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江边老草 //www.sinovision.net/?4292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狡兔三窟,这儿还有一个江边老草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佛学片段(十一)

已有 1411 次阅读2017-9-23 01:43 |个人分类:随笔分享到微信


学术界和宗教界对三自性的认识或阐述,可能有些含混,这种含混可能来源于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以及认识过程的混淆。佛教将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精神现象,都称之为,但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是指认识客体,所谓三自性,是指客体的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恰好可以对应中观学派的假、空、中。主体给客体贴上的这三个标签,是客体自身的,尽管这三个标签来源于主体的认识,也不能外在于主体,但我们不能说它是主体的三自性。按照佛教理论,主体大概也是的一类,因此也有三自性,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三自性。陈那有个井绳的比喻,这个比喻在说明三自性上可能不太究竟,但在说明认识三自性的认识过程上,倒是恰如其分的。

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唯识学家的理论。主体自我的种子生八识,亦即世界观决定人们的认识路径;识体的见分摄取识体接触客体的体相而产生的相分,亦即主体的感觉器官接触客体产生感觉;识体的行相,亦即主体反映出的客体的映像;种子自身亦能变现,自证分就是主体的末那识对映像的了别。证自证分有点玄,我估计就是检验吧,存疑。上述过程最终形成客体依他起性,执著于依他起性,就是客体的遍计所执。种子有染有净,佛教的修持就是怎样去染存净,去染存净后就能证悟客体的圆成实性。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