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一 )
刘汉田 撰写
一. 诗歌 起源 发展 基本特点
(一)诗歌
诗歌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节奏、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汉语诗歌是汉语言文学中最早出现的表现形式、体裁样式。以后才有小说、散文和戏剧文学等文学艺术形式。
(二)起源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上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
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三)发展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四)基本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现实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含蓄凝练,形象性强;
第五,语言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
第六,语句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美。
二. 诗歌的分类
(一)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
1. 抒情诗:
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等。
2. 叙事诗:
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金》。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二)从形式上分,有古代诗歌、现代诗歌。
1. 古代诗歌
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或“古风”):
唐朝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古体诗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或“今体诗”):
唐朝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
近体诗分两种:
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2. 现代诗歌
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分为格律诗(略)、自由诗、阶梯诗、散文诗和韵脚诗。
(1). 自由诗
自由诗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于欧洲。其体结构自由╋段数?行数?字数均没有故定的规定;语言节奏自然而不用韵。在西方以美国诗人惠特曼为创始人。
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也流行这种诗体。自由诗又称新诗,这是相对旧体诗而言的。它在章节、节奏、押韵等方面都比较自由、灵活,没有格律诗那样严格、固定的限制和约束。
五四前后,自由诗开始在我国流行,如郭沫若《女神》、胡适、刘半农、徐志摩(“新月派”)
自由诗是白话文学领域中的先行者,它的产生可以看作是五四新文学和五四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五四运动前旧体诗词的腐朽最为明显,反映在思想内容上,就是无病呻吟、言之无物;反映在形式上,就是死死坚守着陈腐不变的格律。
为此,胡适明确指出: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28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表达出高深的理想和复杂的感情……新诗的发生,不但打破七言五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胡适《谈新诗》)。这一主张,成为后来白话白新诗创作的经典理论。[1]
(2). 阶梯诗
“阶梯诗”是马雅可夫斯基创造的,因诗行的排列有规律地错落成为阶梯(楼梯、台阶)形而得名。又称楼梯式诗、台阶式诗。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尔维奇.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前)苏联最有影响的革命诗人,他独创楼梯式(也称阶梯式)的诗歌形式,已成为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醒目标志。他的主要作品有;诗歌《穿裤子的云》、《列宁》、《好》、《开会迷》、《最好的诗》、《把未来揪出来》等。剧本《臭虫》等。
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个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对中国诗坛的影响颇大。
50年代,由于一些诗人的实践,使阶梯式新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诗诗体而被人们所接受。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等诗人,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马雅可夫斯基诗风的影响,又在创作实践中融汇了民族诗歌的艺术传统改造了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式,创造了一种民族化的阶梯式中国新诗。
1955年 4月至1956年6月,郭小川写了一组7首题为《致青年公民》的抒情长诗,自称“为了表现稍许充沛一些的感情”(《关于〈致青年公民〉的几点说明》),全部以阶梯式排列诗行,但并非生硬地照搬,而是注意了中国语言的习惯。其后,贺敬之写出了阶梯式新诗的重要作品《放声歌唱》(1956)及《东风万里》(1958)、《十年颂歌》(1959)、《雷锋之歌》(1963)等,他根据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和现代汉语特点改造外来形式,创造了“从外观上看是‘楼梯式’,从结构上看则是很好的排比句和对偶句,句子的韵律自然的“阶梯式”的诗行。
阶梯式的诗行排列有助于加强诗的节奏感,能较为充沛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3). 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4).韵脚诗
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
(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