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12月2日
经文:路加福音1章79节
“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经文:路加福音2:6-7
“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路加福音2章8-14节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有古卷作:喜悦归与人)!
每逢圣诞节,很多家庭会特别提早准备圣诞礼物,在圣诞夜以前包装好了,放在点缀得漂漂亮亮的圣诞树下,等着第二天一大早起来交换礼物。在白雪笼罩大地的寒冬地带,从家家户户的窗口也常会看到闪烁耀眼的彩灯。圣诞节前夕大家最喜欢听,也最爱唱的就是《平安夜》。这首歌里所描绘的是一个充满安详,充满盼望光明,又有天使高唱庆祝的圣善之夜。那夜神把祂最大的礼物——平安的使者——给了世人。它的词曲好像为人间带来天国之音,让穷人富人都感到格外的宁静和安慰。
写这首歌的人是谁呢?他写这首歌的原因在那里呢?让我们来查考一下背后的故事。你若听到一个传说,说事情的起因竟然是一只溜进教堂里的老鼠,你可千万别信以为真哟。
故事是这样的。在 1816 年奥地利的玛利亚普法尔镇,有一个名叫约瑟夫·莫尔 (Joseph Mohr)的年轻人用德文写了一首诗, 题目是“平安夜” (“Stille Nacht”)。 两年之后莫尔在奥本多夫城的 圣尼古拉斯教会担任助理牧师。 传说那年圣诞前夕教会的风琴突然坏了,当晚的崇拜聚会音乐就成了问题。情急之下莫尔就把他的朋友弗朗茨·格鲁伯 (Franz Gruber) 找来,把自己两年前写的那首诗交给这位在当地学校教书的老师,请他帮忙作曲配乐。结果格鲁伯为这首诗谱了一首吉他曲(因为钢琴坏了),而且他竟然在圣诞夜的崇拜聚会之前完成了这桩大事,说来也真了不起。
在这故事里,我们确知是莫尔写的诗词,格鲁伯作的曲子,还有就是当初这首歌的乐曲是为吉他,不是为风琴写的。这就是故事的梗概,多半是真实的。而有关风琴坏了的部分则是后来加上的。 还有人添油加醋,又添了别的情节,说有只老鼠跑进风琴里头把风箱给吃掉了。
至于这首诗歌的流传也有它的故事。若不是因为那位修风琴的师傅听到了《平安夜》这首新的圣诞颂歌后便开始到处宣传,它可能还会留在默默无名的角落。1932 年有一个姓斯特拉瑟的歌唱家庭在莱比锡音乐会上演唱这首《平安夜》,使它流行起来。1839 年有一个姓润纳的家庭首次在纽约市的三一教堂外演唱这首圣诞颂歌,将它带进了美国。
《平安夜》至今已被翻译成300 多种语言或方言, 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受喜爱的圣诞颂歌。随处都听得到它那平静安详的曲调,萦绕在宏伟的大教堂里,也飘扬在室外烛光崇拜的人群中, 不分国籍,不分种族。
莫尔和格鲁伯从未想到他们为一个社区的小教会所写的一首歌竟然会广传到全世界。不同于《天使报信》 和《普世欢腾》 的圣诞颂歌,《平安夜》这首歌让人憧憬出一幅年轻夫妇与睡眠中的婴儿的安详画面,从心中引发出一股特别宁静而亲密的感受。然而这个婴儿与众不同,祂是独一的那位“圣婴”,因祂的降生带来了“救赎宏恩的黎明“。甚至在马槽里的时候祂就已经是“基督救主”和 ”救主今夜降生“的耶稣。
第一节歌词给我们定下了画面的基调:
平安夜,圣善夜!
万暗中,光华射,
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
多少慈详也多少天真,
静享天赐安眠,静享天赐安眠。
1859 年在纽约市三一教会圣公会担任神父的约翰·弗里曼·杨(John Freeman Young) 将这首歌翻译为我们今天所用的版本。1914 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英两国的军队在战场上对峙,双方不仅因为圣诞节而休战停火,而且两国军兵竟然还在战场上同声高唱《平安夜》,因为这是两方军兵都会唱的圣诞颂歌。你能想象那种情景吗?一个个远离家人,时时都在面对死亡的兵士, 他们内心对平安的渴慕有多么迫切?思念在那个圣洁美善的夜晚,“牧羊人,在旷野,忽然看见了天上光华,听见天军唱哈利路亚”,天使欢唱神子主耶稣的降生。此时在地上的军兵同时用德语和法语,谦卑真诚的唱着 《平安夜》,天上的父神想必也在聆听。祂的怜悯与救赎将达到永远 。
主啊,请保守我在这些忙碌的日子中,不要忘记为祢预留时间。祈求您祢让我行在皎洁的神子大爱中,好叫人在我生命里见到主耶稣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