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9月30日
简介:
加拿大政府联同各派教会实施寄宿学校,强制对原住民儿童进行基督教灌输及文化灭绝。
详情:
自19世纪开始,加拿大政府为使原住民与白人同化,正式发展原住民寄宿学校,并强行把原住民儿童与父母隔离,此举源于1876年通过的《印第安法》。这类政府资助的寄宿学校由基督宗教各派的传教士主办,当中天主教约占六成、圣公会占三成。原住民儿童在校内接受白人方式教育,学习英语、法语和接受基督教灌输,并且禁止使用本身语言和信奉原有信仰,美其名是为原住民「文明化」,实际是一种文化灭绝。 1960至1980年代,更有约2万名原住民儿童被强行抓到本国及国外英美白人家庭中寄养,断绝原有文化,这段历史被称为「六十年代挖空」(Sixties Scoop) 。
加拿大原住民共有印第安(亦称「第一民族」)、因纽特和梅蒂三大土著民族。 1894年,政府立法规定7至16岁原住民必须强制进入学校(1908年起改为6至15岁),原住民如不交出自己子女,就会触犯法例入狱。自政策实施以来,全国超过15万名原住民儿童被强行带离原有家园,送入寄宿学校,约占全国原住民儿童总数三成。
原住民儿童被带离父母后,丧失正常家庭生活,忘记原有语言文化,用英语或法语写给父母的信,父母根本看不明白。当儿童长大、寄宿结束返回原居地后,这些青年以往所学的无法协助父母,对原有文化感到羞耻,感到自己不属于该处。不少青年酗酒、吸毒滥药等,受到主流社会排斥。
寄宿学校环境恶劣挤迫,卫生条件差劣,暖气不足,不少儿童感染流感及肺结核,据统计当中超过6,000名原住民学生死于校内。教会寄宿学校认为,体罚是拯救灵魂、开化野蛮和阻止逃走的唯一方法,儿童以原有语言交流、进行传统习俗仪式或其他理由,就会遭受肆意虐打和精神虐待,部分更遭受性侵及强奸。 1950年代起,寄宿学校资金严重不足,学童饮食营养不良,于是学校强迫学生从事苦工,为学校挣钱维持营业,原有的文化教育几乎不复存在。 1970年代以后,加拿大寄宿学校数目开始锐减,直到1996年最后一间原住民寄宿学校关闭。
1990年,寄宿学校8万名受害者代表开始索偿,期间教会代表陆续作出道歉。经过多年追讨,直至2007年,加拿大政府联同天主教会、圣公会、联合教会及长老会确立了对原住民寄宿学校受害者一个近20亿加元的和解赔偿方案,并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收集受害者经历见证。 2015年,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在渥太华举办发布会,公布对百年教会寄宿教育摧残原住民儿童的最终调查报告,并提出94项建议。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出席报告发布会,并代表政府郑重道歉,而涉及事件的天主教会最高代表教宗至今仍未正式道歉。
2013年9月30日,受害者之一Phyllis Webstad创立橙色T恤日。 9月30日是寄宿学校的开学日,Phyllis Webstad纪念6岁时的当日在刚进入寄宿学校时,被强行脱去外婆新买给她的橙色T恤,象征寄宿学校对原住民儿童的剥夺。 「六十年代挖空」的生还者亦希望在当日成立正式纪念日。
转载自离教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