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第七章 正 欲
人之七情六欲,出自天意。非此,不足使尘世众生,既迷且苦。
既迷且苦,即能消减罪业,磨砺心胆,提升悟性,返归正途。
人欲返归,必行二途:让身体清净,让心性纯正。欲望过盛,又放纵无度,必定败身、乱性、废尽根基。
正欲,非是禁止,而是利导。
人须衣食,以求生存;无生,返归亦成泡影。人须繁衍,以求延续;无续,即绝六道轮回。
人有远虑,故无近忧;人重大计,故轻小利。真正之大成,唯内圣外王,返本归真;淡泊名利,不入窠臼,即可能大成。
知足常乐,乐在悟道、明德之乐,非是小得、小安之乐。
1.人生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1]: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2];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3]。”
――《季氏第十六》
【简 注】
[1]戒:防备,警惕。
[2]色:这里指女色。
[3]得:贪得,贪求。
【意 译】
孔子说:“君子要警惕三件事:年轻时,血气未定,要警惕迷恋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正旺盛,要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惕贪得无厌。”
【理 释】
人有一具物质的躯体,人就有其本能和欲望。但它的欲望,都是后天的欲望,而非天性之中所特有。宇宙中有种种不同境界的层层生命,每一层生命都有它们各自的心性标准与生存状态。人是最低的一层生命,人被上天限定在既迷且苦的环境,人的天性即被尘封,本能和欲望则被强化。上天的意图在于,人必须为与生俱来的罪过承担,人又必须经过重重历炼修养、升华回去。
人的最大意义既然在于返归,人就务必摆脱后天观念、器官及欲望的束缚,尽快从常人的状态跳脱出来。相反,沉陷于欲望之中,又为欲望的满足而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人就会被欲望的火焰焚毁。因为他得到了本该被清醒的生命所抛弃的,他就失去了返归的条件与机会。欲望包括名利、情感等等,它们都是外物,都是上天强加与人的一道道桎梏,都是制约人体向神体、人性向神性、魔性向佛性转化的强大障碍。
人须制约欲念,不让其想入非非;人须制约器官,不让其为所欲为。何也?越是放纵后天的一面,越是远离先天的一面;越是放纵物质的一面,越是远离精神的一面。当然,我们放下对于欲望的执著,却非放下物质的全部。人还没走向神,人就需要生存的条件。人能融入常人状态的生活,人才拥有磨砺、提高的环境。
【例 述】
西晋初年的周处,年轻的时候,个子长得很高,力气也比一般人大。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自小没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性情强悍,动不动就挥拳打人,甚至刀枪相向。义兴地方的老百姓都害怕他。有一次,周处问一个老年人:“今年收成挺不错的,为什么人们还愁眉苦脸?”老人说:“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蛟和你,为‘三害’。‘三害’没除,怎么高兴得起来!”周处说:“那就由我来除掉。”
周处入山射杀猛虎,又入水刺杀蛟龙。三天三夜没回来,人们以为他和蛟龙都死在了水底,于是喜气洋洋,互相庆贺。不料到第四天,周处竟安然无恙地回来。当他知道三天里人们都为他的死亡而兴高采烈之后,痛下决心,离开家乡到吴郡找老师学习。他跟陆机、陆云刻苦攻读,又特别注意品德的修养。后来东吴被晋朝灭掉,他就成为晋朝的大臣。
周处之所以成为“三害”之一,即在放纵脾性、杀气与拳脚,以逞匹夫之勇与一时之快。显然,倘不收敛与转变,他必走向死路。“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即使无人直接取他性命,他也会在大众诅咒、痛恨的整体氛围里,死于非命。他之所以发生变化,即在内心觉醒,从此修养德行,远离争斗,不再恣肆跋扈。
2.神色切忌恣肆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1]。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2];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3]。笾豆之事[4],则有司存[5]。”
――《泰伯第八》
【简 注】
[1]孟敬子:鲁国大夫仲孙捷。
[2]暴:粗暴。慢:懈怠。
[3]鄙倍:鄙陋,错误。倍:通“背”,背理,错误。
[4] 笾(biān)豆之事:在此代表礼仪中的一切具体细节。笾豆:祭礼中使用的器皿;笾是竹制的,豆是木制的。
[5]有司:主管祭祀的官吏。
【意 译】
曾子得了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说:“鸟将要死时,鸣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时,言语是善良的。重视真理的君子待人接物时,在三个方面特别在意:容貌严肃,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怠慢;面色端庄,容易使人信服;讲究言辞和语调,可以避免鄙陋和错误。至于礼仪中的细节,自有主管人员去做。”
【理 释】
神色是心灵的窗口,脸面是弛张欲望的一种器官。脸色如何,便知心灵的黑白如何,便知欲望的强弱如何。人想通过伪装,让心口不一、心脸不一,实在难以做到。你只有淡化自我的欲念,且不对他有所希求,你才一眼可以看透本质。人之所以不去揭穿,在于人多乐于自欺欺人,彼此虚以应对。
宇宙虽运动不息,天道却沉静不动。天道永不变异,所以才能衡量众生与万物。人以神色去展现情绪,以肢体去实施行动,神色与肢体的实际支配却在观念。观念与天道切近,观念就纯正、超拔、鲜于变化。观念与天道背离,观念就杂乱、肤浅、变动不居。君子向道,君子的思想与灵魂,必定与天道切近。君子的神色当然鲜活,可以展现不同的状态,然其实质的基调,必定严肃而端庄。严肃,与天道至高无上的权威及心灵沉实厚重的积淀相对应。端庄,与天道不偏不倚的中正及心灵宁静祥和的本色相对应。
由此,再形诸言辞和语调,必不粗鄙,也必不错讹。
【例 述】
孙叔敖相楚期间,成为楚国权重位高、万众瞩目的人物。有一天,狐丘地区的一位身穿粗布、须发皆白的老人对他说:“人们有三件事埋怨你:你的爵位高了,大夫嫉妒你;权势大了,君王厌弃你;俸禄多了,百姓埋怨你。”
孙叔敖开朗地笑笑,然后郑重地说:“我的爵位越高,我的欲望越小;我的官越大,我越谨慎小心;我的傣禄越多,我越是广施于人。我用这些办法来免除大夫、国君、百姓的三种怨气,是不是可以呢?”
孙叔敖于人,有口皆碑,因为人们无怨。因其位高、权重、禄多,人们本当怨气丛生,然而无怨,何故?他主动抑制了自己的欲望,规正了自己的言行,播撒了自己的恩惠。欲望少,他便无求;言行正,他便无私;恩惠多,他便利人。诚如日月,光芒万丈,普照万物,虽高高在上,却决不从人这里获取,人有何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