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南方小子 //www.sinovision.net/?45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深院静静小楼空?秋来伴清风。烦情男女相思重,都向往,月下蒙胧。同窗他侣,满心花絮,纷飞似落红!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们学术研究领域就是缺乏否定地继承的勇气

已有 549 次阅读2022-3-31 05:15 分享到微信


朱光潜曾经指出: 中国学者犯最多的一个误谬就是“离题攻击”朱认为,我们缺乏科学批评的精神。最大的缺点就是武断盲从,无批判的精神,这大概是我国此前学术界“独尊”的流毒。武断就是过信自己,盲从就是过信他人。过信自己的固执一种学说,以为这一定是对的,别人与他辩论,他只是老气横秋,充耳不闻。这是对自己无批评的精神。过信他人的总是见风使舵,追赶潮流。这是对他人太无批评的精神。武断和盲从,都因为没有批评的精神,都是学术界的剜心虫。我们应该同这些恶根性作斗争。

 

朱同时批出:说我们没有批评的精神,不是说我们不批评,我们也很好搬弄是非,不过无科学的批评的精神,往往犯逻辑上的误谬。最普通的误谬就是提出一条主张,不举出理由;或者虽举理由,不找出几件事例来证明这个理由。朱还指出:我们还有一个误谬是我国学者犯的最多,就是离题攻击。他们对于和私见不合的学说,未曾考究到十分清楚,未曾平心静气的用理由批评,且先把主张那个学说的人乌七八糟的乱骂一番,好一点的也要嘲笑他一番。冷嘲热讽成了某些人的特长。这些人,有些因为智力薄弱,也有些因为故意负气,同敌手抗衡。负气者固然不是,逼令他负气的人也难辞其咎。他们一个违背真理,一个致人违背真理,对于真理同样贻害。真理是个和平世界,里面无种族,无界限,无门户,无成见,向这个世界去的个个是朋友。

 

最后朱说:武断就是过信自己,有一定成绩的人就树立山头,利用各种优势和资源打击异己。盲从就是过信他人,没有成绩的人过分盲目崇拜他人,毫无主张和主见,迷失自我。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没有科学思想的体现,根本不按照科学的原则方法进行学术交流。

 

我以为朱的观点是对的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研究东西,首先是对某种东西的的出处或作者真假进行一番质疑,然后才进入正题,这种法,简直就是人才精力就如,你既然不认为《红楼梦》就曹老爷写的,你研究其干吗?其实《红楼梦》不管谁写的,就是写得好,是极品,你就好好去总结,让后人能够学习其中的一点点先进的经验,然后发扬光大,写出更加伟大的时代作品,研究《红楼梦》的目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但是,一个红学,变成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争山头、要地位或要稿费的动源,写了两个世纪还说不理不明:悲哀是也!

 

哲学的研究也是如此,从宋朝的朱古董至今,出不了哲学大师,就是因为研究方法有问题,我们都是局限于争论古典哲学书籍的真伪与对作者的质疑,然后勉强不质疑了,就对原著的文字进行解文说字式的注释与翻译,根本就没有推翻前人错误思想或理论的想法,你这样的研究,怎么生出指导时代前进的哲学思想来!要知道,宋朝那个年代,西方哲学还处于神学与唯心主义盛行的年代呢,也没有出过什么伟大的哲学名著,就是出了《论神的预定》、《论自然的区分》 《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培根《大著作》、《小著作》、《第三著几本书而已。

 

其实,我们都知道有否定之否定规律,但从汉朝董独裁提出独尊偏门的儒术后,再无同时代存在两个相反的哲学理论,都是在一种理论中咬文嚼字研究来研究去,整整折腾了二千多年,中国的学术思维也真够会自己折腾自己的了!

 

科学的发展历史上,牛顿否定地继承了古典力学理论,才能研究出三大定律;爱因斯坦也是否定地继承了经典物理理论才能研究出相对论,并且其万能公式是借助别人的研究成果中推导出的。

 

从哲学的发展历史上看,否定之否定的例子更多,亚里士多德就否定了其老师柏图,而柏拉图也否定过其老师苏格拉底后面的否定,从亚里士多德卢克莱修,等等,以至于到后来的黑格尔、费尔巴哈,哪位不是在否定地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的:中国无论是对哲学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否定的勇气不够,所以生产不了伟大的理论成果!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