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牢骚怪论 //www.sinovision.net/?484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牢骚怪论:是非对错话改革(上)

已有 965 次阅读2010-9-20 05:20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当下,由于问题多多的社会现实,引起了有识之士们对改革的是是非非争论,不论是激进的支持改革、怨愤的反对改革、还是中庸的静观改革,也许都需要理性地认识改革的本来面目,方能在正常的争论中寻求到对于改革的最大共识,以便让中国在继续深化改革中走得更好,走得更稳。

笔者认为,改革是一个包罗万“义”的名词,这个名词既包括改良与革新之意,又包括改变与革命之意。因此,鉴于中国是一个政权稳固社会现实,只能把中国的改革框定在改良与革新之意中,而非是改变与革命之意里,这才是对待改革争论的应有之义。改革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改革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其目的始终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安康,因此,改革本义无罪。既然改革本义无罪,那为什么还要对改革进行争论呢?问得好,需要争论的是改革本意下的方式和手段的是非对错和功过利弊,这才是对改革争论的真正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伟大的民族要使自己成熟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那种“稳定压倒一切”的“不争论论”恰恰是阻碍伟大民族成熟起来的幼稚病态表现。

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的,这种改革今天看来完全是建立在人治色彩浓厚的“情感式改革”,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在传统意识中,法律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而不是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契约。因此,当中国开始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时候,并没有对改革的方式和手段事先制定与民众达成共识的改革契约――法律。换言之,中国过去使用的改革方式和手段完全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命令,由此不难推导因改革方式和手段游离法律制约之外而造成诸多社会矛盾的必然现象,进而引发了全社会对改革的是是非非争论。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对改革争论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必然,这与公众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存在着直接因果关系。

从社会主义社会到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种改良,而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信仰。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过去诸多改革方式并没有真心实意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信仰,而是迫不及待地信仰“市场万能论”。在改革方式上把原本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的不少领域推向市场经济,使具有体现公平和社会稳定的公益领域逐渐弱化,进而造成今天社会失衡,公平缺失。在手段上降低对公益领域的国家控制,以市场化的招商引资名义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渐进式推向市场,例如医疗、教育、住房、水、电、气、国企改革、公共传媒、公共交通、公共旅游环境等等。这些改革的方式和手段又恰恰是以行政命令的各种政策倾斜和优惠措施得以实现的。就这种现象的改革带来的社会矛盾,持“反对”观点的无疑是绝大多数改革利益受损群体,他们的立场大多数是站在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怀旧心里”上,直接表现行为则是对毛伟人时代的怀念之情。不过,笔者反而认为,绝大多数改革利益受损群体并非是真正在反对改革,他们是在反对弱化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改革方式和手段,并且他们在更加积极地主张“把从市场经济中丢失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再从市场经济中重新找回来”的崭新改革,换言之,就是要让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改革中前进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新时代,永远保证社会主义信仰不被践踏和丢失。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三十多年的改革中,绝大多数改革利益受损群体在今天对改革的争论中,表面上看他们是在“怨愤的反对改革”,其实质却是“激进的支持改革”,这也是眼下中国最大的改革民意,中国高层对这种民意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他们希望未来的改革方式和手段能够更加体现社会主义的富裕优越性,而决不是过去那种社会主义的贫穷优越性。这样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良与革新的改革,而不是把社会主义优越性改掉的改变与革命的改革。总之,依法改革,必将成为未来改革的必然选择,也将是最大的社会诉求。(上)

2010920日星期一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