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思宁的博客 //www.sinovision.net/?3728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林阴道”和“林荫道”该用哪个

已有 2848 次阅读2011-5-23 03:53 |个人分类:语文评论|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林阴道”和“林荫道”该用哪个

  5月22日《扬子晚报》关于语文教科书该用“林阴道”还是“林荫道”的报道(见本文后面所附)见报后,这两个词该用哪一个的问题再次引发许多人的关注。
  1999年版《辞海》收“林阴道”词条而不收“林荫道”词条。“林阴道”释义为:在道路的中轴、两旁或一边,具有广阔绿化的地带。有遮阳、防烟、防尘、减少噪声、绿化环境等作用
。在林阴道的绿化地带常安置各种设备,以供游憩。但《辞海》认为“阴”读yīn,也读yìn。读yìn时,通“荫”。覆蔽;庇护。“荫”读yīn,也读yìn。读yīn时,指树阴、日影。这说明,虽然《辞海》不收“林荫道”,但在词义的解释中,仍肯定“阴”“荫”的相通。因此,按照《辞海》,也不能说“林荫道”就是错的。
  2001年版《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收“林阴道”词条而不收“林荫道”词条,“林阴道”释义为:在道路的两旁、中轴或一旁具有开放空间绿化的地带。
  2004年1月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林阴道”释义为:两旁有树木荫蔽的道路。也作林阴路。“阴”不要误写作“荫”。还说,“树荫”“林荫道”应写作“树阴”“林阴道”。《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常见的词典中唯一明确认定“林荫道”写法错误的。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认定“林荫道”写法错误的依据应该是杨新富校长所称的1998年1月语文出版社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问题是杨新富校长可能没有注意到后来有更新的词典规范
为“林荫道”正名了。
  《现代汉语词典》曾经与《辞海》《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样,收“林阴道”词条而不收“林荫道”词条。但是,2005年6月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既收“林荫
道”词条,也收“林阴道”词条。“林荫道”为推荐词形,释义为:两旁有茂密树木的道路(一般比较宽)。也作林阴道。“林阴道”为非推荐词形,释义为:同“林荫道”。《现代汉语词典》中“树荫”为推荐词形,释义为:树木枝叶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阴影。也作树阴。“树阴”为非推荐词形,释义为:同“树荫”。关于推荐词形和非推荐词形的区分见《现代汉语词典》的《凡例》2.2。2009年版《辞海》也改为“林荫道”词条。
  思宁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编者可能考虑到“林阴道”词条与特指女性生殖器官一部分的“阴道”共用“阴道”二字,不大适宜,语用中容易让一些人产生不雅的联想,才推荐使用“
林荫道”。不过,鉴于“林阴道”已经被常见的词典(包括旧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其他出版物广泛使用,也不便今是昨非地自我否定,就把“林阴道”列为非推荐词形了。因此,根据最新的用词规范,宜用“林荫道”一词,但用“林阴道”也可以,不算错。   
  教科书要与时俱进。建议以后的教科书,都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推荐,改用“林荫道”。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林阴道”是过去的用法,现在不推荐使用了。这点特别提醒杨新富
校长和其他语文老师注意。其他出版物,例如新闻媒体,最好也改用“林荫道”。但如果还有人用“林阴道”,也不要判定人家错了。
  苏州大学语委委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曹炜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主张用“林荫道”是对的,但曹炜把“林阴道”作不同于“林荫道”的解释(“意思是
背着太阳的路”)则是不对的。其实,《现代汉语词典》已经明确“林阴道”意思同“林荫道”,无需为了区别推荐词形和非推荐词形而生造不同于“林荫道”释义的“林阴道”释义。况且,“背着太阳的路”本身也讲不通,因为无法解释为什么用“林”字。再从地球自转和太阳光照射形成白天和黑夜的科学道理分析,“背着太阳”并非路的特征,而是地球自转形成黑夜的特征。
  另外,《扬子晚报》报道中说“腊梅”是“蜡梅”的误用。其实,《现代汉语词典》认为“腊梅”同“蜡梅”。“腊梅”虽然是非推荐词形,却不能算错。      

     2011年5月23日
――――――――――――――――――――
题图为小学课本上的“林阴道”,图片出处http://www.yzwb.net/epaper/html/2011-05/22/content_305526.htm?div=-1附5月22日《扬子晚报》报道:http://www.yzwb.net/epaper/html/2011-05/22/content_305526.htm?div=-1
语文书“林荫道”写成“林阴道” 家长质疑:错了?专家解释:变了   薛马义 王?

  前几天,故宫一个别字“撼”原应为“捍”,让全国人民热烈地讨论了一把。近日,一苏州网友在其博客上称,他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思。不过,当他在女儿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看到“林阴道”一词时,却产生了极大的质疑:记得自己一直学的是“林荫道”。对此,教材编写者解释说“林荫道”是异读词,为防止出现混淆,所以国家语委进行了统一修改。
  对于日前故宫出现的“撼”字风波,该网友称,大家之所以敢讨论,敢说这个字错了,是因为故宫不是教书育人的。大家讨论讨论,就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而已。“我觉得挺好。”但如
果一个权威机构,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将错误堂而皇之地印在教科书上,所有老师都不敢质疑,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随后,该网友特别指出,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科书104页“识字”中,出现“林阴道”一词,让人着实吓了一跳。“因为明显与我们老师长期教我们的区别大啊。

  经过多番联系,昨天记者联系上了这位姓李的市民。据其介绍,他多年前和妻子一起来苏打拼,目前开了一家体育文化广告传媒公司,女儿就读于苏州新区某小学一年级。
  去年,女儿开学后,兴冲冲把教科书背回了家。后来,他无意间翻到了语文书第104页,看到了那个错别字,认为非常不妥。“可教科书上已经白纸黑字地印出来了,既成事实,我们这些
家长也只能望洋兴叹啦。”李先生表示,对于教科书上出现这样的错误,他们家长感觉很无奈,也很无语。
  带着网友的质疑,记者来到苏州新区狮山实验小学。在校方提供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科书第104页上,记者果然看到了“林阴道”一词。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陆
菊敏告诉记者,他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已经有17年了,自从语文书从人教版换成苏教版后,这15年里一直都是“林阴道”,他们也是一直这样教的。
  陆菊敏告诉记者,当他刚接触到“林阴道”时,第一反应是这个字印错了,因为在之前近20年的学习中一直都是“林荫道”。在他和学校同事讨论后,大家也一致认为这个词是印错了。
便向出版方提出了异议,但却被告知并没有错误,“林荫道”已经统一改为了“林阴道”。“虽然我们一直对‘林阴道’有想法,但教科书就是权威,授课必须以它为准。”
  孙波 薛马义 文/摄
  专家 解字
  词典根据使用频率 把“林荫道”列为推荐词条
  “在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2005年修订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记载中,将‘林荫道’作为推荐词条,而‘林阴道’为非推荐词条。”苏州大学语委委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汉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曹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林荫道”意思是树木遮盖太阳而形成的路,“林阴道”意思是背着太阳的路。两个词都可以用,只是意义有些差别,一个强调树木遮阳,一个强调背着阳光,现在已经被混淆成通用了。
  曹炜说,两个词很难说对错,但严格来讲,应该用“林荫道”,首先林荫道被《现代汉语词典》列为推荐词条,而林阴道列为非推荐词条,这说明林荫道的使用社会频率高于林阴道,中
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在选择混淆词汇作为推荐词条时,词汇的使用频率是第一参考标准。
  再就据文化传承而言,“林荫道”自秦汉就出现了,而“林阴道”在唐宋时才出现。从构词理句来看,“林荫道”有形象的遮盖的意思,而“林阴道”却过多地倾向背阳,显然前者更加
能形象表达出意思。
  曹炜还表示,编书的人肯定不是高校老师,“荫”使人想到树木,显然在表意功能更好,建议小学课本里全部换成“林荫道”。   孙 波 薛马义
  观点 PK
  教科书编写者
  “荫”有两种读音 为防混淆变成“林阴”
  “关于林阴大道的‘阴’究竟是用‘荫’还是‘阴’,确实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不过小学教材中使用林阴大道是根据语文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修改的。”苏教版小
学语文教科书编委、特级教师、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杨新富校长详细告诉记者“林阴大道”的修改原由。
  “之前的‘林阴大道’都是写作‘林荫大道’,但这个词中的‘荫’有第一声和第四声两个读音,是个异读词。这样的异读词有400多个,经常发生矛盾。为了进行语言的规范和统一,
1985年12月国家语委推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这样一来,‘林荫大道’的‘荫’原来可读第四声,最后就都‘统读’第一声。‘林荫大道’的‘荫’和‘阴’就成了一个读音。而‘荫’在表达隐蔽、封赏等意思的时候读第四声,比如‘荫庇’、‘封妻荫子’。那么,为什么要将‘树荫’、‘林荫大道’中读第一声的‘荫’最后都改成‘阴’呢,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不混淆。
  1997年国家语委推出《语言文字规范手册》,随后1998年1月语文出版社根据这个文件出版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其中就将‘林荫大道’、‘树荫’全部改为‘林阴大道’和‘树阴’
。既然‘荫’和‘阴’同音字,拿掉草字头后直接使用‘阴’的话就没有了第一声的‘荫’,这样就不易再错。”
  “很多家长都对现在的教材用字产生疑问,主要是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所以觉得是教材错了。但对于孩子来说,如果直接学习的就是‘林阴大道’,就不易再出现混淆。”杨新富校长
说。“根据汉字教学、汉字信息处理、出版印刷、辞书编纂等需要,文字需要规范。生活在变化、汉字使用在变化,这种变化应该可以理解。”语文教材是根据国家语委出台的语言标准规范来编写的,符合国家标准。 王?
  或许你不知道 腊梅?不,蜡梅!  记者发现,让人产生混淆的字还有不少,比如蜡梅的“蜡”,很多人都一直以为是“腊”。这是因为蜡梅大多会在腊月开,人们就误用成“腊”,而这种误用也逐步被人们认可,所以变
成了“腊梅”。
  对此,杨新富校长解释说,其实蜡梅以前一直是虫子旁,古代文献上都有记载。而且蜡梅和梅花并不是一回事,蜡梅大多是冬天开的,而梅花大多是春天开。蜡梅这种花的花骨朵的质感
就像蜡烛的蜡。在修订后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蜡梅还是采用了之前的用法。杨新富校长笑着说:“其实教材是非常严肃正规的,教材在编写修订的时候都会使用国家的最新标准。细心的家长还会发现新的问题,比如教材里教汉字的笔顺也出现了变化。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书后面就有一些字的笔顺展示。比如说‘火’的笔顺是先两点,后中间‘人’字;‘里’是最后写底下的两横,跟家长小时候学得不一样。这其实是根据行书的写法而来的,因为行书形成了较好的书写习惯,之前一些字的笔顺容易跟行书出现打架。根据1997年国家语委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一些字的笔顺就根据行书最后作了调整。” 王?
  容易混淆的几组字  1、迭与叠 “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会与原来的负面影响相迭加呈增长的趋势。”这里的“迭加”应改为“叠加”。因为“叠”是层层堆积,是积累;“迭”是更迭、屡次。
  2、分与份 在读fèn(愤)时,容易混淆。“身分”应改为“身份”。
  3、黏与粘 “黏”字,1955年被作为异体字淘汰,1988年又恢复使用。粘读zhān(沾);黏读nián(年)。所以“粘合”应改为“黏合”。
  4、品位与品味 二者词义不同。“作品的品味不够”,这里用“味道”的“味”,也即表品尝滋味、仔细体会的“品味”就错了。应该用“地位”的“位”,也即表质量、水平的“品位
”。  综 合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