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批评美国,更应反省自身
丁咚 文
中国人缺乏自省精神,遇事喜欢诿过与人,更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这一天性在近期美国债务危机问题上表现得一览无余。
新华社上周六在一篇英文评论文章中猛烈批评了美国的债务问题,文章开篇说道:“债台高筑的山姆大叔能够从容挥霍无止境海外借款的日子似乎不多了。”
文章严厉谴责美国“借债成瘾”,并称“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最大债权国中国现在有充分的权利要求美国解决它的债务问题,确保中国美元资产的安全。”
这是标准普尔公司决定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后,中国官方最高级别的媒体作出的正式反应。而新华社往往被视为最高领导层的传声筒。
英国《金融时报》就此评论,“中国对美国债务问题进行了猛烈抨击,这很容易让人们忘记,中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对目前华盛顿的财政混乱负责。 ”新华社提出了“无止境海外借款”这个问题,却绝口不问中国在这一恶性债务循环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态度十分伪善。
这篇题为《中国纵容美国寅吃卯粮》的评论,尖锐地提出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中国对美国“借债成瘾”难辞其咎。中国在批评美国借债度日的同时,也应该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
但是没有任何人对中国的责任问题进行反思和自我批评。不仅官方通讯社如此,据最新报道,连国务院召9日召开的专题会议也未对政府自身作出反省,并对公众进行道歉,反而花费了大量篇幅自我表扬,强调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成功。
除了中国持续、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纵容”了美国“借债成瘾”,更重要的是,政府花费纳税人的钱,对美国的国债进行大量投资,数量远远超过了其他货币,说明将“宝”押在了美国身上,从而导致了今天的风险。
那么,就不由得让人问几个问题:该不该将大量财政盈余对外国债券市场进行投资?该不该将宝押在美国身上,投资美国债券市场?当初有没有对投资美国债券市场进行充分而科学的风险评估?政府决定投资美国国债,有没有事先征求纳税人的意见并经过纳税人的同意,或者纳税人的代表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同意?
就好比一个股份公司,每个纳税人是股东,而政府就相当于董事会,董事会在决定投资美国国债时,既没有经过股东大会的同意,又没有充分考虑到以美元为主进行投资的风险,由此造成今天恶劣的后果,这个董事会自然应当承担责任,并对股东——纳税人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公开道歉。
同时,也应当实事求是地承认,在我们的“纵容”下,美国更加深陷举债度日的泥潭,不能自拔,以致失控。中国这么做或许有自己的考虑,但问题是,这些攸关每个国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既不透明,让每个国民参与决策过程,又不明智,在使“借债成瘾”的同时,也害了自己,可谓吃力不讨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理直气壮地批评人家“贪婪”,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喋喋不休夸耀自己的成绩的同时,对自身的投资失误责任视若无睹,更别说诚心诚意地对自己的股东进行公开道歉了。全天下恐怕没有比这更牛的“董事会”了。
我们的“董事会”公开、猛烈抨击美国,表面上很热闹,爱国贼们听起来很爽,觉得咱们的董事会真是有种,敢骂美国,真是够“强硬”的,但更像是表演,做给自己的股东看,以此向所有人显示:一切过错都在美国,美国人贪得无厌,因此大举国债,结果自尝苦果——然而终究无法自圆其说——美国大举国债,中国可以买也可以不买,终究是你自己决定买了的,结果反过来倒打一耙,说人家贪婪。
正如《金融时报》所说,这不够厚道。对别国不厚道也就罢了,对自己的国民也如出一辙。通过严词批评美国,指责其不负责任,虚晃一枪,转移视线,把国民对自己可能的注意力转移到“罪魁祸首”美国身上,而对“董事会”自己的决策失误和投资失误避而不谈。
这个“董事会”算盘打得够精的,但独缺反省精神和负责精神。自己犯错了,却掉过头批评别人,顺带着自己把自己夸一通,正应了坊间的一句粗俗俚语:意淫强国。
美国的信用评级下降并不一定会导致其经济从此一蹶不振,换句话说,美国仍可能维持自己的信誉。倒是中国的“董事会”有可能让“股民”们对其科学决策、科学理财和投资的能力产生疑虑。然而,怪就怪在,中国的“股民”即使对“董事会”的作为不满意,甚至严重质疑,也无法对“董事会”施加影响或者改变什么。
正是有这样的“底气”,所以“董事会”才会一方面牛皮烘烘地敲打被投资方,另一方面把“股民”看作空气,毫无羞愧感和罪恶感,一直这样自我感觉良好下去,乃至于孤芳自赏。
老辈人总对晚辈语重心长地说,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唯一可以寄望的是,世界上唯一不把股民意见当回事的“董事会”善自珍重,能够足够“英明”,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