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青年有话说”造假的技术分析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网官微10月9日发表了署名“几位中国青年”的文章《对彭斯的演讲,中国青年有话说》。
应该说,该文部分观点是有道理的,我也赞同。但该文的表达形式涉嫌造假,即真实作者假冒“几位中国青年”。 笔者对其涉嫌造假进行以下技术分析:
一、按照汉语的敬词使用惯例和写作署名传统,“位”不用于第一人称的场合,作者通常不自称“位”。所以,判断“几位中国青年”的署名并非投稿者的真实署名,而是人民日报编辑编造的。可惜,编造时误把“位”用于自称,露出了假署名的马脚。
二、该文标题《对彭斯的演讲,中国青年有话说》像是记者的报道,不像驳论作者自拟的标题。毕竟,在逻辑上,“中国青年”是数亿人的群体,而“几位中国青年”只是中国青年中的个位数。“几位”说不等于数亿人说。按照正常的标题规范,标题理应是《对彭斯的演讲,我们有话说》。
三、该文中“一位中年教授给我们发来一段文字”说法有假。这位中年教授发一段文字,应该是在“几位中国青年”写批驳彭斯文章之前。该教授在技术上难以预见“几位中国青年”要写文章批驳彭斯,而专门给这“几位中国青年”发一段文字。一般说,该教授只要发给其中一位即可,不大可能发给“几位”。
四、该文对彭斯的反驳回避了多处敏感点。这一方面说明,绝大多数中国青年,根据中国内地的新闻和网络管制现状,难以看到彭斯讲话的原文全文,因此不可信能针对敏感点进行反驳。而按照驳论写作常规,连对方的原文全文都看不到,怎么会去写驳论呢?另一方面又说明,真实的作者应该可以看到彭斯讲话的原文全文,但有意回避敏感点,因为人民日报不想让读者通过驳文得知彭斯讲话中的敏感点,或许有的敏感点难以反驳,只能回避。
五、根据中国内地的网络管制现状(比如微信的敏感词审查屏蔽机制),“几位中国青年”该文如果不是在官微发表,该文在网上(特别是微信朋友圈、公众号)也难以规避审查屏蔽机制直接顺利发表。事实上,除了人民日报有关官微平台,“几位中国青年”并没有在网上及微信中直接发表该文。
六、“几位中国青年”中,至今没有任何人公开承认自己是“几位中国青年”之一。从该文内容看,署真实姓名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风险(台湾那位女主持人黄智贤就敢于署名反驳彭斯),为什么不敢署名呢?也许只有奉命写作,且言不由衷才能解释了。
按照“四个自信”精神,如果是人民日报评论部的人写的,就应该理直气壮地真署名。假装成“几位中国青年”的来稿,进而标题党地夸大为数亿中国青年的“有话说”,是否真实作者真的心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