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运河雄鹰 //www.sinovision.net/?443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心灯在理想的天空点燃----首届“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系列活动侧记 ... ... ... ...

热度 1已有 2504 次阅读2015-6-26 23:21 |个人分类:散文|系统分类:文学| 散文, 天空 分享到微信

 
心灯在理想的天空点燃
      -------首届“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系列活动侧记
刘维嘉
    
    在这绿意盎然,气候宜人,鲜花盛开的五月,坐落在北运河畔的北京红旗宾馆大礼堂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散文家代表集聚一堂,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备受社会瞩目的首届林非散文奖颁典礼。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这是清代诗人王维珍对当时通州景象以及通州标志性的建筑燃灯佛舍利塔的描述。通州建制2200多年来,随着漕运文化的兴盛,不仅从水上飘来一座北京城,而且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先后涌现出刘白羽、刘绍棠、浩然、王梓夫、张宝玺等在中国文坛很有影响的作家。2000年,通州被中国作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文学之乡”。
    2015年5月11日上午10时,首届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在地处通州城中心的北京红旗宾馆隆重举行,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必将载入中国文坛和“中国文学之乡”的史册。
    为了庆贺散文大家、原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散文家协会名誉会长、《千高原》主编、《散文世界》创刊者之一的林非先生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50周年,经广大读者、作者提议,并经林非先生授权,由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艺创作专业委员会、散文世界杂志社、《千高原》编委会主办首届林非散文奖,目的是为了追求一种文化价值:发掘民间写作资源,培养和扶植民间优秀写作者,搭建可供大家平等参与和共享的平台,形成自由、自愿、非等级、无歧视的联合体,发现和推岀广大民间实力作者,编辑岀版《林非散文奖获奖作品集》。
    首届林非散文奖共设七大类,七十六个奖项。万伯翱获得最高成就奖;刘宏伟、喻军华等十人获得最佳散文集奖;赵鑫珊、张振金等六人获得最佳理论评论奖;汪渺、谢春卉等十二人获得最佳组章奖;王剑、方华敏等三十七人获得最佳单篇奖;葛小明、张林妹等八人获得最佳新人奖;朱改儒、李婷二人获得最佳组织贡献奖。他们的作品热爱自由,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以一颗颗散发着微弱光和热的心灵,写出了自我对生命的体悟,诗意勃发,真情流露,特别富有感染力。他们艰苦寂寞的写作和创造表达了广大民间实力散文作者的生活和思考、奋斗和梦想,丰富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证明了文学在这个时代坚韧充沛的力量。林非散文奖这份崇高的文学荣誉不仅是授予他们的,也属于所有真诚的广大民间实力作者和散文爱好者。
    参加颁奖典礼的获奖代表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市、自治区和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警官职业技术学院、鲁迅文学院等院校。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博导、教授、教师、军人、民警、检察官、公务员、个体劳动者、报社记者、国企干部职工;有博士、硕士、在校本科生和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学员;有区县人大、政协等党政机关的处级领导干部,省会城市有关部门的局、处级领导干部和退休干部等;有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省(直辖市、自治区)作家协会和散文学会、区县作家协会的会员,还有地市、区县作家协会、散文学会主席、副主席以及散文爱好者、写作者;有孙犁散文奖、冰心散文奖获得者。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20多岁。有的从事散文创作十几年,几十年,有的是刚刚起步。与会者还有首届林非散文奖组委会成员和《千高原》理事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的理事、编委杨昌忠、何春华、刘维嘉、罗溪、姚薇娜、解占言、王吉祥、王宝川、李婷、东之晓白、梅纾;法律顾问王治魁、刘玲玲。与会人员共计50多人。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新浪网、中国作家网、人民政协网等主要媒体也派记者进行采访报道。
    在音乐声中,颁奖嘉宾进入嘉宾席就坐。
    在主席台的正上方,悬挂着“首届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的横标。
    主席台的背景墙上,象征着作家精神的激情燃烧的红色火焰围绕着“颁奖典礼,永恒瞬间”八个黄色大字不断旋转着。
    颁奖典礼开始前,由《千高原》编委、责任编辑梅纾主持会议,嘉宾韩红月宣读了林非先生的授权书和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创委关于举办首届林非散文奖的决定。
    颁奖典礼由青年评论家、散文家、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创委秘书长、《千高原》理事委员会执行理事长、编辑委员会执行主任、执行主编苏伟主持。
    在与会者激动、热切的期待中,背景换成红色,中间是“序曲”两个黄色大字,在字的下方,是无数颗频频闪动的黄色的星星,象征着千千万万个民间实力作者和散文爱好者。
    颁奖典礼在中央音乐学院在校生高艺珊演唱的主题曲《我的未来不是梦》中拉开序幕。
    接下来,背景字由“序曲”换成“主题朗诵”四个黄色大字,背景音乐换成了轻音乐《高山流水》,获奖作者张金凤、倪霞、王月、谢冰琦缓缓走上主席台,朗诵了林非先生的散文名篇《话说知音》。苏伟在主持中动情地说:如果把林非先生的散文名篇《话说知音》比喻为一架古筝,那么,文中的一字一句皆为音符,经手一弹,乐声似散花飞舞,引来一片奇观。谁说写作者的劳作,不是为了寻觅知音?
    她们朗诵完毕。背景字换成“嘉宾介绍”。主持人苏伟向与会者介绍了颁奖嘉宾。他们是:著名散文家、体育散文流派开创者、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千高原》理事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体育报社原社长、总编辑万伯翱,著名学者、作家、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千高原》理事委员会副理事长黄乔生,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韬奋编辑奖获得者、解放军岀版社副总编、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董保存,著名作家、戏剧家、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宋庄书画院院长、《千高原》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副主编李应该,著名文化学者、作家、中国中央电视台资深编剧、《新闻晚报》原总编辑农奴,著名作家、海军司令部秘书、《千高原》理事委员会副理事长韩红月,散文家、作家、《千高原》理事委员会副理事长江克东。
背景字换成“颁奖仪式”之后,背景音乐再次响起。颁奖嘉宾江克东、韩红月、李应该、农奴、黄乔生、董保存、万伯翱先后走上主席台,分别向最佳组织贡献奖、最佳新人奖、最佳单篇奖、最佳组章奖、最佳理论评论奖、最佳散文集奖获奖代表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黄乔生还代表组委会向万伯翱颁发了最高成就奖奖牌和荣誉证书。
    首届林非散文奖奖牌设计独特,上面印有林非先生的头像、获奖者的姓名、获奖作品名称和获得的奖项类别,还有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艺创作专业委员会、散文世界杂志社、千高原编辑委员会三个授奖单位的名称及日期。这个奖牌的设计,表达了组委会和获奖者对林非先生的爱戴和敬意。
    颁奖结束后。背景字换成了“嘉宾发言”。万伯翱、黄乔生、李应该先后致辞。他们在致辞中,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举办首届林非散文奖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他们还赞扬林非先生是鲁迅研究专家,散文大家,爱国的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大家。首届林非散文奖获奖者都是按照林非先生的六项要求评定的,大部分来自基层,接地气,有生命力,许多人并不比专业作家差。林非散文奖把宗旨指向民间,就是要走出象牙塔,发现和推岀广大民间散文实力作者。他们还勉励获奖者要扎根大地,坚守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这个落脚点,不断创作更多的好作品。万伯翱在致辞中还勉励大家要“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嘉宾致辞后,背景字换成了“获奖作者发言”。8位获奖代表先后发言,他们是庄汉新、梅纾、何春华、黄国燕、陈庆宝、李吉定、李婷、高丽君。他们在发言中,都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谈了自己获奖的感受和创作经历,同时还表达了对林非先生的敬意,对评委会、组委会的感激之情。
    苏伟在总结时激动地说:作家的精神是火焰的精神!火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无私无畏,激烈又迅猛是其鲜明的标志!火焰的精神也是一种感召和导引!那就让我们憧憬那支自由的火炬,扬帆起航,在人生的风浪中勇敢搏击吧!
    颁奖典礼,就像人们在阅读一篇散文佳作,音乐将佳作一页又一页地轻轻翻开,让与会人员尽情地感受着感人的瞬间,享受着诗情画意的惬意,更是点燃了大家火一样的勇敢前进的激情!
    整个颁奖典礼过程既隆重热烈又庄重俭朴,给与会者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深刻印象。
颁奖典礼结束后,颁奖嘉宾与全体获奖人员、工作人员合影留念,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中心在时政要闻一栏发布了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消息。
    中国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海外网、新华社官方网站--新华网、政协官方网站--人民政协网、中国日报中文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学网、国家数字文化网、人人文学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新闻中心、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台湾网、21CN新闻网、凤凰资讯、爱国网、长城网、华夏文化传媒网、中国矿业大学网、中国甘肃网、中国西藏网、四川作家网、陕西作家网、山东作家网、新民网、作家网、信阳电视网、中国永嘉公务网、1号线新闻网、江山文学网、内江新闻网、桃园新闻网、半岛网、大庆宣传文化网、青岛信网、太原新闻网、爆侃网文网、米月新闻网、盐湖新闻网、和顺新闻网、盐津网、《通州时讯》报、北京八通网、运河文学网等几十家网站也发布了消息。许多博客和微信纷纷转载相关信息。颁奖典礼结束后的七八天时间里,还有许多媒体和网站在转载这一消息,在祖国大地引起强烈的反响。
    首届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结束后,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关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中心也在时政要闻一栏发布了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的消息,这在国內实属罕见。万伯翱先生还给苏伟发来短信:

小苏好!
    现将延东同志秘书与我通话内容发你,请你转达广大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分管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的副总理刘延东女士,昨晚致信挚友万伯翱先生,向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创委、千高原编委会等主办林非散文奖,发掘和推岀广大民间实力作者表示关注和认同,这给我们极大的鼓舞!
                                                                                            万伯翱
                                                                                     2015年5月13日晚23时16分
    刘延东副总理的关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中心在时政要闻一栏发布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的消息,经苏伟在《千高原》的两个QQ群发布后,让获奖作者和广大散文爱好者备受鼓舞。林非散文奖组委会、《千高原》编委会全体成员表示:要将培养和扶植散布于民间的实力作者及优秀作品,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尽心尽力做好满载着与会各位作者殷切期望的各项工作,实现共同发展,为促进社会的进步做岀应有贡献。
    林非先生是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大家,他在鲁迅研究、散文理论以及散文创作上多有建树,在这些领域,是新时期承前启后的杰出人物,早已蜚声学界和文坛。几十年来,他以鲁迅研究名世,先后编写出版了《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鲁迅和中国文化》《鲁迅小说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鲁迅》等学术论著,诠释、传播、捍卫着鲁迅的精神和思想,并在著名的高等学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级知识分子;他在散文领域有深厚的学识、素养和个人的见地,撰写了《散文论》《林非论散文》《散文的使命》《中国现代散文史稿》等十几篇专著,并通过国内国外大学的讲学、国内国际散文研讨会讲演等多种方式阐述了他对散文创作的独到见解,被国内学者誉为散文史研究的“拓荒之作”“散文转型初期的代表作”。他的这些著作,还被译成外文出版发行,对于学者、作家、散文家、散文爱好者研究散文,从事散文教学和创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他是中国散文事业的开拓者、推进者、奉献者。在他的倡导和运作下,成立了中国散文学会。他主编了《散文大辞典》《散文大系》《散文精选》等几十部散文作品权威选本。主编了《散文世界》杂志和八辑《中国散文家文库》丛书(每辑十册)。为六十多部他人散文集、散文论著写了《序言》。他还担任了中国散文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散文家》双月刊杂志顾问,《华夏散文》月刊名誉社长,以他的影响力为广大散文作家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有利条件;他是散文大家,在散文创作方面也是硕果累累,先后岀版过十多本散文集,有多篇散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和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他已经写了1000多篇散文,代表作有《话说知音》《离别》《询问司马迁》等,这些作品都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成为文坛不朽的名篇;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对待不相识和不知名的文友,或直接或间接找他,他都热情相助,指导他们写作,为他们的文集写序鼓励,勉励他们多读书、多写作,并叮嘱一些散文刊物的编辑给予指导和帮助,不断培养更多的民间有实力的散文作者,为他们的发展进步提供发展空间,也为中国散文事业的发展积蓄后备力量。林非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令人敬仰和爱戴的学者、导师、散文大家和慈祥的文坛前辈。
    举办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其重要性是培养民间实力散文作者,推进散文事业的发展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正如林非先生所讲的:“散文是一种自由自在地抒发自己情感与思想的文体,而情感与思想所翱翔的天地异常广大,所以它的触角就必然会是宽阔无垠的,必然会远远地超越文学的藩篱,趋向于思考艺术、哲学、历史、文化、政治,直至整个宇宙之间的许多重大问题。正是这样的审美功能与社会效应,使它具有一种十分蓬勃和强烈的生命力,可以在自己国家的思想文化土壤上欣欣向荣地滋长,对于提高整个民族思想文化水准的关系极为密切。而它为了本身存在所需要的情感与文采,又可以在自然畅达和揺曳生姿的风度中间,为了丰富他们的审美品性与才智,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净化他们的伦理道德水平,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正是像这样全面地发挥真善美的作用,就可以使散文创作成为思想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领域。”2014年10月15日,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举办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正是为了落实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在散文创作领域,坚持大众化、民间化这一重要特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自己民族的精神大厦,实现中国梦。
    首届林非散文奖征文活动规范有序,公平公正。为了切实搞好林非散文奖征文和评选活动,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创委、散文世界杂志社、《千高原》编委会、首届林非散文奖组委会于2014年12月29日向全国发出了《关于举办首届林非散文奖的通知》。同时组建了阵容强大的评委会,由著名学者、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批评家、主编组成,他们是万伯翱、雷达、古耜、王兆胜、李晓虹、秦弓、王彬、王聚敏、苏伟等。
从征稿通知发布之日至截稿日期的三个多月,评委会共计收到来自祖国各地和蒙古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的投稿469篇、个人专集23部。在已报名参评的作家(作者)中,有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作家,有全国、省市或地区作协会员,也有在各条战线长期笔耕不辍的民间业余作者,这些作者占60%以上,他们申报的参评作品更是题材广泛丰富。工作人员收到这些稿件之后,都逐一进行了仔细审阅和修改,然后才提交评委会评审。
    评委会认为,广大参赛作者们非常关心当下各方面的生活,特别是关心普通民众的生活,比较全面反映了各条战线上人们的状态,也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印象、体验和感悟,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在创作风格面貌上有一定的丰富性、多样性、现代性。他们用现代思想文化意识看待大自然、社会现实和历史,创作出许多具有较高思想文化水准的散文作品,代表了当今散文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蕴含着深刻思想、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能焕发起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光辉,能起到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的目的。
    获奖作品评审客观公正,获奖者来自各个阶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首届林非散文奖整个评选过程都严格遵照林非先生提出的四个方面要求和授权书要求的六个特点,由评委进行公平、公正、认真、逐一评审。这四个方面的要求是:能够触发读者长久地感动的;能够唤醒读者回忆起或向往着种种人生境遇和自然风光的;能够引起读者深深地思索的;能够在艺术技巧和语言的文采方面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的。六个特点是:有真诚投入的践行;有丰富动人的情感;有深邃饱满的思想;有生动形象的细节;有优美灵动的文字;能给人启迪,催人奋进,作为示范,更好地推动当代散文创作健康长足发展。在作品评审中,评委们还注重发现并推出有写作潜质,可培养,有前途的新人新作。 
    经过评委的认真评审、选定,于4月16日评岀了各个奖项和获奖人员。首届林非散文奖共设一个最高成就奖;十个最佳散文集奖;六个最佳理论评论奖;十二个最佳组章奖;三十七个最佳单篇奖;八个最佳新人奖;两个最佳组织贡献奖。共七大类,七十六个奖项。
    最高成就奖获得者:万伯翱;
    最佳散文集奖获得者:刘宏伟、喻军华、袁玉英、梅纾、刘作芳、郝秀琴、刘维嘉、阮德胜、何春华、赵杰;
    最佳理论评论奖获得者:赵鑫珊、张振金、庄汉新、李春松、魏庆培、何悦华;
    最佳组章奖获得者:汪渺、谢春卉、常晓军、向迅、常秀芳、黄圣凤、郑劲松、姚瑶、刘星元、李婷、张正旭、张金凤;
    最佳单篇奖获得者:王剑、方华敏、邹定、王宝国、周伟、徐泽、张瑞明、朱建勋、牛合群、罗从政、王吉祥、陶克昌、梓涵、侯洪涛、张军峰、唐水莲、张绍金、牛兰学、杨剑文、黄国燕、何鸿、陈绪伟、陈庆宝、夏兴政、赵文楷、倪霞、胡芳芳、苏小桃、张艳霞、李吉定、陆利芳、谢银根、张重安、潘刚强、高丽君、张凤翔、高塬;
    最佳新人奖获得者:葛小明、 张林妹、何笛、雨晴、雷雨婷、杨闪闪、谢冰琦、王月;
    最佳组织贡献奖获得者:朱改儒、李婷。
    首届林非散文奖获奖名单公布以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王蒙、钱理群、孙郁、刘小枫、万伯翱、雷达、王培元、冯秋子、董保存、黄乔生、崔道怡、李应该、农奴等文学界名流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示认可和支持,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预祝颁奖系列活动圆满成功。北京文学界及全国许多同行友人也发来信息表示祝贺。《千高原》博客相关信息被众多网友收藏和转载。
    人民网、光明网、共产党员网、环球网、中国散文网、新浪网、网易网、腾讯微博网、重庆日报、天津网、安徽广播网、中国南方电网、安徽网池州先锋网、文狐网、贵阳网、重庆华龙网、新余日报、新余新闻网、黔东南新闻网、池州日报、池州新闻网、天涯论坛、天水电视报、榕江网、和讯网、凯迪社区网、三苗网等有关媒体都对获奖作者及作品进行了报道,并有博客、微信大量转载、收藏。
     纵观首届林非散文奖的评选和颁奖,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一是不厚名家,眼睛向下,张扬 “民间性”。这是它不同于其它的文学奖项,体现了大众化,民间化。在颁奖典礼上,组委会专门安排获奖者黄国燕、陈庆宝在大会上发言,他们一位是个体理发师,另一位是农民。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大家都是平等的。林非散文奖正是弘扬了这种高尚的、人类进步的先进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千高原》的民间立场,人文情怀,打破了颁奖等级划分,官场操作,精英独霸的主宰格局。在获奖的人员中,大部分人都是身处社会最底层的民间实力作者。他们痴迷于阅读,长期坚持博览群书,千方百计进行学习深造,在有了一定积累后,又慢慢开始了写作生涯,一步步叩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走进了文学的殿堂。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他们当中已有不少人加入了省市作协和中国作协,有的还获得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等国内文学奖项。
    二是志存高远,一起步就“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各个奖项评审中,评委们紧紧围绕高端品位,但又坚持平民视角,不媚俗,不媚上,一视同仁,全面看待,体现了其公平性。此次评奖,能够被评上的,毕竟是极少数,并不说明其他作品不优秀,只是名额有限。本届参评的近500篇作品的作者,涉及到各个行业,虽然职业不同,但是大家都有相同的爱好,那就是喜欢读散文,喜欢写散文。他们在当今文学作品多元化的潮流中,在喧嚣纷扰的生存环境中,仍然执着地坚守着散文阵地,积极探寻人生及社会价值,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既有个性,更有共性,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散文事业整体前进的步伐。
    三是首届林非散文奖颁奖典得到了各方面专家的关注和支持。受理事长万伯翱,编辑委员会主任、主编林非、雷达的委托,苏伟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与在京的理事、编委和相关人员一起研究工作,对做好林非散文奖征文整理送审、颁奖典礼筹备等进行部署,明确了任务和职责。
    他还向《千高原》主管领导、法人代表、主编雷达先生详细汇报了首届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筹备情况。雷达就颁奖活动筹办、后勤保障、综合协调、新闻宣传和安全保卫等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要高标准、精益求精、细之又细地做好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得充分一些,把工作做到位,确保万无一失。要全面做好接待服务工作。要坚持节俭办会的原则,精心安排好来宾和获奖代表的接送、食宿、出行等活动。要做好颁奖活动和其他系列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工作。
    会前,苏伟还特意拜访了鲁迅博物馆黄乔生常务副馆长,就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等活动进行了深入交流。黄乔生先生表示:《千高原》坚持文学的现实主义与人间性,这与鲁迅的思想十分吻合,这是一条正确而又艰辛的办刊之路。鲁博愿与《千高原》一道,为弘扬鲁迅的思想和精神,为办好刊物,培养和扶植民间作者而努力。林非先生作为鲁研界和散文界的老前辈,为庆贺林非先生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50周年,举办首届林非散文奖,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大家一起努力,将这次活动办出特色,办岀水平,留下足迹。
    四是组委会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感动着人们。工作人员姚薇娜、解占言、罗文才、东之晓白、罗溪、王宝川、高艺珊、霍洪玲,还有著名的摄影家、70多岁的杨昌忠,在苏伟的直接带领下,表现出了极强的团队精神。他们面对任务重,时间紧的现实,紧张而有序地辛苦劳作了三个多月,从征稿、整稿、阅稿、改稿、送评委会评审到制作奖牌和荣誉证书、聘请讲课专家、联系宾馆、安排食宿、接待与会人员、联系与会代表和媒体、打印资料、成功签约、活动摄影等等,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从而确保了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面对这些辛苦的工作,在我们眼里,也许是困难,也许是麻烦,也许是负担,可在他们眼里,却是责任、义务与快乐。苏伟在颁奖典礼结束前,激动地在主席台上代表组委会向他们这些幕后英雄鞠躬致谢。
    苏伟是林非先生的学生,为了弘扬鲁迅精神,扶持广大民间实力作者,他善当“伯乐”,甘当“人梯”,甘做“蜡烛”,为民间文学力量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在首届林非散文奖评选过程中,为了扶持民间优秀的散文作者和写作人才的发展,他对全部参评作品都进行了审阅,对许多作品进行了修改,并放弃了节假日,在简陋的办公室与同伴们一起辛勤付出。有人提议要给苏伟评特殊贡献奖,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被他婉言拒绝了,令人十分敬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获奖者耀眼的光环后面,正是由于他们精心谋划,积极筹备,密切配合,从而确保了颁奖典礼系列活动的圆满举行。他们和那些为人类幸福而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人一样,是值得我们赞美的。 
    在首届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前,组委会还召开了预备会,举办了“现代观念与散文创作——林非散文主题研讨会”。整个活动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多彩。
    5月8日晚,受理事长万伯翱,编委会主任、主编林非、雷达的委托,林非散文奖组委会召开了颁奖典礼系列活动预备会议。会议由《千高原》理事委员会副理事长江克东主持。《千高原》理事委员会执行理事长、编委会执行主任、执行主编苏伟先后宣读了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创委关于举办首届林非散文奖的决定、林非先生的授权书和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创委《关于接收和主办〈千高原〉的批复》,并向与会的理事委员会、编辑委员会成员韩红月、何春华、刘维嘉、罗溪、姚薇娜、解占言、王吉祥、王宝川、李婷、梅纾、李吉定、王克楠等颁发了聘书。他还宣读了万伯翱理事长和马国超(民族英雄马本斋之子)将军分别从外地发来的祝贺短信。万伯翱在短信中还表示11日来参加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苏伟在讲话中介绍了林非散文奖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以健在的作家命名的文学奖项,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已经在中国文联、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备案。他还介绍了林非散文奖颁奖典礼暨现代观念与散文创作主题研讨会整体安排并提出了相关要求。来自全国各地的林非散文奖获奖代表和《千高原》理事委员会、编辑委员会在京的成员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
    苏伟在介绍举办林非散文奖的目的时,阐述了自己的独特观点:散文复兴的希望在民间。因为民间的作者队伍庞大,的确是一种推动散文创作破冰的力量。他们没有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自觉地反抗体系化,反抗奴役和压迫,以自由精神为引导,体察社会,明确责任,他们因求生存的质量,从物质转为精神,怀抱热情作文,这就是希望!写作高手在底层,散文复兴的希望在民间,是我坚定不移的判断。我们的写作是要正视现实,要“看取人生,并写出人生的血和肉来”(鲁迅语)。仅就散文而论,我们主张多元存在,但必须分清“游戏国里的文字”,拒绝无视人间疾苦、表现消极自由的文字,倡导有肉体气息,有灵魂搏斗,有呐喊有揭露也有热情和富于道义感的文字。扶持民间写作者,正是此次颁奖系列活动的目的所在。
    5月9日到10日,组委会举办了“现代观念与散文创作——林非散文主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配合首届林非散文奖而举办的主题研讨会,将分别从林非散文创作的现代观念、创新意识、审美要求入手,系统阐述上述三个方面对当下散文创作的重要指导意义。组委会专门聘请和安排著名作家、评论家、学者冯秋子、张守仁、江克东、王克楠、李应该、石衡潭、苏伟为大家授课。苏伟还对获奖作品进行了分类点评。
    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著名作家冯秋子围绕人和大地的关系,结合现场两个体验和自己的创作实践,进行了讲课。她说:我们和大地的关系更亲切,就要牢牢坚守着这种关系去写作。文学是思想劳动,这是最基础的。大家既然选择了文学,选择了一个方式去发现、思考、认识世界,那么,生命质量、素质、参加因素、教养、文明程度的内涵就是不同的。把真正的发现引领到思想呈现的过程,就会发现不同的质量分量。若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文学是艺术的重要担待,而不是轻浮的,更不是用来装饰的。文学的劳动,就是发现者的劳动和创造。我们一生都是学习者,是劳动者。理解了文学,个人素质就会有质的不同。我们的眼睛要永远看最深的,不要看表面的,要进入里边,去感知那个灵魂。苏伟在总结时说:冯秋子老师是新散文的代表人物,刚才她讲了四点:文学的意义一定要对他人产生影响,对人类对他人有意义;文学一定要表达;文学产生于生活中,生活体验和感悟非常重要;一定要有哲学思想和概括。
    散文家、作家、《千高原》理事委员会副理事长江克东以“在生活中挖掘散文艺术美”为题讲了两个问题,一是散文作品要有思想,有哲理。各种生活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散文写作要从生活的每个细节去观察,要站在大地的根基去观察、思考、创作。二是多读散文。散文写作者要多读经典散文,尤其要背诵一些唐诗,其诗情值得借鉴。
    著名散文家、编辑家、《十月》原副主编张守仁在讲课中一再强调:文人,文人,人比文重要。散文要素是朴素、自然、真诚。读书一定要读精品。他的散文观是: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一是要有我。这是散文的灵魂。要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感悟写出来,不重复,要独一无二,要有新东西。好小说要说小,注重细节,好散文也是一样,要写小,注重细节。比如写历史题材的,不要写大,要写小、写细节。如战争的马蹄声,军用地图上的蚂蚁等等。人家已经写过的就不要再写了,要写没有人写过的。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都有我。二是写独特。要写别人没说过的,别人没发现没研究的。比如红叶--都是不成材的树,禁不住寒冷,才改变了自己的颜色,这样写红叶就不一样了。写的感受和实践是与众不同的。要有自己的东西,不能重复人家的,创作就是克服困难。好的散文在民间,人才、智慧也在民间。最好的散文必须有精彩的散文片段。散文要自然,如天上的云,河里的水那样自然。要把日常生活现象用文学语言表达出来。人要有学养。作家的每一个文字相当画家的点和划。写东西不要急于发表,要反复修改。三是独特写。写散文要在角度、切入点、题材、语言、结构等方面独特写。
    中国作协会员、散文家、散文评论家、《千高原》编辑委员会编委王克楠围绕如何理解散文现代观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授课。一是散文的叙述要丰满有效,这是散文的基本功。散文叙述与小说的叙述有不同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四点:散文不去塑造人物形象,而侧重人的精神世界;散文不能空讲过程,要抓住细节;散文不抒情,藏在要叙述的事中;散文不是描述,叙述要高于描述。心灵语言是内在的语言,必须在独立人格上修炼,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你,要把这种感觉写出来。二是抓细节。要把读者领进一个清静的房子里。要抓细节,不要杜撰,更不要编。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关注人类,乐于奉献。三是散文的风骨。苏伟愿为民间作者和底层作者提供一切便利,从《散文世界》到《千高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有风骨的刊物。人品有多高,散文泵里的水就能喷多高。要有自己思想发展史,抱住自己的头脑,听心跳,是否知道当下老百姓是如何生活的?把自由博爱写成有血有肉的作品。本人敬仰鲁迅,风骨是最优秀的鲁迅精神,是面对现实的精神,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著名作家、戏剧家、雕塑家、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宋庄书画院院长、《千高原》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副主编李应该向与会人员赠送了经他签字的长篇小说《公字寨》。他在讲课中说:林非散文奖坚守的标准,是中国文学艺术质的很大标准,许多奖项只关注关系和名人,而林非散文奖则不是。他介绍了《公字寨》保持了独立精神、草根品格,不被“主流”和“市场”所左右,从构思到成稿,整整用了20年,终于出版发行。他在谈到创作经验时说:创作经验每个人不同,都具有个案性,应有生活经历和感受。我的创作经验是从戏剧开始的,几十年来经历了很多岗位,为生活积累了很多。接着,他围绕《公字寨》从事情的真实性、人物的真实性、结构、语言、心里感受、人物塑造等方面谈了创作体会。他说:塑造人物一定要下功夫,只有塑造出人物个性,才有价值,包括写散文,也离不开人,写花草也是人的感受,关注人物是作家的第一要务。要有驾驭语言的能力,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注重帖入生活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体验生活,因为,我们就在生活中,说体验生活是不准确的。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感动自己的东西,要用心去感受,要培养自己反思的力量。一个好作家是对抗大众文化的,就是对抗工业文化,被复制被制造的文化,以及快餐文化,这样的文化,读过后哈哈一笑就完了。作品具有思想性、反思性,对作家而言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要大量去阅读,特别是跨界研究。一个人的生活积累、创造力、生活感受都是有限的。如同一块云,就那么点水,最好都把雨下到一个地方去。
    著名学者、评论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石衡潭结合对20世纪最有影响的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的研究,从理论角度,讲解了文学创作观念。苏伟在小结的时候强调,自由、个性、创造、美,这是别尔嘉耶夫的思想,对于搞文学是非常重要的,他用人类的眼光,打通了中西文化的脉络。
    苏伟在讲课前,向与会人员赠送了由他主编,中国广播影视岀版社出版的,专为此次颁奖典礼准备的《浩气长存---林非作品选集》。 林非先生的散文创作自始至终贯串了一种启蒙精神,具体表现在关注天下苍生的疾苦、承担了一个启蒙者的人文精神和反思精神、着眼于提高全民的道德文化素质。这本散文集分为“散文天地”“我与鲁迅”“我之散文观”“读书与沉思”四部分,全方位展现了林非先生在理论研究和散文创作等各方面的实绩,是一本难得的优秀作品集。
    苏伟在讲课中主要讲了四点,一是创新意识。不创新的文学是没有生命力的,这是文学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继承地创新,不能停留在一个原点上。在创作上要有进步,必须创新。创新,还要多看书,看书最重要的是看懂了没有,有没有悟出自己的东西。二是内容和表现的关系。好的作品要情感独特、表现明朗、审美真诚。三是如何表达。你传达的感情有多大独特性,感情表达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作家的真挚程度和对生活的态度如何,能否敢于面对现实,这些对于散文创作很重要。四是如何看待民间写作。民间的作者队伍庞大,的确是一种推动散文创作破冰的力量。他们没有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自觉地反抗体系化,反抗奴役和压迫,以自由精神为引导,体察社会,明确责任,他们因求生存的质量,从物质转为精神,怀抱热情作文,这就是希望!写作高手在底层,散文复兴的希望在民间,是我坚定不移的判断。我们的写作是要正视现实,要“看取人生,并写出人生的血和肉来”(鲁迅语)。仅就散文而论,我们主张多元存在,但必须分清“游戏国里的文字”,拒绝无视人间疾苦、表现消极自由的文字,倡导有肉体气息,有灵魂搏斗,有呐喊,有揭露也有热情和富于道义感的文字。
    会后,获奖作者与《千高原》杂志签约,成为首批签约作家,并履行了成为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创委委员的手续。
    当日晚饭后,组委会安排大家联欢,与会人员在二楼餐厅载歌载舞,一直持续到很晚。
    令人难忘的四天随着风儿渐渐飘远,参加颁奖典礼系列活动的人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带着崇高的荣誉,带着良师益友的嘱托,也带着文友们的情义,恋恋不舍地从京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田园。他们将在文学的沃土继续耕耘,用散文播种朴实、善良、真诚、情义和责任,以生命的感悟,人性的思考,良知的呼唤,博爱的精神,忧患意识的启迪当肥料,在阳光、水和氧气的呵护下,必将迎来新的希望和收获!
                                                                                                 2015年5月18日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