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大唐风度 //www.sinovision.net/?465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以纯正之文,结有缘之心。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4归真之三(透析《论语》智慧)

已有 1658 次阅读2010-4-27 20:15 |个人分类:《论语》智慧|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5.归真者自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1],一瓢饮[2],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第六》

 

【简  注】

[1]箪(dān):古代盛饭的竹器,圆形。

[2]饮:用作名词,指饮用的东西。

【意  译】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有修养啊,颜回!”

【理 释】

闻道而行道的人,着力点在心。无道或愚迷的人,着力点在利。心中唯道,道中即拥有一切。心中唯利,利中即消弥一切。

何能拥有一切?因为天道滋生一切,支配一切,所以顺天者昌,从道者盛。所谓昌盛,也可能表现在外物,比如江山、万民、奇珍等等;更多则在另一重境界的感知,感知到更为宏观、更为微观、更为奇异的生命与万物。他看见了这一切,尘世的一切就显得极其微渺,微渺得所有山川河流加在一起,都不值得一提。那么他人在尘世的任何拥有,自我在尘世的任何缺失,都无足轻重。

何能消弥一切?天理之一种,即为不得不失。他既看重利益,他必迷失心智。他既得到利益,他必失去心智。心智一旦闭塞,天道就不可能给他展现,天道的物质一面的多重时空,也就永远不能对他敞开。

归真者拈花而笑,人不知所笑为何,其实是因更高一层的真理突然展现,他情不自禁地发自内心一乐。

【例  述】

西汉的朱买臣曾以砍柴卖柴为生。他经常是一边担柴,一边读书,一边唱歌。妻子背柴跟在后边,多次叫他不要边走边唱,朱买臣的歌声却越来越大。妻子感到很没脸面,便要求离开。朱买臣说:“我五十岁左右肯定能享受富贵,现在已四十好几了。等我富贵以后,我会报答你的。”妻子又气又怒:“跟你这种人,总有一天会饿死,怎么谈得上富贵?”朱买臣挽留不住,就任她离去。

后来严助推荐朱买臣,汉武帝拜他为中大夫,后来升为会稽太守。会稽地方官打发百姓去洒扫街道,朱买臣的前妻和后来的丈夫也在洒扫工之列。朱买臣让后面的车子停下来,将他们夫妇接到太守的住处,提供他们粮食。一个月后,前妻自杀身亡。朱买臣出资给她丈夫,让他安葬了妻子。

故事的结果并不重要,核心则在朱买臣的歌声与预卜先知。那时他贫贱之至,他却能安心打柴,静心读书,开心唱歌,并能准确无误地预言未来。何也?不行大道,不足以知天命。不知天命,不足以知未来。不知未来,不足以喜洋洋。所以,即使他终身不仕,他也天天有歌声;即使妻离子散,他也无所谓忧愁。


6.真人无愧于行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1]。危邦不入[2],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3],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泰伯第八》

 

【简  注】

[1]死:为之而死。为动用法。

[2]邦:国。

[3]见(xiàn):同“现”。

【意  译】

孔子说:“坚定地信仰大道,爱好学习它,誓死保全它。充满危险的国家,不进入;充满祸乱的国家,不居住。天下太平,就出来从政;不太平,就隐居。政治清明,自己却贫贱,那是耻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理  释】

真人在世,因心中有准则,故行为不错乱:一举一动,必符合天道;一颦一笑,必符合人伦。行与言合,言与心合,心与道合,是真人的自在体现。

人之有愧,即在损人、违心与背道。人之无愧,即在无私、无我与有道。损人而利己,为道所不容,道必反过来均衡,给损人者以德,以利己者以祸;因此,损人者实则利人,利己者实则损己。违心而自欺,为道所不容,道真实无妄,道只按大真、大善的标准衡量是非与正邪,道足以勘破一切遮掩与矫饰。背道而逆天,更为道所不容;道以慈悲为本,慈悲却与威严同在。

所以,得闻大道的人,必定终生坚守,决不半途而废;心中有道的人,无论天下太平还是大乱,无论君主圣明还是昏庸,无论百姓淳朴还是奸诈,他只有行为的不同应对,绝无本色的任何改变。

【例  述】

许衡七岁开始读书,有一次问老师:“读书是为了什么?”老师说:“为了获取功名利禄。”他奇怪地反问:“难道就只为了这些?”老师十分窘迫,却知他悟性非凡,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后来,他和许多逃难的人路经河阳,看到路旁有一棵梨树,果实累累缀满枝头。和许衡一般大小的孩子,由于一路的颠簸劳累,饥渴难耐,都争先恐后跑去摘梨子,惟有许衡端坐不动。有人问他为何不去,他说:“不是自己所有的东西而去摘取,这是不道德的。”那人开导他说:“而今天下大乱,恐怕梨树的主人早就跑了。拿没有主人的东西,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们的良心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能成为元代著名的理学大师和鲁斋学派的创始人,显然与他从小坚持的准则相关。心中没有准则,行为必定只受欲念支配;欲念无常,欲念又无止境,人就只能成为外物与本能的奴隶。如此,最是天道所难容许、所要淘汰的对象。人之初生,本来纯粹。倘能保持这种纯粹,必定自幼聪慧;心性与天道之间毫无间隔,天必打开他的智慧。倘若很快变异,终为俗气与铜臭所熏染,他必蒙昧无觉;心性与天道之间,既已遥隔一道鸿沟,上天就必定封锁他获取洪大智慧的通道。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