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画境青 //www.sinovision.net/?3803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可以没有信用卡,但决不能没有信用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世人对世界的本源的看法大集合

热度 1已有 3333 次阅读2012-11-29 03:50 |个人分类:哲学| 本源 分享到微信

世人对世界的本源的看法大集合

来自网络


多元论
pluralism

主张世界由多种本原构成的哲学学说。有两种基本类型:凡是把世界归结为 多种物质本原的 , 属唯物主 义的多元论,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凡把世界归结为多种精神本原的,属唯心主义多元论,如德国哲学家G.莱布尼茨,认为世界是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的“单子”组成的和谐的体系。

二元论
dualism
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他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精神没有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二元论割裂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质问题,也无法将物质和精神绝对独立的原则贯彻到底,即使是笛卡尔,最终还是倒向唯心主义的一元论。

《反杜林论》
Herrn Eugen Dhring
s Umwlzung der WissenschaftPhilosophiePolitische OekonomieSozialismus
F.
恩格斯在批判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E.杜林的斗争中所写的论战性著作。原名《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18771月~1878 7月以论文形式陆续发表在《前进报 》上。1878 7 月在莱比锡出了单行本第一版,书名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
K.
马克思支持和赞助了恩格斯批判杜林的斗争。他不仅听恩格斯念过《反杜林论》的全稿,还亲自为该书撰写了政治经济学编中《〈批判史〉论述》一章。
该书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该书批判了杜林在科学分类问题上的先验主义观点,阐述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等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杜林在物质存在形式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观点。该书还批判了杜林的庸俗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观点及其唯心主义暴力论。阐明了经济决定政治、历史发展中革命暴力的作用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
《反杜林论》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不可知论
agnosticism
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最初由英国生物学家T.H.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许多流派从不可知论出发来否定科学真理的客观性。

 

泛神论
pantheism
把神和整个宇宙或自然视为同一的哲学理论。最早提出并使用“泛神论”一词的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J.托兰德。该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本身具有神性,万物存在于神内,神是万物的内因。这个神不同于基督教信奉的人格神,也不同于自然神论者所主张的第一因的神,它没有类似人的属性,不是凌驾于世界之上,而是存在于世界之内。欧洲哲学史上的泛神论大体上可归结为两类:一类是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泛神论,它把神融化于自然之中;另一类是具有宗教神秘主义倾向的泛神论,它把自然消解于神中。这两类泛神论在反对正统神学的斗争中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非决定论
indeterminism
否认事物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哲学观点。它认为事物的运动不受因果关系的制约,没有任何秩序,而受自由意志支配。它在社会历史观上往往表现为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是由有意志的人决定的,人的意志尤其是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就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制约性。


工具论
Organon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公元1世纪由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安德罗尼柯编辑成书。全书收集了亚里士多德6篇逻辑学著作:《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辩谬篇》。主要讨论了命题、范畴、三段论等问题,阐述了证明、定义、演绎等方法。该书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诡辩论
sophistry
一切利用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否认真理或阻碍探索真理的思维方式的统称。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的思维方式之一。它常常利用客观事物和概念普遍具有辩证矛盾这一特性,冒充辩证法,或同辩证法相互掺杂地表述出来;用概念的联系取代和掩盖事物真实的联系,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并夸大相对性一面,否定确定性和绝对性一面。


怀疑论
skepticism
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随历史条件的变化,所怀疑的具体对象各有不同。古希腊怀疑论的创立者皮浪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因为每一事物都有两种相互排斥的意见,不能确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怀疑论者则对各种宗教教条表示怀疑。18世纪英国哲学家D.休谟怀疑知觉是由外物引起的。德国哲学家I.康德怀疑人能够认识物自体。现代西方的怀疑论者承袭休谟和康德的思想,拒绝研究感觉之外的实在。

 

环境决定论
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简称决定论。
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家已开始注意人与气候的关系。希波克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都认为,人的性格和智慧由气候决定。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接受了古希腊学者关于人与气候关系的思想,以气候的威力是世界上最高威力的观点为指导,提出应根据气候修改法律,以便使它适合气候所造成的人们的性格。19世纪中叶,英国历史学家H.T.巴克尔认为气候是影响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并认定印度的贫穷落后是气候的自然法则所决定的。
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19世纪末叶发表的著作《人类地理学》中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他的学生,美国地理学家E.C.森普尔把拉采尔的观点介绍到美国,夸大和突出了环境的决定作用。其后美国地理学家E.亨廷顿在他的《文明与气候》一书中,特别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
19
世纪,人类改变地球面貌的作用几乎未受注意。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环境决定论取得了优势。进入20世纪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主动的,是环境变化的作用者。于是,陆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人地关系论学说,对环境决定论提出了异议或否定。然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环境决定论并未消失。澳大利亚地理学家G.泰勒批评老式的决定论,认为孟德斯鸠和巴克尔等人把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说得过分了,但他提出一种决定行止论(又称有限决定论),认为人类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发展进程,但如果不顾自然的限制,就一定会遭受灾难。


经验论
empiricism
认为经验或感性认识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轻视,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定性的认识论。经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经验即感觉,另一种是内部经验即内省。主张感觉论的哲学家否认内省经验,只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经验论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经验来源于客观实在,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才引起感觉经验。唯心主义经验论则否认经验的客观来源,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或上帝赋予的。经验论与唯理论或先验论相对立,并长期进行论争。


目的论
teleology
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规定事物存在、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因和根据。其根本点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所固有的因素强加给自然界。目的论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即外在的目的论和内在的目的论。前者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发生并秩序井然,都是神的目的所安排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外在的目的论的早期代表,到中世纪则为宗教神学所利用和发挥,成为宗教神学的核心思想。内在的目的论认为事物的必然性存在于目的性之中,进而把目的理解为事物的内在规定,是比必然性更高的原则。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内在的目的论的奠基者。


宿命论
fatalism
认为历史的发展、个人的际遇是由命运决定的理论。主张“命运”主宰一切,人们必须服从它的支配,听任它的摆布,否认人的一切能动创造作用。鼓吹“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反对作任何改变现实的积极努力,认为努力是徒劳无益的。宿命论突出地表现在某些宗教思想中。


唯我论
solipsism
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及他人均为 “我”的表象或“我”的创造物的哲学观点。它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逻辑结论。典型代表者有18世纪英国哲学家G.贝克莱、19世纪奥地利物理学家E.马赫等人。他们把世界看作是个人感知的结果或个人精神创造的产物,认为只有自我及其意识才是唯一真实的、本原性的存在。

 

唯理论
rationalism
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又称理性主义。不承认理性认识要依赖感性认识,认为可靠的知识是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西方近代唯理论由18世纪法国的R.笛卡尔开创,主要代表有荷兰的B.斯宾诺莎和德国的G.莱布尼兹等。笛卡尔主张依靠生来具有的天赋的理性认识能力,进行准确无误的推理。斯宾诺莎则肯定上帝即自然,具理性认识的对象放到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广义来说,理性主义并不仅限于认识论范畴,在思想文化一切领域,凡崇尚理性的观点都可称之为理性主义。


万物有灵论
animism
认为原始人在形成宗教之前最先出现万物有灵观念的理论。起初由英国学者泰勒提出,后来德国学者冯特又从心理学意义上对之补充发挥。这种理论指出,原始人通过对梦境、幻觉、睡眠、疾病、影子、映象、回声、呼吸等现象的认识而产生了存有非物质性独立灵魂的观念,觉得灵魂在物体中的去留乃决定着这些物体生命的有无。泰勒因而采用拉丁文anima(意即灵魂、生命或气息)来为之命名,认为原始人相信anima可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故称万物有灵。但其理论以宗教进化论为基础,即断定宗教经历了灵魂观、鬼神观和上帝观的进化发展。此后英国学者马莱特曾以前万物有灵论对之提出修改,认为原始人在形成万物有灵观念之前已经有了相信整个物质世界都具有生命的观念,其理论故又名物活论。由于万物有灵论和前万物有灵论都缺乏历史确证,因此已不再被宗教学所采用。


唯意志论
voluntarism
一种主张意志是宇宙的本体、意志高于理性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德国,流行于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A.叔本华和F.W.尼采。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整个世界的基础,是终极的实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思想也是意志的派生物。在他看来,世界是意志及其表象,表象上溯到理智,但最终归结为意志,而作为宇宙本体的意志是一种完全敌视客观物质世界的神秘的生活力,亦即一种盲目的、无理性的、永不衰竭的创造力。这个意志无所不在,永不死灭。它在人心中表现为冲动、本能、奋进、渴望和要求。他把理性置于意志的支配之下,认为意志统率知觉、记忆、想象、判断和推理,人的思想、理性应当服从神秘的、无从解释的意志。叔本华认为意志不仅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也是世上一切罪恶和痛苦的根源,任何意志都要表明为自我奋斗,它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痛苦也永无终极。他提出,达到幸福的唯一办法就是完全弃绝生存意志,做到绝对的无动于衷,以求解脱。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抛弃其消极悲观因素,宣扬积极行动的权力意志论。他认为追求和发挥要求统治的权力意志,既是宇宙的本质,又是自然和社会的唯一动力,也是最高的生活原则和道德原则。尼采认为人的感觉、思维等都不过是意志的表现并受意志的支配,人的一切行动都受意志的主宰,是意志所创造的活动。
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论,特别是其非理性主义倾向,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德、法等国的生命哲学和历史哲学,尤其对H.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以及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先验论
apriorism
一种把认识看作是先于人的经验的唯心主义认识学说。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先于客观事物、先于社会实践、先于感觉经验的东西,人们只能通过先天的形式或手段才能获得。客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认识来自某种“神的启示”,是先天赋予的;主观唯心主义主张,认识是人们心灵的创造,是头脑中固有的。


物活论
animism
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充满“精灵”,具有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的哲学学说。又称万物有灵论。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利斯等人是哲学史上最早的物活论者。物活论思想在近代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些自发的唯物主义者把自然事物的发展归结为具有生命和活动能力的“胚芽”在数量上的增长。近代物活论在批判中世纪灵魂不死的宗教思想方面起过积极作用,但它认为任何物质形态都有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混淆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本质界限。

 

自然神论
deism
一种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又称理神论。由17世纪英国思想家L.赫尔伯特始创,著名代表有J.托兰德 、D.哈特利、J.普里斯特利等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也都是具有一定唯物主义倾向的自然神论者。自然神论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它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主张用“理性宗教”或“自然宗教”代替“天启宗教”。自然神论在欧洲近代颇为流行,到19世纪中叶后,逐渐失去了它反对封建神学的进步意义,成为维护宗教的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
liberalist theory
强调新闻业不受政府干预的新闻观念。它是以“天赋人权”为主导思想提出的理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新闻学中占主导地位。渊源于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英国思想家J.弥尔顿,18世纪英国法理学家J.厄斯金、美国政治家T.杰斐逊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J.S.密尔顿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主张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传播新闻和发表意见,在“观念的自由市场”中,通过“竞争”使正确的意见最终得到承认。反映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需要。代表著作是美国新闻学者W.施拉姆主编的《报刊的四种理论》。
20
世纪80年代,中国有人鼓吹不受限制的新闻自由,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反对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思潮。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新兰 2012-11-29 06:18
未详读,觉得不错,下次抽空细品!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