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网上流传一篇据说是小学生的作文:
谁也没看见过风
但是100元飞起的时候
我们就知道风来抢钱了
我怀疑它是否真的出自一个小学生之手!
同样是写风的,徐骏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清新脱俗,看后让人会心一笑;而上述诗句却看似清新其实雄浑,细细品读,让人心情沉重!徐骏诗句的背景是书斋,你可以一笑而过;“小学生”诗句的背景却分明是我们无边无涯的生活,摸得着、看得见,你我深陷其中且摆脱不了。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一个翰林的幽怨跟一个老百姓的仇恨,这两种不同的心态。
鉴赏是创作的继续,所谓“诗无达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什么样的理解最能触动我们的心弦,什么就应该是关于某个作品的中心思想。触动的人越多,作品的流传越广。如果我的关于中心思想的答案不仅是我一个人的,也不仅是我所在的这个特定人群的,它有更广阔的社会基础,能引起更广泛的共鸣,那么,这首诗就一定能流芳千古。徐翰林写不出“风来抢钱”,与徐翰林同时代的读者也无法理解“风来抢钱”是什么意境,而我们却既能欣赏“乱翻书”的风雅,又能体悟“被抢钱”的心酸。这不是说我们个人比翰林更有才,而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积淀比前朝更深厚。
当这股风吹到大清朝堂时,徐骏被雍正砍头了。雍正有自己的“哈姆莱特”,有自己基于自身处境的对于“清风不识字”的独特解读,而封建王朝是家天下,雍正的意志就是国家意志,雍正不高兴就是国家不高兴。这是翰林的“清风”和“被砍头”之间的逻辑关系。
风就这么吹着,总有一天它不仅能将我们的棱角风化,还会吹折我们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