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没人怀疑,年前在浙江乐清发生的“钱云会之死”,是一桩实实在在发生了的“真实”的悲剧性“车祸事件”。那么,“钱云会之死”为何又会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钱云会案件”呢?而且还意外地演变成了跨年度的、难以“平息众怒”的“公共事件”呢?通过近来的观察笔者发现,“钱云会案件”之所以会引发众多的质疑之声,其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钱云会之死”这件“真实”的悲剧性“车祸事件”上,而在于“钱云会之死”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换言之,“真实≠真相”,“钱云会之死”虽然已经被当地有关部门定性为“真实”的“交通事故”,但却缺乏难以服众的“交通事故”的“真相”证据,这恐怕才是“钱云会案件”最终演变成跨年度的、难以“平息众怒”的“公共事件”的主要原因,更何况,各种有关“钱云会之死”的“真相”说法还有待于“公众相信的高层机关”尽快调查清楚,以期最终“平息众怒”。由此可见,“真实≠真相”,“真实”与“真相”之间,往往还存在着常常被人们忽略了的逻辑关系。
“真实≠真相”,笔者认为,“真实”并不能完全代表“真相”,“真实”只能说明“有这回事”,并不能说明“有这回事”中已经包含了这回事的“真相”。相反,只有包括“真相”的“真实”,才是名副其实的“有这回事”的“真实”。简言之,“真相”是检验“真实”的真实性的核心,而缺乏“真相”的“真实”,虽然并不一定会误导社会公众,但歪曲“真相”的“真实”,就完全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这,就是“真实”与“真相”之间的逻辑关系。 而“钱云会案件”就具有这样的看点。当然,,并不是说没有“真相”的就不是“真实”的,而是在有些情况下,由于某种目的的需要,只能把“真相”暂时或者永久掩盖起来,并只向社会报道没有“真相”的“真实”就可以了。例如,美国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就属于没有“真相”的“真实”,至今世人只知道“有这回事”,而且“这回事”是完全“真实”的,但美国为什么要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是怎样策划伊拉克战争的?“这回事”的“真相”除了美国自己外,也许谁也不知道其中的“真相”,因为这些“真相”作为保密的东西已经进了保密库,或许只有在若干年这些“真相”被解密后,世人才能知道当年发动伊拉克战争“这回事”的“真相”。类似的观点可搜索笔者2004年8月9日《牢骚怪论:舆论导向方式与我的见解》一文。
总之,虽然“钱云会案件”还没有最终定论(或许“交通事故”就是最终定论),但却给人们思考问题留下了这样的有益启示――“真实≠真相”!
2011年1月4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