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共城遗址
小城很小,正是孟子所说的“三里之城”;小城城墙的外面还有一圈土城围着,小城的人们称它古城,可能就是孟子所说的“七里之郭”,从形势上看,符合春秋战国时的古制。在我幼时的印象中,南古城墙已经残缺不全了,东、北、西三面还基本完好。如果站在小城上向那三面望去,纳入视野的不是广阔的田野和村庄,而是绿树扶疏或是作为“小片荒”〔注〕开垦成梯田的古城。古城比内城要高大很多,站在南城外面向上望去,很巍峨,像峭壁一样,半腰和顶边长着酸枣扑棱,看不着上面的庄稼和树木。古城是红胶泥筑成的,从断缺处去看,一层层的夯土层很分明。过去烧煤是要掺土的,称之为煤土。小城人爱取古城土作煤土,因为它比较黏,而且少有礓石和瓦块。如果没有官府的保护,或没有旧道德的约束,古城可能早就消失了。小城的土质与古城不同,一是比较疏松,二是土的颜色没有古城的那么红,其中多有砖头瓦块。古城的土要坚实、纯净得多,肯定没有经过人为的扰动。现在想起来,小城在历史上可能经过多次毁坏和重建,而古城可能没有,难怪小城人要称之为古城了。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古城就日渐消失,县政府曾经在上面立过“共城遗址”的牌子,上面写明是文物保护单位,在北古城上还建过“共城遗址公园”,想来是要留下它。但终究没有挡住经济开发的大潮,现在已经难觅其踪了。
古城的迅速消失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九十年代初还比较完好。记得一年暑假,我带着刚上小学的坤儿和侄儿南南在家小住,一天傍晚,小弟兄俩突然抱着一个沾满泥土的粗瓷瓦罐,满头大汗浑身泥土从外面跑回家来,激动万分的地告诉他们爷爷说,他们到古城上 “考古” 去了,发现了这个罐子,好不容易才挖了回来,要爷爷好好给鉴定鉴定是哪个朝代的东西,是不是考古的重大发现。父亲是个老语文教师,当时在梁村高中教历史,平时爱给孙儿们讲一点文史知识,坤儿很小的时候就能把我们中国大的朝代顺序说得清清楚楚。孙儿们的举动得到了老爷子的激赏,夸奖说他们将来一定是搞学问的材料。父亲当晚的酒比平时多喝了二两,而且就孙儿去古城上“考古”的事,向他的老酒友们夸耀了很长时间。
关于共城的历史,我没有专门研究过,但感觉应该是很古老的。
就这一带的地理形势上看,县城东面是一大片土层很厚的黄土塬,土塬向南缓降,即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距离现在的黄河也就是几十公里。想象洪荒时代,一望无际的黄河洪水,浩浩汤汤,襄山怀岭,缓缓从塬下淌过。洪水退去,留下大片水草丰茂的湖泊沼泽,鱼鳖鼋鳌游弋其中,犀象鹿马奔驰其间。塬上适合先民居住、耕种和渔猎,是先民繁衍生息的乐土。再向南,与这片土塬隔河遥遥相望的,是荥阳、新郑那一大片丘陵和豫西山地,区域更为广阔,那里也是岭上森林茂密、沟里流水潺潺、适合先民生存的地方。据说,黄帝部落就是从那里成长和崛起的。
而共工氏即是与黄帝同时代的部落。从考古发掘看,塬上有新石器时代的孟庄遗址;从地名上看,小城曾名共城。塬上的先民应该就是共工氏部落。古书上关于共工氏的记载很多,最有名的就是《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的神话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我的感觉:小城人勤劳、戆直、倔强、吝啬、认真、不撞南墙不回头和说话生硬、不善言辞、不善妥协、不善与人交往的“靠山红”性格,即秉承了共工怒撞不周山――肚子里一窝火,就头撞南山,即使把天撞塌也在所不惜――的遗风。共工氏善于筑坝阻挡洪水、灌溉农田的特长――他们的首领因此而丢掉了脑袋――也在他们的后代身上得到了很好体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城人发扬他们先人战天斗地、吃苦耐劳的精神,凭着近乎原始的工具和顽强的意志,在太行山中修筑了一座座大坝和一条条转山渠,一部《辉县人民干得好》影片让他们名扬全国。
既然共工氏部落善于筑坝,也一定善于筑城,古城当是他们所筑。这样一座史前神话时期修筑的古城,为了一点可怜的GDP或所谓的政绩,就毁坏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实在是太可惜、也太可悲了!
〔注〕小片荒: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饥荒之后产生的名词,意指小片的荒地。当时上面的政策允许农民开垦小片的荒地以救饥荒。同时出现的同类名词还有“自留地”“借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