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请谢绝“撼祖国强盛”的锦旗
5月13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撼祖国强盛 卫京都泰安”的锦旗。这“撼祖国强盛”有误。
“撼”,意思是“摇”“摇动”“震动”。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宋史・岳飞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撼”引申为用言语打动人,如《宋史・徐?》:“微言撼之。”
“捍”,意思是“保卫”“防御”“张开”“拉开”。通“悍”。《礼记・祭法》:“能捍大患,则祀之。”《吕氏春秋・贵卒》:“管仲捍弓,射公子小白,中钩。”
不论从词义还是从通假看,“捍”均不能用“撼”表示。对祖国的“保卫”是使之坚固、稳定、完整,而不是“摇动”她。所以,锦旗上的“撼”是“捍”的误用。
即使“撼”改为“捍”,从语法和对仗角度分析,“捍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也有问题。“捍卫京都的泰安”勉强说得过去(即理解为护卫、保障北京的平安),“捍卫祖国的强盛”则动宾搭配不当,因为“祖国的强盛”作为宾语部分,前面的谓语动词宜采用“实现”之类的词。
进一步分析全句的意思,北京警察抓盗贼,可以赞誉为护卫、保障北京的平安,却不宜夸大为实现“祖国强盛”之举。“强盛”是“强大而昌盛”的意思。抓住一个盗贼,祖国就会因此强大而昌盛吗?如果会,只要让更多盗贼去偷,然后抓住更多盗贼就行了。这实现“祖国强盛”也太容易了吧!
据说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事后竟然表示:“撼”字没错,显得厚重。思宁猜测,该负责人可能以为“撼”字比“捍”字笔画多,“显得厚重”。
遗憾的是,北京市公安局欣然接受了“涉嫌用文字颠覆国家”(郑渊洁评语)的“撼祖国强盛”的“评价”。5月15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网站依然挂着“撼祖国强盛”的锦旗图片(见http://www.bjgaj.gov.cn/web/detail_getArticleInfo_297727_col1169.html网页)。
请北京市公安局谢绝“撼祖国强盛”的锦旗吧。
――――――――――――――――
题图为5月13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见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5/15/c_121416732.htm附:
http://www.bjgaj.gov.cn/web/detail_getArticleInfo_297727_col1169.html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2011年5月13日消息: 故宫博物院向市公安局赠送锦旗
www.bjgaj.gov.cn 2011年05月13日
5月13日,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纪天斌等相关负责人来到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对市公安局迅速破获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表示感谢。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出席并讲话。
5月9日,故宫博物院斋宫诚肃殿展出的部分展品失窃,市公安局接报后对此案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亲自部署指挥,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全力以赴开展侦破工作。5月11日19时40分,专案组在丰台区友联时代网吧将嫌疑人石柏魁抓获归案,经初步审查,该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目前,公安机关已找回6件被盗展品,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仪式上,故宫博物院特意向市公安局赠送了“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智勇神警,盗贼克星”两面锦旗。傅政华表示,此案得到了公安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公安局集中精兵强将,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仅用58小时迅速破案,体现了首都公安机关打击震慑各类犯罪的信心和能力。此次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的成功破获,一是源于故宫博物院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二是有坚实的公安基础工作及强大的科技力量做支撑。市公安局将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及“科技强警”建设,提高打击预防各类违法犯罪的能力,努力实现创建“国际一流警务”的工作目标。
http://bjwb.bjd.com.cn/html/2011-05/14/content_401434.htm
《北京晚报》2011年5月14日报道: 故宫送锦旗 撼倒众网友
故宫解释:“撼”字没错 显得厚重 专家诧异:小学生都不该犯这个错 本报讯(记者安然)昨天下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纪天斌等相关负责人来到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对市公安局迅速破获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表示感谢。然而,一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却招来了不亚于针对故宫安保水平的质疑:堂堂故宫,难道也写错别字,而且还是意思截然相反的错别字?有网友揶揄,仅仅10个字就有10%的差错率,故宫安保的差错率会有多大?
粗粗一看,锦旗上两句话的字头合拼成“撼卫”,但稍一细想,“捍卫”之捍并非撼动之“撼”。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捍”的解释是保卫、防御;而“撼”则是摇,摇动。用在“祖国强盛”之前,一个的意思是保卫祖国的强盛局面;另一个则是让祖国强盛的局面“摇晃”起来。
难道是通假字?记者上午采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胡风之女、作家张晓风。听完记者的叙述,张晓风脱口而出:“意思满拧啊!”
“从来没见过有这么通假的。”张晓风说,古代汉语中虽然常有“通假”的用法,但在这儿却不是这么用的。古代汉字里某些字的意思区分不像现在这么清楚,现在认为的某个字是另一个字的“通假字”,但在古代其实就是一个字,后来随着汉字发展才区分开的。也有的通假字干脆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而后来的文人为了显示自己读书多见识广,故意跟着写错,于是“积非成是”,成了公认的写法。“但是这两个字之间怎么说也不会通,它们的意思截然相反啊。如果是在‘撼祖国强盛’之后加上一个‘难’字,意思倒还基本通顺。”
据报道,故宫相关负责人昨晚表示,“撼”字没错,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张晓风说,在语言文字的问题上,很难说谁是真正的权威,只有字典才是权威。“无论是公众还是故宫方面,如果要对此作出解释,只能以字典为准,其他的解释都是无力的。”
“通假?这两个字在中古时代,连音都不一样,怎么会通假?”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主编、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韩敬体老先生得知故宫锦旗事件后,同样颇为诧异。他说,“撼”与“捍”实际上是两个“写对了容易,写错了难”的字,这样的常用字,既非古字,也非生僻字,甚至连小学生都不应该犯错。
他告诉记者,即使在现在,广东话中,两个“HAN”字的读音都不相同,在中古时代,它们无论音和义的区别都非常大,只是随着时代发展,在北方音中,二者才合二为一。“一个是摇动,一个是保卫,怎么能一样呢?”
韩老先生说:“出这种问题,这只能说故宫博物院平时太不认真了,太不重视文字工作。可是,故宫本来就是个研究古代文物和古文字的地方,竟然……”他认为,从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出,无论硬件有多强,思想方面不注意,出事故真是难免的。
微博热议 郑渊洁:我只读过小学四年,认识的字不多。北京故宫博物院失窃案告破后,故宫送给公安局一锦旗。请教各位汉语学者专家,“撼”在古代是否和“捍”通用?如果不通用,将“撼”和“祖国强盛”连排且置于前列,涉嫌用文字颠覆国家?还是恩将仇报讥讽公安“撼祖国强盛”?我还是觉得在中文使用上故宫不会出错。
李开复:解释康熙字典被盗了更好。如此强撼(悍)的撼(汉)语,撼(汗)!
赵所生(著名文史专家、学者,前江苏教育出版社社长):错别字没水平,死不认错的解释更没水平!
榕树下的故乡:故宫,你悍然用此锦旗送平安北京的捍卫者,令人汗颜,真是撼故宫易,撼没文化难,撼知错就改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