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园地”和“旱地”
不管是辘轳倒罐、木龙还是戽斗,使用起来都是非常费力气的重体力活。一个铁塔一样的大汉累死累活干一天,也浇不了二亩地。除了自然条件特别好的地方,那时要大面积灌溉农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在当时人们的话语中就有“园地”和“旱地”之分。
“园地”是旱涝保收的水浇地;“旱地”浇不上水,风调雨顺才有好收成,是靠天吃饭的土地。园地一般集中在城郊和村镇的周边,城里一些大宅子的后园也是“园地”,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园子和鲁迅家的百草园就是。
那时候,家有几亩“园地”几乎就是“小康”的代名词了。
但,即使有了“园地”,要想有好收成,也得用力气、用汗水去换,这是我们从小耳闻目睹感受到的。于是,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会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知道“一餐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