都在设法阻碍和破坏对方的计划和行动。因此,任何军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作迂回运动。在敌人的思维判断中造成“折射”幻觉,而不能直来直去地行动,使对方一眼看清你的虚实企图。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他著的《间接路线战略》一书中指出: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所谓间接路线,即避开敌人所自然期待的进攻路线或目标,在攻击发起之前,首先使敌人丧失平衡。这个论点,可以说是从广义上对以迂为直所作的注脚。

目标在东而先向西,欲要进而先退,这是以迂为直在空间方式上的表现。

为了尽快击败来攻的强敌而采取持久战略,这是以迂为直在时间方式上的表现。

一般来说,敌方的“腰部”和“屁股”,是最敏感的。无论进攻或防御,用威胁敌人的侧翼和后方的办法迫敌退却,比用正面冲击的办法把敌人赶出已占领的阵地要容易得多。迂回其侧后,也就成了军事统帅选择目标和路线的着眼点。在三国末期的魏灭蜀之战中,钟会从正面发起的强大攻势,没有使蜀国立即投降,而邓艾的一支轻兵阴平渡险,背后袭人,置姜维大军于无用武之地,使蜀国亡于一旦。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主力的正面抵抗没有使埃军集团处于困境,而出奇于埃军集团后方的一旅兵力,使得数十万埃军集团陷入被动。

从孙子提出以迂为直,到利德尔?哈特优选出的间接路线战略,有一些作战指导上的基本点,是值得汲取的。比如: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运用权变;手段和目的有时相反,不断改换手段,心里则要永远记着你的目的;调整你的当前目标,用以配合手段;选择一条期待性最小(敌人最不注意)的路线;扩张一条抵抗力最弱的路线;采取一条可以同时指向几个目标的作战线,置敌人于左右为难的窘境;计划和部署要有弹性,对下一个步骤要有预见,兵力部署要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一切变化;当敌人有准备时,决不要把力量投掷到一个打击之中;当你的力量还不足时,不要企图一举破敌,但要时时注意寻求能破坏敌方稳定的空隙;不要把第一次成功的经验、方法,照搬到下次战争之中,等等。

总之,战争机器的链条是互相协同而又互相制约的,聪明的指挥员都善于从广泛的联系中寻求致胜之策。换句话说,指挥员要在战场上创造奇迹,他的决策思维切忌“直线运动”和“惯性运动”,不能只从当面或当前的威胁考虑对策,而要善于从相反中求相成。

    以  患  为  利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引自《孙子兵法?九变篇》)

〔译文〕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总是兼顾到利与害两个方面。在有利的情况下想到不利的一面,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在不利的情况下想到有利的一面,祸患就可以解除。

〔浅释〕趋利避害,是决策者选择手段时所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然而,战争中各种矛盾环环相扣,敌我力量在犬牙交错的态势中互相制约,致使利害相杂,利害相连。例如进攻战斗中,凡便于我展开兵力的方向,也往往是敌人的重点把守之处;凡便于我接敌运动都路线,也常常是敌人设伏布障区;凡便于我观察和发扬火力的地形,也是敌人注意防范之所在。相反,凡自然条件不利于我运动、冲击、发扬火力,则敌人也可能疏于戒备。所以,在局势未明之时,我应有从害中求利的设想,有应付两种可能的打算。

军事上的被动形式,也会包含着主动因素。有计划地让出部分土地,以换取行动上的主动权;故意付出某些牺牲,以麻痹敌人;放弃眼前的局部利益,以争得全局的大利益,等等,都是以患为利之举。

公元二〇〇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曹操因兵少粮缺,士卒疲惫,后方不稳,处境困难,打算退保许昌。谋士荀彧认为:我以“十分居一之众”的劣势兵力,阻击袁军达半年之久,眼下袁绍的力量已经衰竭,局面必将发生变化,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曹操采纳了荀彧的意见,决心坚持危局,加强防守,乘隙破敌。不久,曹操乌巢劫粮,一举打乱袁绍的阵脚。随后又乘胜反击,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这是从己患认识敌患,持重待机,转患为利。

许多情况下,患所以能转化为利,除了主观上的努力之外,客观上也必须具备这种转化的可能性。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这里所谓的“亡地”、“死地”,不是绝对的。按孙子的解释,就是“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陷之死地”乃是大患,然而“陷之死地”却能因“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的客观形势,唤起万众奋力死战的决心,因而转败为胜,转死为生,转患为利。项羽鏖战巨鹿,破釜沉舟,灭秦主力;韩信背水列阵,大破赵军。此类成功的佳作,都是以“投之亡地”之法激励了全军的士气。然而,马谡守街亭,扎营于山顶,以为被敌人包围后可收“陷之死地然后生”的效果,结果却相反,待魏将张郃断其水道,将其围困在山顶之后,蜀军非但没有激励出士兵的战斗勇气,反而士气被逐渐瓦解。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尚有苟且的余地,却无取胜的信心。

“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这是趋利避害,转患为利的重要原则。所谓,“兵不顿,而利可全”,应视为运用谋略的最高要求和标准。辩证地看待得与失,是指指挥员所需要经常把握的。

一九四〇年十一月十四日晚上七时零五分,英国的考文垂市警报齐鸣。五分钟后,德国的“海因克尔”飞机在月光皎洁的城市上空发出嗡嗡的响声,接着开始了长达十小时的空袭……考文垂市遭受惨重破坏,人员伤亡不计其数。

德国空军对考文垂这次大规模轰炸的作战命令,是一九四〇年十一月十二日发出的,代号叫“月光奏鸣曲”。其实,在考文垂市遭受轰炸四十八小时之前,英国的“超级机密”密码机﹝注﹞就破译了德国人要轰炸考文垂大教堂及工业区的情报,以及空袭时将用的战术和飞行路线。丘吉尔接到这一情报后,立即召集会议讨论对策。当时,英国政府如果马上对考文垂采取特殊的防御措施,德国人就会知道他们的密码可能已被破译,从而要更换一种新的密码系统。于是,丘吉尔决定不对考文垂发出预告,甚至不事先撤退老弱病残。丘吉尔忍痛这样做,是为了保卫“超级机密”密码机。因为在以后保卫英伦三岛的长期作战中,密码情报对战争全局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一个考文垂。

﹝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名叫理查德·莱温斯基的波兰籍工程师,曾在纳粹德国一个工厂参与制作德国总参谋部使用的“哑谜”密码机。几经曲折,莱温斯基被英国情报局收买到手,并为英国研制成功仿造德国“哑谜”密码机的“超级机密”密码机。由于“超级机密”密码机能破译德国总参谋部的密码,英国情报局因而掌握了纳粹军队的部分作战计划和命令。

    三  军  可  夺  气

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散,虽形全而不为之用,此道胜也。(引自《尉缭子·战威·第四》)

〔译文〕讲究军事,分析敌情,设法造成敌人士气低落,部队涣散,使它的军队虽然形式上保持原建制,但实际上已不能用来作战,这就是用政治策略取胜。

〔浅释〕富有实战经验的拿破仑说过:一支军队的实力,四分之三是士气构成的。这个比例不一定科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士气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精神要素,一支军队的士气高低,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胜负。所以,古今中外的名将,都把挫伤敌人的锐气,激励自己部队的士气,作为用谋定策的重要内容。

夺其气,意在竭其力。这里就有一个疲惫敌人、适时用兵的问题,也就是孙子讲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军队战于长勺,曹刿采取后发制人以待其衰的策略,等齐军击鼓三次、进攻受挫后再行反击,结果使齐军的士气“三鼓而衰”,鲁军则一鼓作气,挫败齐军。在这里,善于调动敌人,持重待机,乃是打击其士气的关键。我军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创造的适应当时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以及在后来的解放战争初期采用的“蘑菇战术”,都是为了把敌人磨得锐气消尽、士气沮丧再予歼灭。

士气,属于政治思想的范畴,自然和战争的性质分不开,和爱国心、民族感分不开,和士兵的思想情绪分不开。所以,“夺气”的谋略也就包含着政治上瓦解敌军的工作。楚汉相争末期的垓下一战,韩信用“四面楚歌”,使陷于困境的楚军丧失斗志,加速了项羽的灭亡。晋朝时,大将军刘琨戍边守防,被胡兵围困城中,危在旦夕。刘琨在万般无奈之际,突然心生一计,他乘星月当空,旷野寂静,三次登城吹奏胡笳。这深沉哀怨的思乡曲,勾起了胡人的怀乡盼归之情,他们凄然洒泪,散兵而去。刘琨不战而解围,这和韩信“四面楚歌”的用法相同,但情况各异。韩信“四面楚歌”,是处在优势主动地位时夺敌士气,以配合军事打击;刘琨“月夜吹笳”,则是处在劣势被动地位,夺敌士气,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联想到,毛泽东同志把瓦解敌军工作列为我军战时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是很有远见的。

在作战中,夺敌士气和鼓己士气,是指挥员需要相互关照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古人激励部队士气的法术好多,有些仍可为今日借鉴,但对于无产阶级军队来说,从根本上启发战士的阶级觉悟和爱国热情,才是产生士气的精神源泉。建立在阶级觉悟之上的士气,才能不为敌所夺,经得起持久战争的考验。

    将  军  可  夺  心

心者,将之所主也。怒之令愤,挠之令乱,间之令疏,卑之令骄,则彼之心可夺也。(引自《十一家注孙子·军争》)

〔译文〕作战决心,是指挥员用兵的思想主导。用气恼敌将的方法使他忿激,用疑兵扰乱敌将的情绪,用离间手段使敌营上下互不信任,用示弱使敌将骄傲麻痹,这样他的正确决心就会动摇改变了。

〔浅释〕记得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心思中的猜疑犹如鸟之的蝙蝠,它永远是在黄昏里飞的……这种心理使精神迷惘,疏远朋友,而且也扰乱事物,使之不能顺利有恒。假如我们的指挥员能针对敌将心中的“蝙蝠”,广施欺敌假象,使他沉溺于犹豫狐疑的烦恼中而遇事不决,这就是“夺心”之一法。

夺心,也叫攻心。“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人赵藩写在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前的一副对联。据历史记载,孔明用兵作战,非常注重攻心。他提出的“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可以说是对孙武“上兵伐谋”思想的发展。他用兵南中,推行“和抚”政策,七纵七擒,收服孟获,可谓攻心的范例。

战争中,指挥员思想、意志和品德上的缺陷,常成为对方“夺心”的缺口。如勇多谋少骄横轻敌,就容易轻举妄动,上对方“能而使之不能”的圈套;性情暴躁,一触即跳,就容易感情冲动,经不住对方的“激将法”;好大图功,刚愎自用,就容易贪图小利,中敌人的诱兵之计;廉洁好名,过于自尊,就容易产生强烈的虚荣心,经不起敌方的污辱而失去理智;贪财好色,性惰意怠,就容易斗志松懈,被敌人的糖衣炮弹所击中;头脑简单,轻敌多疑,就容易被敌人的诳骗所迷惑,等等。因此,古今军事家都非常强调指挥员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性格陶冶。有的将领为了克服脾气暴躁的弱点,甚至专门把“制怒”的匾幅悬于厅堂,挂于卧室,时时慎思省悟,慎防由于忿怒而迸发出的肝火烧昏头脑。

夺其心,意在乱其谋。指挥员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而指挥员的判断,又常常受到心理活动和认识习惯的制约,如先入为主、常见不疑、循规见常等。认识习惯,也往往是对方“夺心”的攻击点。一九四二年十一月,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发起了反攻作战。战役第一阶段,担任穿插突击任务的西南方面军第二十六坦克军,突进到必烈拉佐夫斯基附近后,发现德军开始向顿河撤退。为了争取时间迅速切断敌退路和防止德军龟缩,军长罗金少将决定利用夜暗,秘密地派一支坦克先遣队,穿插到位于敌防御纵深的卡拉奇城附近,抢占顿河上唯一剩下的一座桥梁。按说,夜间秘密穿插,应当严格控制灯火,进行严密伪装,随时准备展开战斗队形。罗金少将却一反常规,命令先遣部队成行军纵队,全部打开车灯,沿着奥斯特罗夫到卡拉奇的公路,穿越德军防御阵地,安然向渡河处开进。车灯照得大地雪亮,坦克一辆紧接着一辆在德军的眼皮底下行驶,如果这时德军设施两翼夹击,苏军这些坦克将全部成为德军反坦克火器的活靶子。然而,德军指挥官看见这些坦克有条不紊,从容不迫,竟然连起码的侦察手段都没有采取,就断定是自己撤退的部队,于是乎大开绿灯,让这支苏联坦克部队没费一枪一弹,就大摇大摆地突入防御纵深数十公里,抢先夺占了顿河通道。苏军这一似乎是冒险的穿插行动,可以说是灵活运用“夺心”计谋的成功。即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