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丁咚 //www.sinovision.net/?454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世事乱谭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为对菲动武做舆论准备?

热度 7已有 2225 次阅读2012-4-26 11:15 |个人分类:中国时事|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中国为对菲动武做舆论准备?

丁咚

 

中国主动撤出黄岩岛海域对峙中的两艘大型舰只,立即引起舆论大哗,反对声浪纷起于互联网,但也有一些五毛(包括低级的和高级的,低级的就是所谓的网评员,一篇稿子五毛钱或者若干毛钱;高级的就是那些滥用学问按官方调子对外发表言论的砖家)马上为其叫好,指其为高明措施。据《联合早报》驻华记者于泽远援引某北京分析人士的话说,中国此举并非示弱,有可能是动武前为争取国际舆论理解而表达的一种和平姿态。

这位分析人士指出,部分网民把中国此举解读成软弱退让过于简单。中菲黄岩岛对峙并不是较量双方船只的性能和数量,而是一种主权宣示。从表达主权的角度,中国在该海域留一艘执法船已经足够,撤走最先进的310号渔政船既可向菲律宾表达和平解决对峙的善意,也可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不希望事态升级的愿望,在外交上占据主动。

让此君如此言之凿凿而无后顾之忧的,是在他看来,如果菲律宾见好就收,也撤走自己海岸警卫队的执法船,这次对峙事件或许就基本结束;如果菲律宾误判中国害怕事件升级而进一步加强对黄岩岛的控制,那就很可能招来真正的麻烦。

他应该对此有个基本判断,认为菲律宾绝不敢在黄岩岛问题上继续升级冲突,在中国主动让步后,也会跟着降低在对峙事件上的调门,不可能导致战争的后果。这样他的这番高论就是先见之明了。

他的底气还在于,战争之不可能既在于菲律宾方面不敢,也在于中国方面不会。换句话说,中国就像在撤船问题上表现出的那样,竭尽全力避免战争。——当然,这部分意思他不会明确说出来。

总而言之,他所预设的战争后果无论如何不会出现,因此他才敢于对外声称撤船行动是一场智力上的较量,中国不仅不怕战争,而且会在菲律宾继续挑衅的情况下,在南海对菲动武。

不过,假如出现另外一种情形,即菲律宾坚持不撤回自己在黄岩岛海域的舰只,继续表达强硬,——目前看来阵势恰恰就是这样。不知该分析人士如何为他臆想中的战争收场?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开征意淫税,以免部分人抱着怎么说都不用交税的侥幸心理,在黄岩岛对峙事件上胡思乱想、满嘴跑火车胡言乱语而不用负责任。

沿着中国撤船高明论往下分析,其必然逻辑是,撤船行动是中国谋略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中国在按照自己在此次对峙事件中设计的谋略往前走,其中撤船是其中一个必要环节。

这样一来,中国从开始就向黄岩岛海域派出最大海监船就具有了某种“挑逗”意味,似乎要以强硬姿态逼迫菲律宾做出过激反应,以便为中国接着而来的示弱争取外交和舆论支持创造基本条件。

而且,中国此次的示弱,也竟然有了不少阴谋气味,目的是欲擒故纵,引蛇出洞,在中国赚得外交和舆论同情的同时,使菲律宾丧失道义上的优势,为中国蓄谋已久的战争行为蒙上一层遮羞布

这就是对御用砖家的分析进行分析以后的逻辑结果。

读者肯定感觉有点绕,简单来说,战争本来就是中国在黄岩岛对峙事件中的核心意图,为此采取了硬、软、硬三步走战略,其中的部分是为了诱敌深入,争取舆论,最后在菲律宾众叛亲离、失去外援之下,围而歼之。

如此这般,真是太TMD神奇了。就鄙人仅有的智力而言,对我国官方智库的那些酒囊饭袋们竟然还有此等妙计,实在难以置信。或者毋宁说,他们都是想象的大师、说故事的高手,以至于在一片虚空中也能发挥其无所不至的想象力,将一件子虚乌有的物事搞得如此头头是道。

如果战争确实是中国的初衷,或者至少是一个重要选项的话,那么中国已经有成千上万个重大的理由开启战端了。中国周边国家中,在领土问题上如此长时间、高频度、明目张胆地对华进行挑衅,并一步步升级的,菲律宾不是第一个,但绝对是最卖力的之一。另外一个国家越南,基于和中国的特殊关系,要远逊于它。即使在黄岩岛对峙事件中菲律宾也是步步紧逼,中国已经有了足够的开战理由,无须继续“挑逗”它。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如果战争确实是中国的初衷,或者至少是一个重要选项的话,那么中国的国防部长就没有理由公开对外表示,黄岩岛对峙事件军方未插手,完全由中国外交和海事部门携手处理,军方持何种态度要根据外交工作的需要。熟悉中国国情的就会知道,此话的实际意思是,军事行动要服从于政治需要。同样,中国也毫无理由向有关国家反复声明,中国无意升级南海紧张局势,而是要为之降级,中国主张而且将继续在对峙事件中通过外交手段友好解决问题。

我还想强调的是,如中国按照这位分析人士说的那样,在菲律宾继续升级紧张局势的情况下对菲宣战,就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结果:

首先是美国(以及与美国结盟的日本,甚至韩国)将援引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以某种方式(可能是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加入战争,随着战况的扩大,美国可能会进一步深度介入。这是因为,它是美国重返亚洲后面临的第一次真正的挑战,如果失败,将迫使美国从此退出亚太,放弃对亚太区域的领导,甚至丢掉全球主导地位,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另一方面,亚太盟国都在看着它们的盟主如何对待盟友,抛弃菲律宾,作壁上观,任由中国打败之,政治后果同样严重。

这就意味着,美国不可能不参与中菲之间的任何直接的武装冲突,日韩也将卷入。进一步看,中国对菲开战,实际上首要的就是要考虑冒着二战以来全球最严峻的一场战争的巨大风险。

其次,且不论美国介入战争,所有相关国家都不得不选边站,在中国还处于相对劣势、特别是很多国家与中国具有重大歧见的情况下,中国势必在战略上处于极端不利局面,单从菲律宾作为一个亚太小国,与区域大国进行战争,那些原本就对中国崛起后方向不明,可能会实施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怀有恐惧的国家会坐实中国威胁论,由此对中国的战争行为充满警惕,并表现于实际的外交选择,至此,东盟多数国家将会与中国保持距离,乃至视为仇雠,加入战争中的敌方俱乐部。

届时,不是菲律宾众叛亲离,而是中国变成孤家寡人。在东亚,能够中立就很给中国面子了,与中国站在一条战线的肯定寥寥无几。作为中国最想倚靠的战略协作伙伴的俄罗斯,在中国面对此种情况下,最为可能走当年朝鲜战争中苏联参与战争的模式。敌众我寡,中国要准备打一场绝无胜算、且可能将中国多年来积聚的外交资源消耗殆尽并导致自我孤立的战争。

再次,战争将是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民众承受能力的重大考验。如果中菲战争爆发,在中共建政后强人政治已成为历史的情形下,将首次出现文人政府指挥战争的局面。在目前的政治和军事体制下,文人政府能否有效掌控军方指挥一场局部热战,尚无实践经验可以借鉴。

同时,战争势必将强化军方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包括中共历史上,枪杆子与政治一直结合得无比紧密,近代的军阀割据,中共的枪杆子出政权,都凸显了军队的重要地位。战中以及战后,军方是否会尾大不掉,诱发部分好战势力崛起,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现实政治,改变国家政治局势,都在未知之数。

第三个因素,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国内社会问题越来越集聚,矛盾越来越激化,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民众观念日益开放和多元,现行的政治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与国民的期待相比,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外界不断呼唤政治改革。

策划战争的谋略家们肯定要考虑的问题是,在一场注定将会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在世代传承之际,现行体制以及文官政府敢于试验驾驭军方的能力吗?中国社会能够承受战争之重而无所动摇吗?这是当政者所担忧的核心问题之一。以维稳思维著称于世的人们,在即将举办一次大会进行世代交替之际,敢于被迫发起一场战争吗?

当然,跟重大风险一样,战争也有重大利好可能:刺激内部消费,保持经济增长,转移国民的注意力,利用战争状态,凝聚人心,加强内控,在非常时期稳定政权。

在需要赞歌的时候,预测一场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战争无疑能粉饰时局,阿谀权贵,却并无半分良知,于国于民均无任何裨益。战争是战略和谋略的集中体现,不预先确立战略和谋略,率尔宣战,不但必以惨败而告终,而且必将徒耗民脂民膏,涂炭生灵,于民无益。在战争或者政治投机中,从来真正能够获得好处的都是位居少数的野心家及其仆从,扩而广之,也不过是他所属的那个利益集团而已。

普通国民除了要分担战争的痛苦、战败的羞辱以及领土统一的虚幻快感之外,其他并无相干。对其更重要的是,首先应当享有一个国民应有的待遇、尊严和权利,让他们感到这个国家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必须以全身心的投入爱它,并使之免遭破碎,国民与国家的利益才能高度统一,互为依托,相得益彰,国民此时才是一场经由政治家指挥的战争的有力支持者。 (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战略观察之五)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1

鲜花

握手
3

雷人
2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国际盲流 2012-4-27 11:55
我赞成打他个丫挺的!   
回复 南湾仔 2012-4-26 21:07
对内是虎狼,对外是孬种
回复 小月 2012-4-26 13:52
政治话题仅是茶余饭后的山海经,一般老百姓都做壁上观,哪该有休戚相关啊!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