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大唐风度 //www.sinovision.net/?465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以纯正之文,结有缘之心。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5体仁第四(透析《论语》智慧)

已有 1496 次阅读2010-5-17 03:14 |个人分类:《论语》智慧|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7.仁者无怨无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1],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第十二》

 

【简  注】

[1]邦:国家,朝廷。

[2]家:卿大夫的封地。

【意  译】

仲弓请教怎样才算做到了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好像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祀典。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强加给别人。在朝廷办事没有怨恨,在家闲居也没有怨恨。”仲弓说:“我冉雍虽然迟钝,但也要按照您的话去做。”

【理  释】

仁者无敌,有两层含义:一是谁也不能打败他,二是谁也不会成为他的敌人。

人之所以不能打败他,是因为人决不能胜天。仁者以善为根本,善又是天地的根本特性,仁行必合天道,仁者必受天的佑护。换言之,仁者的生命之根,是扎在宇宙中的,谁能动了他,就能动了宇宙。尘世中的任何人,都没有能够动得宇宙者,因此仁者无敌。或许世间有仁者也饱受迫害,但那只是人对他的迫害,这种迫害无论多惨酷,都不足以改变他善良的本性,更无法和天地所要赐与的殊胜境界相比。

人之所以不能成为仁者的敌人,是因为仁者无怨、无强。心中没有怨恨,言行又决不勉强、伤害谁个,结仇的条件就不具备。

【例  述】

飞卫善射的名声远扬。有一个叫纪昌的人,慕名来向飞卫学射。飞卫先要他学会不眨眼睛,两年之后,即使锥尖刺着他的睫毛,纪昌的眼睑也不会眨上一眨。飞卫又要他练习看细微的东西,三年之后,纪昌看一只虱子,就像是一只车轮。他用弓箭来射那只虱子,一箭就穿透虱子的心。飞卫高兴地说:“你已经把射技学到手。”

纪昌为了独行天下,决定杀掉飞卫。有一次他们两人在野外相遇,纪昌便搭箭射飞卫,飞卫也搭箭还击。两人的箭都在飞行中相碰,最后掉到地上。飞卫的箭射完,纪昌还剩一支。纪昌把这支箭射出之后,飞卫不慌不忙,拾起一根小草,用草尖把箭杆拨落。纪昌这才知道老师的射艺比自己不知强多少倍,于是流泪跪拜,请求飞卫饶恕自己。飞卫也跪下,放声大哭。二人请求以父子关系相处,互相结盟,永远友好下去。

与其说飞卫射技无敌,不如说他仁心无敌。他能原谅一个企图谋害师命的学生,非大仁不足以致此。他能将射技练到出神出化的程度,非大仁不足以致此。今人不信技术的进境,最与心性的高低相关。其实则是,心性愈高,仁义愈厚,天越乐意大开他的智慧,提升他的技艺。


8.可杀身以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

――《卫灵公第十五》

 

【简  注】

[1]杀身:牺牲。

【意  译】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

【理  释】

仁者超然于生死。生死虽由天定,天却根据人的心性与表现来裁断生死。所谓生死有命,是说人的生命的长短,并不由人的想望与努力来定夺。所谓命由自我,是说你的本性是否真诚、善良,你的言行是否纯正、宽和,它们一起注定你的生死。

而且,仁者并不将生死看得如常人一般紧要。常人多想健康、长寿,却不知其前提,必定在于心性的修养与道德的提升。仁者却知,人来在世间,只如旅店小住,匆匆一过一往而已;人之存活的要义,决非为了生活本身,而是为了在迷中悟会真理,找到回家的路途。

所以,仁者最看重的,莫过于仁心与仁行,莫过于求道与悟道。生命为坚守仁义而丢失,那只是尘世的丢失,转眼就会在另一重时空新生。生命为苟延残喘而违背仁义,虽然多活出尘世的一些时日,却会失尽在美好时空立足的任何机会。

【例  述】

伯夷、叔齐是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曾遗命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待父死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即位,两人便先后逃到周国。恰值武王伐纣,二人曾叩马阻谏。武王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逃到首阳山中,采薇而食,终于饿死。

明末清初,很多人奋起抗争,以身殉国。在吴梅村之前,洪承畴、吴三桂、钱谦益等早已跪倒在多铎的面前,成为贰臣。吴梅村深受皇恩,所以在朋友提醒他不要接受征召时,他几乎未经考虑,就斩钉截铁地回答:誓死不出。但他的决心不够坚定,又深受名与利的诱惑,不久便低下头来。后来,他愧悔不已,并于临终时写道:“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思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

伯夷、叔齐,一直被视作高尚守节的典范,孔、孟及司马迁等人都赞赏有加。至于吴梅村,且不说他人之论,他自己都深觉不耻,以为忍辱偷生,罪孽深重。人固有一生、一死,为何生死有别?前者坚守内心的准则,宁死也不放弃;后者受外物支配,求生以叛志节。在关键时刻,所谓大节,即是天道在此时此刻的要求,谁也不可背弃。人自有权变之策,天道却一以贯之。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