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追寻人性、物性的温暖
——1986年创立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
徐放(人民日报)
在蝉都出汗的伏天的中午,刘阳开车跑来,这是他自1986年开创沂蒙画派,在应邀赴国外之际,出版的已不知是他的多少本《刘阳画集》了。他请我为画集作序,我明白他之所以请我这个老新闻、诗人与喜欢收藏的人写序的意思,也许我比其他人更多地了解他,另外,刘阳也从事过新闻工作,也写诗。
自1988年他写信予我,后我去他原来的住处,至今我们已有多年忘年的交情了,那时他二十几岁,这些年,我是逐渐从他送给我,他发表出版的诸多书法、绘画、诗文中了解他的。他给我的印象是全面、丰富而又有内涵。这也许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有着不同于别人的学识、眼光与思维、行为方式,即在艺术上对永恒的人性的主题的关注,有时候觉得他像一个艺术哲人。
记得印象很深时是,他为我在家乡的收藏馆所作的作品,是一幅他用赭石色写在旧报纸上的书法,和一幅名为“非梦时节“的既工细、朦胧又变形的、像壁画一般斑驳的花鸟画。那幅书法利用旧报纸上黑色的文字与他所书写的冷酷有几分怪诞的线条飞动的赭色书法相互重叠、穿插、渗透,有很强烈的“视觉”趣味。而那幅画中,一只变形的孤独的鸳鸯,在一只干瘪的莲蓬下瑟缩,简单而不寻常……画中透出象征的朦胧、浪漫的敏感、现实的哲理与荒诞的解构意味。
说刘阳全面,得先说他的诗。记得我曾在出版发行的刘阳《荒诞世纪》个人诗集,为他所作的诗序文中,这样评价他的诗思、诗体、诗构:他的诗流露出一种波德莱尔式的“恶之花”的苦难的震颤,是梦呓,又不仅仅是梦呓。它不仅仅是对丑恶的厌恶感的宣泄,多少夹杂着东方人骨子里,所特有的忧患精神和道德审判意识,与他自己的责任感。他之所以将自己的诗定位于“荒诞”,恐怕是对现时代人的尊严的丧失、人格的异化,及对非理性现实存在的揭露讥讽,表现出人对自由价值及人性温暖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是与他绘画作品的风格相统一的。
与他的诗最贴近的是他的书法,除具有上述同样对古老文字艺术的关注外,属于他自己风格的书思、书体、书构,更多的是对传统与古典的文字形式所折射文化内涵的本质的反思,他虽深研大篆、魏碑,黄庭坚、黄道周、王铎、傅山、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于右任、毛泽东、张大千、来楚生、王遽常诸书体,却不为历史的丰厚而沉重。在遍览古今书史书论之后,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化的教学及创作理论。同时作为书法的探索与创作者,他已将五千年文字艺术中的篆、隶、楷、行诸书体,有机地提炼、融合成为他自己的风格——以线条文字结构变化见长的、荒诞意味的文字书写意念、视觉技巧的解构与重组。
刘阳的绘画与他的诗文、书法相比,画思、画体、画构要平和现实得多,象征的朦胧、浪漫的敏感、现实的哲理意味更浓,这可从他几十年确立的“沂蒙画派”与艺术论中窥见一斑。他的山水画在选择了以沂蒙山为表现介质之前,偏爱董源、巨然、范宽、王蒙、倪云林、沈周、石涛、龚贤、黄宾虹、李可染、贾又福作品及精神的他,已将浓厚苍茫、深邃作为视觉表现方向,在做学生时,他已不满足描摹自古人与自然,常将搜集的多种材质、肌理不同的石块,置于有沙有水的盆景盘中,寻找自然与理想中的山水规律。在选择了沂蒙为载体创立沂蒙画派之后,他的山水画更是凭直觉而观,严谨构成,大胆运用各种笔墨色彩技巧,用风格化了的现实、浪漫、象征、荒诞手法,注重表现现实的内涵,将人性的主题深化到用互融的笔墨、共同的肌理、多变的结构的画面表现上。
从1987年他的首次个人画展至今的国内外众多个人画展,及多部《刘阳画集》(包括1988年北京荣宝斋出版的他的个人画集)与其他方面的著作中,便可见他山水画精神与技巧的特质。
刘阳的花鸟、动物画,则经历了几个时期,深受任伯年、齐白石、刘奎龄、刘继卣作品影响的他,由追求轻松变形到工细构成,再到符号化提炼,仍是现实、浪漫、象征、荒诞的展开,充分发挥了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特质,同时也展示了花鸟画作为实验性最大的发挥余地。
刘阳的人物画,注重线条运用。人物造型极亦或严谨、亦或夸张。喜爱陈洪绶、任伯年作品的他,善于充分运用历史,将他原有的扎实的人物结构基础,与历代大师的艺术精神、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规律化的构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刘阳曾尝试将人体与山水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人体山水画”,这是刘阳将人与自然的规律化的典型努力。
除中国画外,刘阳绘画的全面性还表现在油画,版画、雕塑的思想、个性化技巧上,一直热衷于音乐与色彩画的他,对波提切利、伦勃朗、毕加索、马蒂斯、莫迪里阿尼、达利等人的艺术思想、精神及技巧深研多年,一直以毕加索的“变化中求生存”的格言,作为他自己不断变化发展的镜子,即使在写实的作品中也大量融入了现实、浪漫、象征、荒诞的结构、光影、色彩关系,强调用色彩造型的规律与创造性本质,并融入中国画的造型、透视、写意及概括与对比。
也许真是诗如其人,字画如其人,刘阳的思维、行为方式,或多或少在实现他对人性、物性主题的关注与责任,及对现实的哲理、浪漫的敏感、象征的朦胧、荒诞的解构艺术现象与规律的永恒创造。这么多年他叙写沂蒙精神的同时,他的江南系列,云贵、青藏高源系列,则更全面的补充、完善了他的艺术思想与技巧体系。
期待能读到刘阳更多、更全面的属于他个人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画作,与展示思想的文论。
天很热,但愿刘阳四季都能寻得温暖。
于北京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