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民间小军校 //www.sinovision.net/?4979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兵家权谋 •用奇

已有 1938 次阅读2015-8-16 03:53 |个人分类:军事谋略|系统分类:军事分享到微信

                                                                               作者:李炳彦

谋贵用奇,奇由正生,无正难以求奇。

奇隐于密。密不只是避开敌人的“视线”,而重在迷乱敌人的心智。

奇与险常常结为伴侣,在危难中求安全,在险绝处求成功,人们以为不可能取胜的时间、地点,往往是走向胜利的坦途。

无巧不成书,因巧而成奇。战场上时时会有偶然的机遇,意外的良机。智力反应快的将军,则能“结交”这匆匆来去的不速之客,一矢中的,改变局势。

奇所以为奇,必出于常识、常规、常法之外,活动无定迹,行动难猜测。

奇谋虽可偶然从脑际里冒出,但这决不是侥幸之功,而是因思维突破了旧的逻辑程序的框框。在战争史上,大凡善于出奇用兵的军事家,都不拘泥常法。所以,他们能够在异常复杂的战争舞台上,抓住那些最关键、最本质之点,来考虑自己的行动决策;处于进退维谷之际,仍能发挥创造性思维,从一个可能点(哪怕是1%的可能)出发,进行跳跃式的或不规则的思维,联想而又反想,一下子冲破常见、成见、偏见和浅见的罗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奇将军”只有跨上突然、快速的骏马,才能在单位时间、单位空间里纵横驰骋,创造出连小说家都想象不到的奇迹。

    正  合  奇  胜

有正无奇,虽整不烈,无以致胜也;有奇无正,虽锐无恃,难以控御也。(引自《阵纪·卷二·奇正虚实》)

〔译文〕作战只有正兵而无奇兵,阵势虽很严整但不能给对方造成突然猛烈的打击,就无法取胜;只有奇兵而没有正兵,攻势虽锋锐,但没有可作依靠的钳制力量,就难以控制住敌人。

〔浅释〕“奇”与“正”,在古代兵法中是相反相成两种用兵手法。其具体含义,历代兵家解释不一。一般地讲,“正”是指用兵的常法,反映着战争指导的一般规律;“奇” 是指用兵的变法,反映着战争指导的特殊规律。指挥员施计用谋,交兵破阵,就在于巧妙地处理攻防、奇正、虚实这几对矛盾的辩证关系。

正兵合战,出奇制胜,二者相映成辉。表现在进攻一方,或为正面钳制,侧后迂回;或为两翼配合,中间突破;或声于东击于西;或示形于此而主攻于彼等等。表现在防御一方,或正面抗击合于敌后“抽薪”,或阻其多路合于围歼一路等。

从作战目的讲,“以正合”服务于“以奇胜”。就手段而言,明于“正”而暗于“奇”,二者是“伐谋”与“伐兵”的结合。

大凡立志要创造奇迹的军人,都想把打开“凯旋门”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当他们怀着争胜之心走进“战争指导艺术的宫殿”之后,许多人被那“出奇制胜”的珍宝弄得眼花缭乱。他们往往只去注意那“以奇胜”的结果,却忽略了“以正合”的条件。其实,没有“以正合”,“以奇胜”是难以实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主攻部队之所以能隐蔽地绕道阿登山脉,顺利地向法国“闪击”,就因为配置在“马其诺防线”正面的德国“C”集团军群(十七个师)迷盲了法军统帅部的视线,钳制了法军的主力,倘若没有这个“以正合”,法军统帅部有可能会对德军的主突方向重新作出判断。同样,在我国战争史上,韩信“暗渡陈仓”,出敌不意平定三秦,也是因为有“明修栈道”迷惑敌人。可见你要想找到出奇制胜的奥妙,那就应该首先学会在“以正合”上作好表面文章。

在很多情况下,“以正合”属于佯攻阳动〔注〕之举。而用佯,重在能“取信于敌”。不能使敌人相信我的假招数,就难以隐蔽自己的真动作。凡属假戏真唱,一定要唱得合乎情理,合乎逻辑。当一支军队处于全线进攻时,敌人不会相信它某一部分正在退却的假情报;西方军队的空中突击师可以制造实施垂直包围的假象,而敌手则不会相信我步兵师会对其有垂直包围的可能;如果我佯攻阳动的战术违背自己的习惯或战场上的客观实际,那么,敌人就会在情况判断上打问号。相反,若能顺从敌人对我的成见去示形用佯,敌人则可能确信无疑。还应看到,敌人总是要不断地从上当中引出鉴戒。老一套的欺骗样式在战斗中很快会被识破,墨守成规不可能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

〔注〕阳动:在不准备决战的地域虚张声势,炫耀武力。它与佯攻相似,但不与敌人接触。

   奇  正  相  生

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引自《唐李问对·中卷》)

〔译文〕所以把奇兵改为正兵使用,是因为敌人察觉到我用奇兵的企图,那么我便以正兵打击它;所以把正兵改为奇兵使用,是因为敌人察觉到我用正兵的企图,那么我便以奇兵打击它。这样就能使敌人常常处于空虚的态势,而我则常常处于坚实的态势。

〔浅释〕活用奇正之术,变化奇正之法,是指挥员临机处置情况所必须把握的艺术。在广阔的战场上,尽管奇正的变化“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但落脚点都是以我的“奇”击敌的“虚”,以我的“正”对敌的“实”。军事家“循无端之环”,唯有善出奇击虚者,才算领悟了奇正变化的要旨。

大凡指挥员判断敌手的用兵企图,多是按照传统的习惯和一般的兵法原则来分析情况的,而出奇用兵的变法,有许多恰是一反常规之法。例如,山岳丛林地和水网沼泽地都不便于坦克部队机动,指挥员选择主突方向和进攻路线时,通常都会依据坦克部队的使用原则,尽可能地避开这些不利的地形。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出奇击虚的著名战例,偏偏把主突方向、进攻路线选定在不利于坦克部队行动的地形上。例如一九四四年夏季,苏军在巴格拉季昂战役中,不是把主突方向选在便以坦克部队行动的乌克兰地区,而是选在白俄罗斯的森林、沼泽地,“由不虞(虞:预料)之道,攻其所不戒”苏联电影《解放》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朱可夫到白俄罗斯的森林、沼泽地察看地形,从一只鞋悟出了用伐木铺路,保障坦克破例通过难关的妙策,就是说的这个战例。

值得深思的是,希特勒德军在“闪击”法国时,曾打破常规的用兵,绕道阿登山脉,攻其所不戒。可是,当他转入守势,来判断对方的主突方向时,却犯了当年法国统帅部的老毛病——用常规和习惯看问题,终于使对手有隙可乘。直到后来苏军发起远东战役,日军仍然按常规和习惯分析苏军的主突方向,结果,巍巍大兴安岭,成了掩护苏军坦克集团长驱直入的幕帐。

由此可见,防守者的最大被动,是用兵思想难以脱出旧的巢臼。当进攻者千方百计地去创新,去改变自己的手法时,防守者还站在原来的框子里思索着应敌之策,还是简单地以上次战争的胜败结局为依据,来确定下次战争的作战形式。这时,进攻者只要能逆着寻常的习惯,反用“正法”。则必能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正”为常开之花,“奇”是创新的果实,二者又是相对而言的。当着一个出奇用兵的战术方法被人们普遍认识,普遍采用,或已写进军队的作战条令,作为一条军事原则固定下来、加以推行之后,这种奇法也就成了正法。例如战斗进攻,通常都认为正面攻击为“正”,侧翼迂回为“奇”,可是,当军队把侧后迂回作为一条普遍的战术原则执行后,这个认识就需要改变。在对越反击作战中,某部发现越军针对我军一般都是把攻击点选在侧后的传统战法,悄悄地加强了阵地侧翼的火力、兵力和障碍,而在阵地正面只设置几个掩护火力点装璜门面。于是,我军突然把主攻方向选在越军阵地的正面,侧后迂回改为佯攻阳动的钳制行动,收到了攻其不备的奇效。

总之,奇正相生,讲的是用兵中的辩证法,反对的是绝对化。指挥员既要懂得“阵后而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道理,又要明白“不知用正,焉知用奇”的含意。

   先  发  制  人

宁我薄人,无人薄我。……先有夺人之心,薄之也。(引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文〕薄:打击、逼近、进攻。宁可我先下手去打击敌人,不让敌人先下手去打击我。……先发制人可以打破敌人的企图,所以要先下手。

〔浅释〕中国有句俗语:先下手为强。

在血与火的搏斗中,没有什么斯文客套可讲。趁守敌不加防备或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先下手者必能得先机之利。

“先发制人用其阳”。所谓“阳”,就是指军队的锐气。兵初发则锐气盛,先发制人最强调首次打击的作用,最强调速战速决,初战告捷。倘若旷日持久,兵钝锐挫,这就标志着先发制人的战争主动权即将丧失。

先发制人,有战略、战役、战斗之分。战略上的先发制人,是指迅速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战略方向,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实施最强大的首次突击,一举瘫痪对方,或使对方失去平衡,失去强大的报复能力,从而在初期交战中就取得坚定性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者所发动的侵略战争,几乎都是如此。苏军在一次代号为“东方——73”的大规模进攻作战演习中,就曾设想在7天左右的时间内,兵临北京。虽然这不过是他们一厢情愿的假想,但可以肯定地说,在战争初期,他们为了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必然会使出全身解数。

先发制人运用于战役战斗上,通常表现为遭遇战中的先敌开火,反空降作战中的歼敌于着陆之前或立足未稳等。在实行内线中的外线作战时,有时也需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抓住战机,突然集中我主要兵力,先吃掉某一路围攻的敌人,以利于最后打破敌人的多路合围。这可以说是在战略上后发制人,在战役战斗上先发制人。

先发制人的核心问题,是保障首次打击的效果。这一方面需要绝对优势力量,一方面需要行动上的绝对突然性。而突然性又是保障优势力量得到充分发挥的关键。在这里,政治的、军事的和外交的伪装,就显得特别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证明进攻者对战略行动的伪装,已不仅仅是军事指挥机关的职责,其中大部分工作已由国家领导机关担负以便广泛利用情报和反情报机构、外交活动和其它政治手段,进行欺骗伪装。于此同时,强调对军队的战略展开、初期战役的企图、主突方向和进攻时间严格保守秘密。

一九三八年秋,法西斯德国为了掩盖他们准备入侵波兰的军事行动,故意制造出一个所谓“但泽危机”的事端。德国最高当局在“但泽应属于德国”这样的口号下,发起对波兰的政治攻势和外交攻势。一九三九年上半年,希特勒多次发表对波兰的挑衅性演说,由此将波兰的盟国——英法两国吸引过来,开始了和平调解德波争端的外交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希特勒当局尽量使波、法、英对和平解决分歧问题抱着幻想。

就在围绕着“但泽危机”进行外交扯皮的过程中,波兰政府发现德军在其边界附近逐渐集结,长久地面临着两种抉择:法西斯德国将会对我采取武装进攻,还是仅限于进攻威胁,以取得某种政治或领土补偿?是让自己的军队展开,还是在外交谈判结束前暂缓动员?就在波兰政府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希特勒当局完成了战略展开,并选定了适当的进攻时机。

希特勒同波、法、英进行外交谈判的另一个目的,是牵制住英法不去干涉德波冲突。为此,德国政府还通过墨索里尼同英法进行外交活动。一九三九年八月三十一日,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导演下,意大利外交部长齐亚诺向英法政府提出建议,召开德、意、英、法四国代表会议,讨论所谓“凡尔赛条约产生的困难”。十分滑稽的是,九月一日,德国军队已经对波兰发起了进攻,西方四国还在会议的条件是纠缠不清。在这场外交闹剧的掩盖下,德国军队赢得了实现先发制人军事企图的各种客观条件。同时,希特勒也由此摸准了西方盟国妥协的心理脉搏,因而敢于大胆地继续增兵波兰。

    后  发  制  人

骐骥之衰也,弩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夫弩马女子筋骨力劲,非贤于骐骥孟贲也,何则?后起之借也。(引自《战国策·齐五》)

〔译文〕千里马的力量用尽了,劣马也能超过它;勇士疲困不堪了,女孩子又能胜过他。并不是劣马的筋骨、女孩子的气力,比千里马和勇士还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凭借着后发的作用。

〔浅释〕后发制人,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战策。从政治上说,后发制人容易争得人心,动员民众,取得国际上的同情与援助。就军事而言,后发制人强调以我之持久,对敌之速决,避免在不利的情况下进行战略决战,以便争取时间,创造条件,自保而全胜。

一般的说,敌人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中,开始阶段组织得都比较严密,缺点和弱点不易暴露。随着时间的推移,战线拉长,敌我力量消长,敌人的许多弱点就会暴露出来,即使是聪明的指挥员也会发生过失。我先暗中积蓄力量,然后等待和寻求敌人的可乘之隙,这就是孙子说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就是“后发”的用意。

在战争初期,后发制人的军事谋略主要表现为八个字:避其锐气,蓄盈待竭。蓄盈,指保持和壮大自己的力量;待竭,指减杀和削弱敌人的力量。

在我国战争史上,发生在轩辕时代的阪泉之战,就用了后发制人的战略。当时,轩辕氏族虽已开始从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改革,但这些过惯了游牧生活的部落,军事行动灵活,远途征伐只携行牛羊为给养,无后勤运输之忧。与之争锋的揄罔(神农氏族的第八代帝)所率领的族众,只习惯于农业经济生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陷入不种庄稼的牧区荒野,后勤保障脱节,因粮于敌又野无所掠,就必然失去主动。富有雄才大略的轩辕氏,针对敌手的这一弱点,运用机动退却战术,一战于河南(今开封郑州间),再战于河北,最后退止阪泉之野(今河北清苑县),终于选择到地形、生活条件利于己而害于敌的良好战场,站稳脚跟,进行决战,一举获胜。

到了晋楚城濮之战,晋军“退避三舍”,取胜楚军,大大发展了后发制人的谋略思想。然而,由此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退让一步诱敌深入,成了后发制人的唯一形式。其实,为达到蓄盈待竭的目的,可以依情况创造出与之相适合的多种形式。李牧守雁门,周亚夫坚壁昌邑,就他们总的作战指导来说,又何尝不是后发制人呢!

后发制人,不能只简单地理解为不打第一枪。要在“后发”的被动形式中迈出主动的步伐,指挥员需要高度的预见力和牢牢把握战争发展趋势的能动性。“后发”的行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胸有成竹的,一切在我掌握之中。退却不是被敌人赶着跑,而是我牵着敌人走;放弃不是永久的丧失,而是为了更多的取得;避免决战不是畏敌怯战,而是寻机待战。

看过电视片《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同志都还记得,英雄踉踉跄跄,摆出那副是醉是昏的体态,是故意给对方看的,是有功底的。

大手笔,写文章的开头,一定会想到高潮和结局;好舵手,因势利导,一定要了解全航程的线路曲伏;驾驭战争的人,能预知未来之事,方能制人而不制于人。所以,发于后,要想在前,备于先。如果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岸边自回头”的想法来指导战争,决不会从“后发”中找到胜利的希望。

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蒋介石的全面进攻,我军采取退让一步的做法,故意放弃了一些地方。开始,许多同志并不能看清这步棋的厉害,国民党的军事将领也自以攻城略地为得计。毛泽东同志则指出,“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战争的发展正是这样,我们以有限的空间换取了敌人兵力分散的局势,为我军各个歼灭敌人创造了条件。同时,我军趁势集中兵力收回拳头,更有利于实行内线中的外线作战。所以,那时把这种有计划的放弃和取得,叫做“大踏步地后退,大踏步地前进”。

在后发制人的战略中,所谓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并不完全都是从敌优我劣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后才开始的,而是一个有利战机出现后的举动。例如解放战争中我经过大量削弱敌人后,乘敌主力深入,其后方异常空虚,政治危机十分严重时,以部分主力留在内线作战,吸引敌人,逐步收复失地,同时,又抽出一支主力,采取跃进式的主动行动,向敌人后方挺进,迫使敌人仓卒回援,由进攻转为防御,由主动转为被动。我在继续进攻中,于有利时机接连发起“三大战役”,同敌人主力胜利地进行了战略决战。

    兵  贵  神  速

见而不决,人将先发;发而不敏,人将先收。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而行之,速哉!(引自《兵经百篇·速字》)

〔译文〕发现战机而犹豫不决,敌人就会先发制我;我虽先发而行动不快,敌人就会先收其利。难得的是时间,易失的是机会,行动一定要迅速,迅速啊!

〔浅释〕用兵作战,先发制人贵速,主动进攻贵速,捕捉战机贵速。在战略持久的内线作战中,进行战役战斗的进攻的外线作战,也贵在速战速决。迅雷不及掩耳,疾电不及瞬目。长久曝师于坚城之下,必然钝兵挫锐;进行速战速决,方能势如破竹。所以“兵贵拙速,不尚巧迟”。

俄国著名的军事统帅苏沃洛夫把军队的迅速和闪电般的冲击,说成是真正的灵魂。“一分钟决定战斗结局,一小时决定战局胜负,一天决定帝国的命运”,就是这位军事人物站在他那个时代发出的豪言。

史学家评论拿破仑说,这位军事天才有时赢得胜利,不是靠士兵的刺刀,而是靠士兵的双腿。

革命导师恩格斯论述得更加透彻明了,他指出:行动的迅速可弥补军队的不足,因为这样可以在敌人还没有来得及集中兵力以前就向它袭击。正如同在商业上说时间就是金钱一样,在战争中也可以说时间就是军队。

军队的神速行动,自然是机动能力高的表现,要以军队装备的发展作基础;同时也是高超的组织指挥艺术的表演。健全的四肢虽能使人的行动灵便,而智慧的头脑才是作出快速反应的先决条件。指挥员多谋善断,办事果敢,常能以打破常规的行动争得速度上的领先。

公元二二七年,魏国的新城太守孟达,秘密联结蜀吴谋反。当时,屯军于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司马懿得到了这一重要情报,准备征讨。按说,司马懿要发兵平叛,必须先上表在洛阳的魏主,待接到旨意后才能进兵。可是,从宛城到洛阳往返有一千六百里,要走半个多月;从宛城到孟达准备起事的上庸城有一千二百里,也要走十多天。若等魏主降旨再前往平叛,那么魏军只有在孟达举事后一个月才能开到上庸城下。

魏军和孟达的兵力对比在数量上是四比一,但魏军的粮食不够吃一个月,孟达的粮食则可以支持一年。也就是说,魏军若等洛阳传来旨意进军,兵到上庸之日,正是粮草用尽之时。而孟达恰好可以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充分作好应战准备。因此,时间成了双方争取主动的关键。

足智多谋的司马懿为了争取时间,以快制胜,便一反惯例,机断行事,在没有接到魏主进军命令的情况下,就暗中率领大军疾进,讨伐叛军。三军分八部并进,昼夜兼程,几乎每一天都走两天的路程。结果,只用了八天时间就赶到了上庸城下。满以为可以争取到一个月备战时间的孟达惊呼:“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因工事未固,准备不足,在魏军优势兵力的攻击下,军心动摇,难以支持。孟达的外甥邓贤和部将李辅等开门出降,魏军入城斩杀孟达,俘虏一万多人,仅用十六天时间就平定了叛乱。

司马懿以神速的行动,避开了粮草不足之短,发挥了优势兵力之长。孟达失掉了时间,粮草充足的优势不能发挥,城池不坚、兵力寡弱的劣势也就无法弥补了。

     缓  兵  待  机

势有不可即战者,在能用延。敌锋甚锐,少俟其怠;敌来甚众,少俟其解;征调未至,必待其集;新附未洽,必待其孚;计谋未就,必待其确;时未可战,姑勿与战,亦善计也。(引自《兵经百篇·延字》)

〔译文〕形势有不宜立即决战的,关键所在是能拖延时间等待机会。敌人的锐气正盛,就稍微等它懈怠;敌人集中优势兵力进犯,就稍微等待它分散;我军征调还没到达,必须等待兵力集中再行动;新归附的相处还不融洽,必须等待互相信任再行动;计划还没有考虑成熟,必须等待确定了再行动;时机不宜决战,暂时不打也是好法子。

〔浅释〕兵贵神速,是用兵的一般规律;缓兵之计,也是指挥上的常见之法。战争中的情况多种多样,行动计划,则应有张有弛。

公元二三八年,司马懿率兵四万,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战争后期,魏军包围公孙渊于襄平。当时公孙渊在兵力上多于魏军,但粮食缺少。魏军粮草充足,但攻城准备未完。加之天降大雨,平地积水数尺深,天候不利于攻城。司马懿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魏军急于进攻,企图速战速决,就会迫使敌人凭借优势兵力作困兽之斗或突围逃跑。相反,拖延一段时间,公孙渊缺粮问题将日益严重,必然引起军心涣散,而魏军则兵不钝而利可全。于是,司马懿定下缓兵之计。他既不急于求战,也不移营撤围,相持待机。

为了不使敌军过早下定决心突围,司马懿严禁袭击趁发大水的机会出城打柴、放牧的敌军,以此示弱,麻痹敌人。公孙渊认为自己兵多,又逢天降大雨,魏军无可奈何,便困守城中观望。就这样,双方在雨中相持三十多天没有交战。魏军中有些将领对这种与敌相安、围而不打的做法表示疑惑,司马懿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解释。

雨停天晴,魏军起土山、挖地道,强弓劲弩,日夜大举攻城。这时,城中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公孙渊率残部弃城突围,在城外被魏军歼灭。

缓兵之计,更多的是用于不利形势下,争取一段喘息的时间。这一点常表现为暗中进行准备,明里提出和解、和谈,订立和平条约等。在列国兼并、军阀争雄的局面中,也有人将缓兵之计作为一种伺隙待机,坐山观虎斗的来运用,待时而击,一举两得。战国时期,韩魏战争相持一年,胜负难分。秦惠王不知立即参战好,还是不参战好,就向陈轸问计。陈轸说,有个名叫卞庄子的农民,看见两只老虎吃牛,准备立即去把老虎刺死。有人劝阻他说,两只虎刚开始吃牛,都在兴头上,等一会它们必然相争。二虎相斗,两败俱伤。到那时你再去刺虎,就能一举两得。卞庄子照计而行,果然得到两只老虎。陈轸以此作比,接着说,现在韩魏战争,难解难分,发展的结局则是强国削弱,弱国灭亡。而后你再出兵,则会象卞庄子一样,出力小而收获大。秦惠王听后,顿开茅塞。他坚持缓兵待机,终于成就大功。

    攻  其  必  救

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引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我若求战,敌人即使坚守着有利的工事,也不得不出来与我交战的,是因为我进攻了它必然要救援的要害。

〔浅释〕攻其必救,歼其救者,变攻坚为运动战,使敌人失去坚固的阵地依托,难啃的骨头就变成了好吃的肥肉。

在进攻作战中,我主动找上门去,形式上固然是主动的,但由此引出了问题的另一方面:把选择战场的主动权交给了对方。其结果,不是碰到钉子上,就是陷入圈套中。相反,我若采取攻其必救之策,让敌人主动来寻找我决战,表面上被动了些,但选择战场的权力就操在了自己手中。

齐魏桂陵一战,孙膑活用“攻其必救”的谋略原则,“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创造了“围魏救赵”这个典型战绩。自此,这种避实击虚、敌进我进的“攻其必救”谋略成了历代战略家转换战场局势的常用之策。

我军在革命战争中,创造的“围点打援”、“围城打援”、“攻城打援”等新战法,可以说都是对这一谋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攻其必救,运用之妙在于掌握好一个“必”字,处理好攻城与打援的关系。特别在战役战斗的棋盘上,在敌人重兵密集,便于军队增援的情况下作战目的和手段常常既联系又区别,指挥员尤其需要胸怀全局,相机应变,恰当处置。

一八五八年,清军围困天京。太平军在陈玉成、李秀成的统一指挥下,经过两年奋战,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重大胜利,士气大振。但反革命势力对太平军的威胁仍很严重。当时的形势是:清军江南大营还在直接威胁着太平天国的中央政权;以曾国藩为头子的清湘军,正兵分四路向皖北进攻,逼近安庆。首先解除天京之围,打破东西两线敌人的威胁,是太平军面临的紧迫战略任务。

一八六〇年一月,干王洪仁玕与李秀成共同制订了一个摧毁清军江南大营为主要作战目标的计划。这个计划巧妙地运用了攻其必救、围魏救赵的谋略。据后来洪仁玕回顾说:“此时京围难以力解,必须向湖(州)、杭(州)虚处力攻其背,彼必返救湖、杭,俟其撤兵远去,即行返斾自救,必获捷报也。”

按照这个谋略思想,李秀成率部自浦口渡江到芜湖,会合左军主将李世贤等,一起进攻湖、杭。因浙江是江南清军大营的粮仓,杭州丢失后,使清军江南大营断了粮饷之路,将士极其惊慌,便急忙分出五分之二的兵力,直抵杭州回救。这时太平军在杭州城上多树旗帜,虚设疑兵,暗中来了个金蝉脱壳,退出杭州,绕行山区小道,日夜兼程,疾驰北返。当敌人还没弄清太平军的去向时,各路太平军已会师建平(今郎溪县,距南京约180里),随后兵分东西两路进援天京,攻克清军江南大营,终于解了天京之围。为了扩大战果,太平军急下苏、常,追歼了溃退的残兵。这一场漂亮的解围作战,历时不到五个月。

总之,从围魏救赵,到攻城打援,反映了攻其必救这一谋略原则的丰富内容,体现着活的军事辩证法。只有全局在胸的高手,才能审时度势,运用自如。

     避  实  击  虚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引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用兵的法则象流动的水一样,水流动起来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用兵的法则是避开敌人防守坚实的地方而攻击其空虚薄弱的部位。

〔浅释〕避实而击虚,虚破则实减;避强而击弱,弱亡则强消。进攻者在选择作战目标,确定进攻路线和主攻方向时坚持避实击虚,作战行动就会顺如庖丁解牛。

凡用兵作战,法不过攻守,术不过奇正,料敌度势不过虚实,然而,守者虚实相兼,,攻者奇正并用,就会描绘出无穷无尽的战争画图。

古人讲,“善于用兵的将领,先知攻守两济之法,然后知奇正;先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知虚实。盖奇正自攻守而用,虚实由奇正而见”。

公元前六三二年,晋楚决战于城濮。晋军为了避免与楚阵中的主力中军决战,采取了奇正相变、避实击虚的对策。具体部署是:晋军令自己的下军把驾车的马蒙上虎皮,首先进攻楚右军。因为楚右军是由陈、蔡两个盟军的军队临时编组成的,战斗力最弱,当遭到晋军的假虎战车的冲击后,立即溃败。晋上军为了诱歼战斗力较弱的楚左军,接战后故意竖起两面大旗引车佯退。这时,得胜的晋下军积极协同上军的行动,让其阵后的战车拖着树枝,扬起尘土伪装败逃。楚军统帅子玉不知是计,下令追击。晋军元帅先轸指挥主力中军,乘机横击楚军,晋上军也回师夹击,楚左军大部被歼。子玉急忙下令撤退,才保全中军逃回楚地。

战争的棋盘,不是清晰可见的几何图形,而是一片模糊不清的迷盲色彩。由于攻防双方都在千方百计地示假隐真,指挥员的用兵企图和外部表象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要避实而击虚,首先应准确地判断出对方的虚实布局。自古以来,兵家无不知晓“水趋下则顺,兵击虚则利”的道理,但临阵破敌,并不是都能如愿以偿的。进攻者或因判断失误,本想乘隙击虚,结果碰了钉子;或因击虚而没有注意钳制“实”,使形势急转直下,本想“吃肉”,结果不是扑了空,就是变成了啃骨头。特别是在现代战争中,随着军队的机动力、快速反应力的空前提高,这样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一九六六年七月初,活跃于越南南方十三号公路线上的越军第二七二团,由可靠的途径获得情报:七月九日,美军第一步兵师的一支运输车队将由安禄出发,向明盛运动,只有很少一点护送兵力。

越军决心乘敌之虚,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为此,二七二团倾全力出动了。

七月九日十一时,美运输车队缓缓地驶进了越军伏击圈。车上寥寥无几的士兵,大背着枪,嘴里嚼着口香糖,打着口哨,还不时发出开心的大笑。这一派悠闲自得的气氛,使埋伏在四周山上的越军看得真真切切。他们料定:敌人骄横不备,伏击必胜无疑。

哒! 哒! 哒!战斗安预定计划打响了,但出乎越军意料之外,这支美军运输队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象经过反复排练一样,按照一套既定的动作井井有条地进行着抵抗。而且,象变魔术一样,其兵力越打越多。十分钟后,已经有一个步兵连和两个装甲骑兵连在抵抗。一块到口的肥肉,变成了一枚咽不进吐不出的枣核。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又发射来显然是经过精确测定的炮弹;接着,美近距离空中支援轰炸机也来火上添油了。

激战了近两个小时,越军准备撤出战斗,可是,所有撤退的道路此时都被猛烈的美军航空火力和炮兵火力严密封锁了。于此同时,越军发现,自己已落入美军迅速空运来的三个步兵营的反包围之中,他们欲走无路,只好就地坚守。

经过一天多的顽强战斗,至七月十日黄昏,二七二团的少数剩余人员才借助于夜幕、大雾的掩护,化整为零,钻密林,绕山沟,逐渐逃出陷阱。

这次战斗,越军因没有弄清美军运输队的虚实底细,使伏击变成了围困战,肥肉没吃上,反而被骨头砸掉了大牙。

这是美军精心策划的一次代号为“埃尔帕索”的欺骗计划。战斗发生前,美军发现在以往的作战中接连受到重创的越军二七二团仍然在积极活动,严重地威胁着美军运输线的安全。于是,他们制定了一个“实则虚之”诱敌进攻的计划,并把这个计划故意泄露给越军。随后,他们在运输车队行进的沿途,选定了越军可能设伏的五个地点,周密地部署了兵力,计算了火力,设下了一个反伏击的圈套。

     顺 详  敌  意                   

大凡逆之愈坚者,不如顺以导瑕。敌欲进,羸柔示弱以致之进;敌欲退,解散开生以纵之退;敌倚强,远锋固守以观其骄;敌仗威,虚恭图实以俟其情……(引自《兵经百篇·顺》)

〔译文〕凡是硬攻容易碰壁的,不如顺从敌人的意图引导它犯错误。敌人企图前进,就故意示弱引诱它孤军深入;敌人企图退却,就故意网开一面,虚留生路,纵使它突围后退;敌人依仗自己力量的强大,就故意固守不出,避而不战,以滋长它的骄傲情绪;敌人依仗声威,就假意退让而暗中积蓄力量,以待它麻痹松懈……

〔浅释〕详:同佯,假装。假装顺从敌人的意思,因势利导,欲擒故纵,把敌人的行动引向极端,使它犯错误,然后我再集中力量乘机猛击。

顺水推舟,就坡下驴,常常是达到既定目标的最经济手段。

军事斗争的最高艺术,莫过于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然而,敌人的指挥官也是有头脑的活人,采取一厢情愿、强加于人的办法,敌人是不会接受的。善于“投其所好”,方能调动敌人就我所范。

我军在过去的革命战争中采用的“牵牛战术”,就是个调动和疲惫敌人的战法。俗话说,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要“牵”动战场上的“牛”就有一个“顺详敌意”的问题。

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集中兵力,重点进攻山东、陕北根据地,企图“伸开双拳”,首先歼灭我华东和西北野战军,然后再转击我晋冀鲁豫野战军。针对敌人这一作战意图,毛泽东同志将计就计,一面电令我华东野战军在胶东摆开与敌人抗争的态势,以积极的行动将敌人的“右拳”诱向渤海之滨;一面率领我西北野战军,主动出击榆林,将敌人的“左拳”继续向西北方向拉。蒋介石以为双拳齐挥,击中了我的要害,结果却造成自己“胸膛垂露”。这时,我刘邓大军乘机千里跃进大别山,象一把利剑插入敌人的胸膛,扭转了全国战局——迫使蒋介石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顺详敌意,先得知敌意。所以,在战争的智力竞赛中,指挥员应当时时考虑到敌人在想什么。

为了顺敌意而又取信于敌,有时要以某种行动故意表现给敌人看,造成敌人判断错误——以为我真的上当受骗而误入陷阱。

苏联在卫国战争中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九四三年九月,法西斯德国从顿巴斯撤退时,苏军侦察员发现敌人故意堂而皇之地离开了一个居民点。苏军营长根据侦察员的报告判断:敌人借撤退的行动作掩护,在村子里留下伏兵,企图杀我一个回马枪。

为了消灭德军这股伏兵,苏军营长令一部分兵力隐蔽地向村庄作侧后迂回,准备猛击敌人的屁股。同时令一个小分队装作若无其事、疏忽大意的样子,公然向敌人的伏击圈走去,以示他们并没有看穿敌人的诡计。这支示形佯动分队,根据敌人打伏击必定想尽量让我靠近的心理,在接敌运动中不作任何隐蔽,待进入冲击地界后,士兵们同时突然卧倒,弄得敌人莫名其妙。

“砰!砰!砰!”村庄侧后的枪声响了。苏军前后夹击,很快歼灭了德军的伏兵。

     扬  短  抑  长

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引自苏洵《心术》)

〔译文〕狎:轻忽。我的短处,我公开亮出来,让敌人疑惑而有所顾忌;我的长处,我设法隐藏养护它,使敌人麻痹大意而落入我的圈套,这就是灵活运用长和短的方法。

〔浅释〕兵有长短,扬抑有致。然而,人们多注意扬长击短,却往往忽视“扬短抑长”。

《兵经百篇》在“拙”字条中讲到:“拙”——藏长用短谓之拙。这和“扬短抑长”是同样的意思。

隐藏自己的长,故意示弱用短,看来是拙劣的手笔,其实是高明的策略。

战场上的角逐,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我要发挥自己的优长,敌手却避而不触;我要竭力把自己的短处隐藏起来,对方偏要积极寻觅。所以,欲要扬长避短,先得藏长用短。

“杀手锏”是你的绝招,如果刚出马叫阵就舞弄一番,这绝招是决计不能成功的。

你有“回马枪”之长,若在敌有防备之时使出,其结果不会最佳。

不久前,在南大西洋爆发的英阿马岛海战中,阿军针对英海军舰队航空兵数量少,战斗防空力量薄弱的缺陷,采取多批次、大批量的方式轮番攻击英军舰队。他们为了达到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的目的,就首先采用了“扬短抑长”之策。即先用技术质量差、落后陈旧而数量较多的A—4型攻击机,组成四机编队,吸引英军的舰载机和舰载防空火力,掩护数量较少但技术先进、质量高的“超军旗”式战斗机对英舰实施袭击。这样对局,不仅袭击敌舰效果好,而且在数次大规模袭击中,先进的“超军旗“无一被击落。

以短掩长,隐长乘隙,是一个科学对策问题,不仅适合于技术力量的发挥,也适合于战术上的巧用奇正——以最拙的手段,掩护最高明的行动。

韩信在破赵之战中,先在敌正面列出“背水阵“,引得赵军哈哈大笑。就在他们笑韩信不会用兵时,汉军的秘密穿插部队却抄了他们的后路。

为了隐藏而暴露,则隐之更深;为了发扬而抑制,则扬之更大。这就是军事辩证法的奥妙。

坦克部队发起攻击时,其短处之一是目标大,容易暴露行动企图。可是,苏军在一九四四年的基辅战役中,近卫坦克第三集团军“违反常规”,让所有的坦克都同时大开前灯,拉响警报器向敌阵冲击。就是这个曾被人们斥之为“发疯”的夜间攻击行动,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战  胜  不  复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引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形:形态,这里指作战的方式方法。错:同措,放置的意思。把根据敌情变化灵活运用战法而取得的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人们也看不出来;人们都知道我取胜的一般战法,但不知道我是怎样根据敌情变化灵活运用这些战法而取得的。所以,每次战胜敌人,都不是重复老一套,而是适应着敌情发展,不断变换自己手中的战术方略。

〔浅释〕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意思是说,河水在不停地流动,当人们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流时,接触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变化了的新的水流。

斗转星移,四时更替,一切客观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迈向未来的脚步若是循规蹈矩,就会闹出刻舟求剑的笑话。

智者所见略同,中国的孙子运用和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相同的观点,把战争看成是“液态”的“流动体”,而不是“凝结着的固体”,并因此提出来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哲理。一般地说,即使是打了胜仗的经验,也不应重复使用。

从战争历史的发展讲,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使战争发展的杠杆,武器装备的发展决定着战争方式的变革。然而,由于军事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分门研究,倘若军事家只着力于现成的战略战术的学习,视野狭窄,其指挥思想必然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向前奔腾的现代,那些不能跨上“现代科学战马”的指挥员,其认识能力难以洞察不断扩展着的战争微观和宏观世界。他们往往习惯于用上次战争的“图纸”,来描绘下一次战争的轮廓;以前次战争的胜败结局为依据,来确定未来战争的对策,从而造成战略行动上的失误。在这里值得重新提一下法国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法国败亡后,国外的军事评论家就曾指出:“防线(指马其诺防线)阻止德军进攻的能力,尚不如阻碍法国理解现代战争的能力。”

法国是拿破仑的故乡,拿破仑被称之为欧洲战略家的宗师。据一些评论家讲,他们的战略战术可归纳为四条原则:一是摒弃防御而取攻击;二是必先攻击敌人的主力,达到擒贼擒王的目的;三是攻击的速度必须迅速如雷电,使敌不及掩耳;四是于何时何地发起攻击,皆须迅速集中兵力而断然行事。这四条原则归结起来就是攻势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一直模仿着拿破仑的用兵“版本”,把攻击视为万能,提出除“攻击外不知其它”。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法军仍主张:“遇敌即须攻击”。由于当时正处于机关枪称王的时代,防守者依托阵地发扬火力明显地比运动中占优势,这使法国的“攻击万能论”在战争伊始就碰了钉子。好在那时的法军还能适时地改变自己的战术,确定采用阵地战,使四十万德军无法攻克凡尔登要塞。可是,这次作战的胜利,使法军的作战思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防御万能论”的军事思想在法国当权者之中占了上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因循守旧的法军统帅部,还不能正视现代攻击战术的进步。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马其诺防线上,梦想再复制一个新的“凡尔登保卫战”来,结果造成了败军亡国的悲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又主张放弃阵地战,进行运动战。这种单纯以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为依据,来决定下次战争的作战样式的作法,是对战争规律认识上的形而上学。

战胜不复,从战术、战役范围讲,意在因敌制变,灵活机动。这里讲的“不复”,并非指对一般战术原则和谋略思想的改变,而是在不同条件下具体运用战法的变化。自古以来,兵家采用设伏、奇袭而获胜的战例屡见不鲜,但各次都有不同的设法和袭法;诱敌深入、后发制人,暗渡陈仓、围魏救赵之类的谋略思想,兵家不知反复用过多少次,但凡能用之必胜者,就在于适其时,合其情,活用其法。所以说,战胜不复,不是说前人的经验不可取,而是要防止不分时间、地点、敌情,一味照搬“复制”前人或前次的具体做法。

有时,为了达到出其不意,也有破禁犯忌,专门重复用兵的。例如: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同志指挥的七亘村两次伏击战斗,其妙就在于破禁用兵,“战胜不复”。那是一九三七年十月,日军沿正太路西犯,刘伯承师长指挥我军一部在山西省平定县东七亘村一带设伏,首战毙敌三百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我军仅伤亡十余人。第三天,刘伯承同志再一次指挥部队在此地设伏,毙敌一百余人,缴获骡马数十匹。三日之内,同一地点,两次设伏,打击同一敌人为何能连战皆捷?这是因为当时的日军骄横轻敌,想不到我军敢在同一地点二次设伏;敌指挥官判断我军不可能重复用兵,我则破禁用兵,出敌所料。

所以,战胜不复亦有复,有复堪称真不复。

    乖  其  所  之

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人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引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乖:违背,背离,这里指用打破常规的作法,改变敌人的意图。我若不想交战,即使在地上画个圈来防守,敌人也不会来和我交战,其原因就在于我设法改变了敌人的进攻方向。

〔浅释〕在弱肉强食的动物界里,有许多发人深思的“军事趣闻”,巧于迷惑猎人鹧鸪就是一例。据说:鹧鸪在育雏的时候,倘若发现猎人,就会主动出现在猎人面前,假装成跛子,蹒跚而行,企图把猎人引开。保护雏群。起初,猎人以为它可以轻取,即尾随追赶而不再向周围搜索。当老鹧鸪把猎人引得远离雏群后,突然展翅高飞,把痴心的猎人骗得目瞪口呆,顿足长叹。

鹧鸪是不懂军事谋略的,但它保护雏群的本能,却和“乖其所之”的某些含意巧合了。假如你是一位富于联想,富于创造性地运用计谋韬略的军人,就会从鹧鸪的这一举动中受到启示。乖其所之,应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迷,即靠设奇用诈,示以疑形,使敌难料我虚实,引兵自退;一是调,即示利诱敌,把当面的敌人引导到另外的方向去。

善于防守的将领,不是单凭着阵地的坚固同敌人死拼,而是设法去拨动敌人的算盘珠;善于伪装的部队,不是单靠藏身隐形,而是在敌人的思维天地里布设疑阵。

进攻者固然有选择攻击目标、确定进攻方向的自由,但防御者也可以虚实并用,改变敌人的意图。正所谓:“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在一八七七年至一八七八年的俄土战争中,发生过“号声退敌”的有趣故事。那是在一次激烈的交战中,处于进攻方的土耳其军队向俄军阵地发起了勇猛的冲击。眼看着土耳其军队冲到俄军阵地的前沿堑壕了,使得俄军的处境变得十分危急。这时,一位非常熟悉土耳其军队号音的俄国号手,突然吹起了土耳其军队的“退却”号。那响亮的号声制止了土耳其军队的冲击,他们还以为这是长官别有用意的调令,便返回头退了回去,从而使俄军赢得了巩固阵地的时间。当土耳其军队从梦中清醒过来后,良机早已错过。

乖其所之,通常是在“我不欲战”的劣势被动地位时使用的计谋。它是通过把敌人引开的积极手段,来稳定防御态势、争取时间的。而时间本身就包含着战机、主动和胜利。

大凡军事行动的错误,多是指挥员不正常的表现。用迷乱的办法使敌指挥官神经错乱,方能调动敌人沿着错误的行径前进。一九四三年五月,美军制定了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作战计划,并决定使用运输机向该岛运送空降部队。德军得知这一军事情报后,对飞行中的美军运输机群进行电子干扰,破坏了美军基地与运输机群的通信联络。接着,德军出动轰炸机轮番轰炸英美联军的海上舰群。随后,德军又以无线电冒称美空军基地,向美运输机群发出假指令,诱使运输机群飞到英美联军的海上舰群上空。这时,刚遭到德军轰炸英美舰群,以为又是敌机临空,奋起炮击。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德军使用这个乖其所之,移花接木的计策,造成了英美联军独家海空混战——自己打自己的严重失误。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