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南方小子 //www.sinovision.net/?45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深院静静小楼空?秋来伴清风。烦情男女相思重,都向往,月下蒙胧。同窗他侣,满心花絮,纷飞似落红!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百家海外华文媒体警告奴化反骨的占中头头们:适而可止(转载) ... ...

热度 1已有 2564 次阅读2014-10-2 22:25 分享到微信

泰国泰华网: 百家海外华文媒体保卫香港宣言


九月的最后一个周末,香港震惊了世界,人头汹涌烟雾弥漫的街头动乱画面,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全球。 


这还是我们海外华人所熟悉的那个香港吗?那个在我们往返旅行时常常逗留经过,始终带给我们温馨、愉悦乃至几多感动的“东方之珠”吗?一直以来以“动感之都”闻名的香港竟成了“动乱之都”,好似那些“失败国家”中危机重重的衰落城市!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谁在故意搞乱香港?香港大乱到底符合谁的利益? 


回想当年“九七回归”,全球华人百感交集,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宣告结束,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从此启程。而之所以能有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正是归功于“一国两制”这个伟大的政治设计,靠着京港两地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终于百年梦圆,顺利实现了主权的和平回收和香港的完整回归。 


作为海外华人,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同时也见证了回归17年来,中国中央政府信守回归承诺、严格执行“一国两制”方针的所作所为。 


在我们看来,17年来,中央政府在政治上的信用是无可指摘的。不仅没有强行推进任何有损“两制”的事情,甚至在“23条立法”、“国民教育科”等原本属于“一国”框架内的事项上,还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而在经济上的惠港政策,更是一项一项有目共睹。财政上的免税、发展上的扶持、民生上的关照、贸易和旅游上的开放…,不仅不像有些人宣称的中央政府与大财团共同压榨香港,反而常常令人觉得香港在国家中的地位太过特殊,得到的照顾太多。 


但反观香港方面,很多事却越来越让人看不懂。自从港英政府换成了特区政府,一些港人就像是那种带劣根性的孩子,见到家长换了觉得有机可乘,立刻耍起了无赖:明明是以前没地位现在有地位,偏要反说现在是暴政;明明是以前没权利现在有权利,偏要反说现在是专制。150年的英国统治从来没有过普选,现在终于开始实行普选,却偏要甩开基本法,甩开“一国两制”,另搞一套自认为的“国际标准”直接选举。明知中央反对,却不积极推进协商,反倒立刻向英国这个从未给过港人半点民主的前宗主国求援! 


更有甚者,一边享受着来自内地的经济支援和民生惠顾,一边用极恶毒的语言谩骂内地人;一边依赖着日益强大的祖国带来的种种优势,一边以越来越公开的方式倡言港独。而所有这些不仁不义、寡廉鲜耻的劣行,甚至一些公开的卖国叛国的罪行,竟还以西方民主为掩护,拿个人自由做盾牌!其丑陋面目,哪还有半点老一辈爱国港人的觉悟和风范! 


今年以来,激进运动愈演愈烈,“公投”、“占中”等违法行动频频上演。特别是在8月31日中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香港政改的决定之后,尽管北京一再释放善意,劝导泛民派保持在基本法框架内进行对话谈判,但激进泛民派似乎早已拿定主意要退出民主政治轨道。一方面高调宣称要否决方案,并抵制下一步的政改咨询,另一方面开始紧锣密鼓为学生罢课、市民“占中”做准备。 


令人痛心的是,事态果然朝着越来越激进的方向发展了下去。当幕后策划者终于摆出了激进运动的经典“阵型”——让青年学生打头阵挑起事端、然后再借口当局暴力镇压发起更加暴烈的政治行动——所有人都明白了:什么民主、法治、普选、自主,统统都是借口,反对派的真正企图,就是港版颜色革命,就是通过搞乱香港乱中夺权! 


九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是香港政局的转折点。从反对派公开煽动学生冲击政府总部、公开启动违法的“占中”行动开始,人们已不再对他们抱有任何幻想了。用违法的方式追求法治,以自乱的方式追求自治,极尽煽动仇恨和暴力之能事,却口口声声“爱与和平”,如此颠倒和荒诞的行为逻辑,还会有人相信这是合理合法的吗?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海外华人具有世界的眼光并且亲历中国的过去。目睹当前的香港局势,我们已不能沉默以对。通过我们百家海外华文媒体,我们表明以下五点立场: 


1.纵观世界历史,没有任何一个成熟稳定的民主制度是在短时间内一举建立起来的。西方民主的成功,恰恰说明这个制度需要循序渐进,并且要有诸多条件的配合,在初期阶段无不是“鸟笼民主”,以确保整个进程的稳定。与之恰成对照,那些通过激进革命的形式一次性实现了民主的国家,当时的确很痛快,但几乎无一例外立即陷入内乱甚至内战,经过长时期动荡并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才能恢复秩序。关于这个历史规律,不用去外国寻找,中国自辛亥革命之后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激进的、企图一步到位的民主导致长时期内战甚至引来外敌入侵的惨痛历史,很多严重的后遗症一直延续至今。对于这段历史,海外华人自有独特的观察和判断,在此作为一记警钟,为今日香港而敲响! 


2.无视历史教训和他国经验,坚持按照激进的方式争取民主,这种极端运动的策划者和领军人物,必定是另有企图。或是受外国势力操纵,充当其反中乱港的战略内应;或是故意制造乱局,迫使政府倒台然后乱中夺权。从当前的香港局势上看,两种情况都有,因此,决不能被认为是反抗暴政、争取民主的正当运动,恰恰就是一种以破坏民主法治进程、颠覆现行秩序为目的的反民主运动! 


3.真正的民主,是本着宽容和妥协的精神通过和平协商达成共识,并且保持在法律和秩序的轨道之内。这正是中央政府一直在坚持的,与香港反对派现在搞的煽动暴乱、违法抗法这一套,恰成正反鲜明的对照。因此,从现在开始,中央政府与香港反对派之间的冲突,已经转化成了捍卫民主与破坏民主、保卫社会与撕裂社会两种力量之间的斗争。在重新回到民主协商的正常轨道之前,中央政府决不能再退让半步,一旦在动乱中退让,就只能刺激更大的动乱,香港将再无宁日!

 

4.作为近代百年历史的亲历者,海外华人也是国家内乱和分裂的最大受害群体之一。越是回顾历史,越是了解世界,越是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社会安定团结的极端重要,以及中国当前大好局面的来之不易。而在香港破坏稳定、煽动暴乱的这一小部分人,为了一些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所谓“国际标准”和“真普选”,不惜撕裂社会、分裂国家、甘当美英势力遏制中国战略的急先锋,五千万海外华人岂能坐视不管?香港是中国的香港,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香港,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富强与每个炎黄子孙都息息相关,岂能坐看区区几个听命于西方反华势力的政治打手如此胡作非为? 


5.由于基本法第23条立法至今未能落实,香港成了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一个连叛国和分裂都无法入罪的法外“飞地”。外国的颠覆势力和香港本地的极端势力就是看准了这个空子,一步步将香港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一场导致国家分裂的颜色革命随时可能爆发。从近几天反对派在“占中”行动中采取的策略看,他们就是在寻找各种借口来推动事态的扩大。旁观者清,警方明明已经保持了最大的克制,退到了维护法律尊严的底线,但他们还是高喊受到了暴力镇压;中央和特区政府明明已经保持了最大的忍耐,退到了维护社会安定的底线,但他们还是不断提出更加激进的诉求。可见,反对派就是在急于发动革命,让香港变天。因此,保卫香港、维护国家,已成当务之急,我们呼吁全球海外华人采取行动,制止极端分子的暴行! 


署名媒体:(142家) 

泰国《 泰华网综合资讯》, 日本《中日新报》,美国《美中信使报》,澳大利亚华厦传媒集团,委内瑞拉《委国侨报》,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美国《中美邮报》,美国纽约商务传媒集团,美国世界华文出版社,日本《中文导报》,日本《半月文摘》,日本《中国悠悠》杂志,加拿大《环球华报》,加拿大《星星周刊》,美国《新闻周刊》,美国美南电视报业集团,菲律宾《国际日报》,香港《中国网视台》,肯尼亚《中非经贸报》,意大利《欧洲华人报》,意大利欧联传媒集团,意大利欧联通讯社,意大利《欧联时报》,意大利《欧联网》,美国《美新侨报》,美国《南美新闻网》,美国《拉斯维加斯时报》,匈牙利《联合报》,美国《美华商报》,美国《大底特律时报》,阿根延《新大陆周刊》,乌克兰《乌克兰华商报》,《新西兰联合报》,加拿大《健康时报》,澳大利亚《新市场报》,加拿大《枫华之声》,加拿大《健康报》,意大利《欧洲商旅报》,芝加哥《神洲时报》,瑞典《北欧时报》,印尼《国际日报》,波兰《环球周报》,毛里求斯《华声报》,澳大利亚《大华时报》,韩国《新华报》,缅甸《缅华网》,《英国侨报》,《澳洲日报》,美国北卡州《华星报》 ,委内瑞拉《南美新知》杂志社,《达拉斯新闻》,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新西兰《信报》,俄罗斯《龙报》,俄罗斯《捷通日报》,泰国《泰亚新闻网》,葡萄牙《葡华报》,柬埔寨《柬华日报》,美国纽约海外电视台,中欧《华商报》,捷克《华商报》,意大利欧洲华人电视传媒集团,希腊《中希时报》,欧洲《新侨网》、西非《华声报》,瑞典《北欧华人报》,《坦桑尼亚华人论坛》,德国《欧洲新报》,南非《华商报》,英国《英中时报》,肯尼亚《华声报》,非洲《环球邮报》,委内瑞拉《南美新侨报》,委内瑞拉《委华报》,秘鲁《新视野》,巴西《南美侨报》,新西兰《TV33 华人电视台》,新西兰《中文先驱报》,《澳大利亚时报》,全澳华语广播电台,澳大利亚《新市场报》,澳大利亚《澳洲日报》,澳大利亚《墨尔本日报》,澳大利亚大洋传媒集团,加拿大《多伦多网上电视》,加拿大《中文电视台节目》,加拿大《加华新闻》,加拿大《加中时报》,加拿大新时代传媒集团,美国《美中报导》,美国《密城时报》,美国《华兴报》,美国《美洲商报》,美国《拉斯韦加斯新闻报》,美国《亚省时报》,美国《华商报》,美国《彼岸》杂志,美国《中外论坛》杂志,美国《华盛顿华文邮报》,美国《华盛顿观察》,《澳门商报》,《澳门月刊》,菲律宾《联合日报》,美国《科州华报》,加拿大《今日中国文汇报》,《南美新知》杂志社,《南美新知》新闻网,《华盛顿新闻报》,澳大利亚《澳华国际传媒》,新西兰《中国城网》,美国《密城时报》,菲律宾《华商纵横》,加拿大《加中时报》,柬埔寨《柬华日报》,南非《华侨新闻报》,加拿大《七天新闻》,美国《红杉林杂志》,加拿大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加拿大《华侨報》,加拿大《大华商报》,瑞典《欧华天下杂志社》,阿联酋《中东侨报》,加拿大《世界华人周刊》,美国《国际日报》,澳门《中葡经贸导报》,《西班牙联合报》,泰国《东盟商界》杂志社,埃及《中国周报》,匈牙利《布达佩斯时报》,法国《侨报》,爱尔兰《新岛传媒集团》,《新岛周报》,德囯《欧洲新侨网》,马来西亚《亚洲时报》,尼日利亚《西非统一商报》,《西非华人在线》南非《华侨新闻报》,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荷兰《联合时报》,英国《华商报》。 

海外华文传媒协会

2014年10月2日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Chen2006 2014-10-5 16:54
Thanks for sharing!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