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5.事亲,在于一心之诚
子游问孝[1],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2]。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第二》
【简 注】
[1]子游:孔子的高材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熟悉文献辞令。
[2]养(yàng):赡养父母。
【意 译】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养活爹娘就行了。然而,就是对犬马,不也是养活吗?如果没有一颗严肃地孝顺父母的心,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理 释】
大善之人,对天下人一视同仁,绝无分别心。善中有真,善中必有真,善是宇宙的特性之一,真也是,而且真中有善,善中有真。以大善大真待人、待万物,自然包括父母。
宇宙中万物,从来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应到尘世,有恩必报,有德必报,是人的基本准则。人的生命,虽是从宇宙的高层时空来,但他在尘世的躯体,必经母亲的十月怀胎成就。父母于儿女有恩,仅仅看其所担负的生养的责任,即已无可置疑。何况,父母对儿女的牵挂与关照,大多终其一生。所以,父母之恩,既善且真,并不掺杂任何水分。那么从天道而言,其善必得善报,其真必得真报。儿女承恩于此,就不能不回报。回报可能是物质的,回报却主要在于精神的层面:意真,心诚,决不虚情假意;否则,既是对父母之恩的亵渎,更是对天道的亵渎。
今人强调物质,忽视精神。物质可以保障生活,却填补不了精神的失落与空虚。如果父母在精神上感觉悲哀,并且是因儿女的孝与不孝而起,这悲哀的苦痛,终究要转加到儿女身上。如果儿女不能诚心实意对待父母,他就不能诚心实意对待任何生命与事物,他就必定在生存、活动的每一个方面,结下大量冤怨。一旦时候到来,所有冤怨所致的苦痛,仍然要一点不漏地转加给他们自己。
【例 述】
有一天,曾参的妻子买回两条鲜鱼,精心泡制了一大碗生鱼片。曾参从学堂回来,听说今天吃生鱼,非常高兴,便居中坐下,让儿子们坐在两边。但是,曾参吃了一块生鱼后,脸色突然变得蜡黄,随后“哇”地一口,把鱼全吐出来。
妻子大为吃惊,惶恐不安地问:“夫子,生鱼不好吃吗?”曾参悲伤地说:“不是,我只是想起我的母亲生前不知道生鱼美味,一直没有尝过。今天的生鱼虽然好吃,却只有我独自品尝,真是不孝!”
母亲已逝,但曾参的孝还在延续,延续到日常起居的任何一丝安逸,都能让他想起母亲的艰苦生活,都不忍心安理得地自个儿享受。大孝在心,心中时刻都有父母的一席之地,时刻都不敢忽略父母的内在感受,那于父母而言,即使饥寒交迫,即使身在九泉,也欣慰、感动之至。
6.事邻,须以直道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1]?或乞醯焉[1],乞诸其邻而与之。”
――《公冶长第五》
【简 注】
[1]微生高:鲁国人,姓微生,名高。当时人们认为他是直人。
[2]醯(xī):醋。
【意 译】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却向自己的邻居讨点来送给人家。”
【理 释】
诚意与颜面无关,诚意最重直道。直也,真也,诚也,不矫不曲、不假不伪之谓。天道以真,也就直截了当,说一是一。
重视颜面,也是一种虚伪的心态所致。颜面让双方表面和谐,却在实质上伤害了内心。颜面是一时的,实质却是一贯的。以一时来破一贯,必定得不偿失。如何伤害?他须首先违心,而后强充了脸面掩盖,而后小心翼翼以免揭破,他即是苦了自己,任由阴影笼罩;如果经常如此,他必形成爱好颜面的习惯与执著,颜面迟早会成为他的致命弱点或死关。他又蒙蔽了他人,他人一旦知道事情的真相,即使对方并无恶意,而且于他多有好处,他也时时处处提防,或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天下的矫揉造之风,与欺哄瞒骗之实,大都从顾全颜面开始。
邻里之间,以直以诚相待,谁都不会感觉难堪。反之,人人都会增添许多负担与压力,甚至让心灵与行为完全异变。
【例 述】
阮光禄在剡县时,曾有一辆好车,凡有来借车的人,无不当即借与。有一个人为了安葬母亲,想要借车却又没敢说出来。阮光禄后来听说了,感叹说:“我有车却使人不敢前来相借,那还要这车子有什么用呢?”于是断然烧掉车子。
明智的人,在问题面前都找自己的原因。阮光禄烧掉车子,正是发现了自我的许多作为,并不十分诚直:凡有借必借,这是出于诚意呢,还是出于伪情;有人想借而不敢言,显然有所顾忌,这顾忌显然又与他的日常言行相关。倘若邻里之间,都直来直去,都诚心实意,就不会有什么话说不出口,也不会有什么事难以协调。以微生高而论,他无醋便说无醋,又会伤害谁个?即使没能满足借醋人的一时需求,谁也不会在颜面上难堪,或者在心里头误会。相反,他委曲求全的权益之计,却会使自己陷入被动,渐次也会使许多人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