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1644年,满清入主中原,东北作为“龙兴之地”,被清廷封禁。以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作为分界线,便有了关中、关外之别。
关外的东北地区由于位居山海关东北方向,故又称“关东”。
1855年,咸丰五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洪水席卷山东、河南等地,运河被毁,漕运改道,田地被淹,饿殍遍野,加之捻军揭竿而起,北方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远走他乡。
哪里才有容身之地呢?
数百年来,东北地区不仅幅员辽阔,人口稀少,而且土地肥沃,盛产人参、鹿茸、貂皮、黄金等贵重物品,对关内百姓极具吸引力。山东又与关东毗邻,仅以山海关为界,不论徒步前往还是泛海而行,都极为便利,因此闯关东成为山东受灾百姓的首选。
当时流行“富走南,穷进京,死逼梁山下关东”的谚语,可见山东流民闯关东是逼上梁山的无奈之举,而齐鲁文化中特有的精神气质为山东流民落地关东提供了可能--粗犷豪放的性格给了他们闯荡关东的勇气,勤劳节俭的作风为他们争取到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吃苦耐劳的品质更是他们落地生根的关键。
(闯关东的一家人)
自古流落异乡,实在是难上加难。山东百姓初入关东,只能选择最危险、最艰苦或者最底层的工作,如此才能勉强养家糊口,最常见的是放山、挖金和垦荒。
所谓放山,就是挖参,又称“走山”或“棒槌”。不要以为挖参只要带上工具,随便在山里走上一两圈就能满载而归。当时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荒山野岭之中常有野兽出没,通常要组建一个至少三五人的队伍,才有机会找到人参并且活着走出深山。为了赢得一线生机,这些闯关东的异乡人,衣衫褴褛,食不果腹,或头顶烈日,或脚踏积雪,行走在荒野和丛林之中,不计其数的人倒在了山中,再也没能回到家人身边。明末清初的孙良被尊为放山人的祖师爷,人称“孙良爷”,又称“长白山神”。据吉林省通化县的古迹志记载,孙良是关东历史上第一个放山人,他忠厚守信、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在挖参过程中为了拯救同伴而英勇牺牲。因此,后人不仅纪念他,而且效仿他,放山也因而成为闯关东的首选行当之一。
挖金,顾名思义就是淘金,这是一条迅速致富的捷径,但是困难与凶险与收获是成正比的。挖金组织通常以结拜的方式组成,首领都由德才兼备、素有威望的人担任。挖金之难自不必说,即便挖到金子,能否安然无恙地带着金子走出深山老林,尚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大自然这个天生的敌人就给挖金人制造了数不胜数的艰难险阻,清廷的一纸禁令更是给所有挖金人的头顶悬挂了一把屠刀,此外还有心狠手辣的匪徒躲在暗处虎视眈眈。电视剧《闯关东》中有一个片段,真实描述了挖金人抓阄吞金赴死的情景--当金子难以带出时,只能通过抓阄的方式,牺牲队伍中的一员,吞下挖到的金子,利用尸体将金子带出!悲壮至此,令人动容!
不论是获取人参鹿茸还是寻得金山银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填饱肚子,因此除了放山和挖金,更多人选择了垦荒。垦荒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清廷中部分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经过早期的打压之后,进入19世纪下半叶,清廷采取了部分鼓励的措施。例如同治五年(1866年),吉林将军富明阿奏准朝廷,将部分未开荒地拨给原籍山东登州的流民韩宪宗领种,约定三年免租。韩宗宪为了招民垦荒,挂出“与民同居”的牌子,不论来自关内还是关外,有无劳动能力,一律予以善待,鼓励人们抱团垦荒。
1897年,清廷对垦荒悉数弛禁,更多的流民加入到垦荒的大军中。一片片荒地开辟成良田,用几代人的时间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一群群流民汇聚成村落,不论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还是山东,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东北人。
统计资料显示,1873年时关东耕地面积仅有2400万亩,1913年时已经达到1.23亿亩,1932年更是进一步猛增到3.06亿亩,短短半个多世纪,耕地面积增加了近12倍!
(引资《闯关东》剧照)
究竟有多少山东人闯关东变成了东北人?
根据已有资料估计,宣统三年(1911年),东北共有1840万人,约有1000万人是由山东、河北、河南涌入的,其中又以山东数量最多,约占70%~80%。
换言之,截止清朝灭亡,至少有700万山东人进入关东。进入民国时期,这一数据有增无减。据统计,民国时期,山东每年有超过48万人进入关东,截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有超过1800万人涌入关东,其中落地生根成为东北人的约有800万。结合两个时期的统计数据,可知有超过1500万山东人变成了东北人。
闯关东是一部移民史,更是一部奋斗史,是一部以生命写就的历史,更是一首悲怆的历史赞歌,由此凝聚而成的“闯关东精神”--进取精神+拼搏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至今仍在影响着东北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