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福,1967年生,河南郸城人,毕业于河南教育学院艺术系,现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周口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龙都书画》特聘编委、龙都书画院名誉院长。
张振福的泥塑作品中有中国民间泥娃娃、布老虎的稚拙纯朴,有汉代雕塑的浑厚写意,有非洲木雕的原始粗犷,有欧洲民间木偶的异样夸张,有现代派的抽象表现,例如《东家长西家短》、《乡村理发员》、《家乡戏》、《卖货郎》、《盛世欢歌》等,充满乡土气息,造型出神入化,让观赏者一直沉浸在朴实的柔美之中。
1990年10月,泥塑作品《共读西厢》获河南省第二届艺术节美展一等奖;2003年9月,《快乐的日子》获河南省第四届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金鼎奖;2004年7月,《黄土地》入选河南省第十届美展;2004年9月,《扬场》获第二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4年9月,《好年头》获第三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2005年9月,《家乡戏》获中原文化上海行、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珍品展金奖;2006年8月,《小憩》获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铜奖;2006年10月,《干杯》获首届中国中部(武汉)文博会美术工艺品展金奖;2007年2月15日--3月15日,张振福和于庆成雕塑联展在北京地安门102艺术空间举办;2007年11月,《两免一补》获中原文化天津行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珍品展金奖;2007年11月26日--12月12日应邀赴日本琦玉县参加中日文化交流活动并在日本琦玉市美术馆举办张振福雕塑展.2008年春节张振福20件泥塑作品在奥门展出,2008年4月泥塑《收获》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金奖。
其作品及辞条被载入《中国美术家作品大观》、《读者》、《中国艺典》、《美术》、《海峡两岸美术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民间艺术名家指南》,《时代美术》、《艺术中国》、《河南文献》,《名人世界》等。《连环画报》、《中国书画报》、《中国教育报》,《大河报》、《河南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商报》,中央电视台、日本《朝日新闻》、河南卫视、上海东方卫视、美国斯克拉电视台、加拿大城市台、埃及尼罗河电视台、韩国安东电视台、日本山形电视台、泰国电视五台、澳大利亚华语电视台、俄罗斯公众台、奥地利国家台、匈牙利国家电视一台、台湾东森电视台等国内外100多家媒体都对张振福的艺术生涯做过专题报道。另外他的多个作品被美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收藏家收藏。
泥巴是他的天地——访中原泥塑名人张振福
周口 晚报记者 徐 松/文
人物简介 张振福,1967年生,1987年毕业后在郸城县城郊中学任美术教师,现为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院院士、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原泥塑大师。 张振福特立独行,是常人眼中的另类。儿时玩泥巴,他捏得逼真,很受人们喜爱。长大了,他还玩泥巴,弄得差点娶不着媳妇。结婚时,他和妻子约法三章,不能阻挠他捏泥人,弄得妻子哭笑不得。
张振福的泥塑作品传承着中原厚重文化。慢慢地,周围人看着这位“长头发男人”顺眼了,看着那些男人可爱了,也读懂了张振福的辛酸。
少年结缘泥塑
“我7岁就迷恋上泥塑,这辈子和黄土结下了生死情缘!”张振福把家里的两层楼、4间房全部当成了自己的泥塑作品工作室,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摆满了每一个角落。记者每一次到他家,都发现他在全神贯注地摆弄着泥塑作品,还不停地自言自语。没人能听得懂他和泥人在交流着什么,也许,只有泥人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张振福的父亲是个木雕匠,也有一手泥塑绝活,经常给人家新盖的房屋刻字雕画。为此,刚刚7岁的张振福脑海里,就刻录着许多形态各异的动画人物。他跟着父亲游走乡里时,就开始比葫芦画瓢刻木雕、捏泥人。他把猪、狗、公鸡等捏出来,让它们排队,还特意捏了一个小人手拿鞭子训练它们。大人看后都很惊讶地说:“你看,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孩子捏得还真像!”他的父亲看了也夸奖说:“振福,你真行!啥时候学的?”就这样,捏泥巴成了张振福儿时最大的兴趣。那时,张振福最得意的就是,小伙伴们像宝贝一样珍藏他的泥人,并且奔走相告那是振福捏的。
无论是在上小学还是在上初中期间,只要一放学,他就会飞快地跑到村头小河边挖上一块泥,开始捏泥人。有一次,他看到地理书上的西藏耗牛时,突然灵感来了,没有黄泥巴,他就在本子的背面画。老师发现了,走到他跟前语重心长地说:“振福同学,你爱好艺术是对的,但是不能耽误学习。只有把学习搞好了,考上了大学,有了固定的职业,才能为钻研艺术打好基础。”此后,课堂上,他就认真听讲;课余时间,他就一心捏泥人,画花鸟虫鱼。他立志将来上个艺术学校,好好学习研究泥塑艺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17岁的张振福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沈丘师范美术班。
青年痴迷泥塑
在沈丘师范美术班,张振福如鱼得水。他把每天的美术课程都用泥塑、木雕、工艺画记下来。可是,同学们对他整天与泥巴打交道投去了异样的眼光:“大人还玩泥巴,真是个疯子。”为此,张振福有了思想压力。
不久,美术老师孙清祥看出了张振福的痛楚,便告诉他,人与人的审美观不同,只要你认为自己是对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张振福渐渐放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玩泥巴”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不久,“牛郎织女”、“关公挑袍”、“三国人物”等泥塑作品频频出现在张振福的抽屉里。1987年元旦,学校举办大型美术展览,他的泥塑作品“桃园三结义”荣获一等奖。
1987年,张振福毕业后被分配到郸城县城郊中学任美术教师。学校位置偏僻,经常没电,热爱泥塑艺术的张振福就在煤油灯下捏泥人。由于当时张振福并不知道泥人对土质的要求苛刻,许多捏好的泥人不久就干裂坏掉了。坏了他再捏、捏了又坏掉,课余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有时候他连学生的美术作业都来不及改。这样一来,校领导认为张振福不务正业,经常批评他:“振福呀,你捏这些泥人干啥?又不能卖钱。”一时间,张振福感觉到同事们都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看他,甚至不愿意与他多说话。
当年,张振福顶着重重压力带着他的泥塑作品到全国艺博会参展,并获得奖项。返回家乡后,张振福拿着荣誉证书和媒体的报道刊样,向亲戚报喜,结果得到一堆埋怨:“搞泥塑只是业余爱好,千万别因为‘玩’耽误了正经的工作,教师可是铁饭碗呀!”
由于张振福“不务正业”,许多姑娘看到他家里堆满了泥人,到处都是泥巴,不敢接近他。一些人看到张振福捏的那些裸体泥塑作品,便说:“一个没结婚的小伙子,捏的尽是一些不雅观的泥人,思想肯定有问题。”为此,张振福的婚姻大事受到了泥塑的影响。
但天赐良缘,他最终结识了基本能接受泥塑艺术的刘凤兰。在结婚时,张振福与妻子约法三章,要求妻子不能阻挠他捏泥人,搞得刘凤兰哭笑不得。
虽有约法三章,但张振福对泥塑的痴迷程度,常人难以理解,妻子也难以接受。为了把作品推广出去,张振福没日没夜地捏。有时为了参加展览,他就凌晨2时起床,用三轮车拉、自行车带,把总重量超千斤的泥人搬到展览现场。有时刚布好展台就遇到大雨,张振福不得不把熟睡的妻子和女儿叫起来帮他收拾泥人,最终泥人安全了,全家人淋成了落汤鸡。此外,他每一次到外地参展、学习,还需要花路费和运输费。按照妻子的话说:“几千元的花费,买回来的就是一本荣誉证书。”
刘凤兰早年下岗,张振福每月几百元的工资还不够自己花,女儿没了学费就不能上学,家里生活渐渐变得拮据起来。“你的泥人如果能当饭吃就好了,你要再这样瞎折腾,你就跟你的泥人过去吧。”一向宽宏大量的妻子刘凤兰看着张振福把家都“掏空”了,难免发几句牢骚。张振福认为妻子在关键时刻不支持他而感到不解,夫妻之间便开始频繁生气。但张振福丝毫没有动摇追求泥塑艺术的坚定信念。
泥塑有了自我
有一次参展,一位老专家看了张振福的泥塑作品说:“你的作品虽然手工技法好、逼真,但没有自己的东西,不能说是艺术创作,只能用‘模仿秀’来形容。”专家的评价就像一盆冷水,浇得张振福透心凉。回家后,他砸坏了许多泥人,每砸掉一件,他的心都在滴血。
一天夜里,张振福在梦中惊醒后,自言自语地说:“专家并不是在奚落我,而是说我的作品没有自己的东西。”于是,张振福选几样泥塑作品拜西安美院陈启楠教授为师,又到天津泥人张工作室参观学习。得到名师指点,又领略了大师风范,加之自身的悟性,张振福抓住了泥塑的灵魂。从此,风格粗犷豪放,表现手法细腻,蕴含中原厚重文化气息的泥塑作品诞生了,这样的作品就叫“张振福泥塑”。
1990年,他的作品“共读西厢”荣获河南省第二届艺术节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此后一段时间里,张振福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创作了大量雕塑,获得了无数奖项。作品展览得多了、上电视上报纸多了,大家逐渐接受了这个“长头发的男人”,逐渐喜欢上了那些小泥人。
泥塑传承文化
张振福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泥塑艺术,使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他自己也被人们改称为专家、大师。“经常雕塑历史人物、神话人物,时间长了人们可能就没有新鲜感了,泥塑也要走进生活。”当上泥塑大师的张振福对泥塑艺术的认识有了新高度。
2000年以来,张振福的大批作品均取材于现实生活,表现真实、震撼人心。专家们说:“振福,你的思维很灵活,抓现实很贴切。”
越深入群众,越能发现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张振福抓住豫东人在生活中的动感瞬间,把30多年的豫东变化搬进了他的工作室,用500个泥塑人物创作了一部“中原文化史”,再现了农村100多个生活场景。如今在农村几乎消失的地头下棋、推磨、唱评书、卖油翁和小货郎,还有剃头挑子、编竹篮、纺棉花、织布等场景又在他的创作中真实再现。
记者细细端详那一组组泥塑作品,看出张振福的雕塑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人物造型古拙、粗犷、朴实、夸张,多半眯着眼、咧开大嘴,一幅笑眯眯的憨态,表现出他们历尽艰辛后的满足和希望,让人仿佛听到了他们的话语,感受到了他们的欢乐。
“小货郎”获河南省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黄土地”入选河南省第十届美展;“好年头”、“扬场”、“剃头”分别获第三届中国国际民博会及第二届中华(天津)民间精品博览会金奖;“家乡戏”获中原文化上海行、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珍品展金奖;“干杯”获首届中国中部(武汉)文博会美术工艺品展金奖……近几年,张振福的泥塑作品风靡全国,获得的奖项数不胜数,这是他付出30多年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张振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塑造了独有的泥塑艺术形式。《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日本《朝日新闻》、河南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大河报》等海内外100多家媒体为他做了专题报道。张振福应邀到境外参加文化交流时,作品被美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收藏家收藏。
今年4月6日,在我省访问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收藏了张振福的泥塑作品“黄河人”。
日前,张振福泥塑被列为周口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泥巴是我的天地,是我的事业,是我全部的追求。恐怕我这一辈子也离不开泥巴了。”采访结束时,张振福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