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卯金美博 //www.sinovision.net/?367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Welcome! 欢迎你!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莫问争名,但为争鸣

已有 1721 次阅读2010-1-27 05:23 |个人分类:美文|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李星良
《教师》 2009年第11期(下)

    提起《百家讲坛》,一大批学术明星便会闪现眼前,他们走上电视荧屏,讲历史、说典范、论学术,侃侃而谈备受追捧。紧随其后,湖南教育电视《湖湘讲堂》面世,收视率亦是节节攀高,观众一路叫好。搬学术上电视,便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瞬间即有蔚然成风之势,一幅学术繁荣的欣欣景象绽放中国文化界。
  冷静下来,细细思考,这是新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各方利益交织的“争名”呢?
  查史阅经,“争鸣”一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时,社会动荡不安,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儒道法墨”各家纷纷走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奔走疾呼。他们关心时政,心系黎民;他们一身傲骨,来去随心;他们彼此诘难,又互相学习,留下了浩瀚的学术成果和不朽的思想文明,为文人墨客所吟诵景仰。
  由此说来,“争鸣”不愧是将思想和文化发扬光大、推陈成出新的堂堂正道,应该受到尊重和推崇。然而近年来,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置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于千里之外,热衷炒作而陶然于镁光灯下。这些所谓的“大师”粉墨登场、登高而呼,为的不是学术争鸣,为的不是弘扬传统文化,而是为了披学术的外衣走利益之路。纵观整个社会生态,不难发现,争鸣的少了,争名的却多了,社会跟着崇尚名人,却不重视鸣人,鸣人成了疯子,而名人则被顶礼膜拜。更有一种观点认为,争鸣必须建立在争名的基础上,欲争鸣先争名,宣称乱世争鸣,治世争名。
  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无限感怀:“在这个喧嚣浮华的时代,货真价实、坚守学术良知的大师正逐渐成为大熊猫,俨然是大道即隐。”安定的社会,名利的世俗,蒙蔽了人心、冲散了人的斗志激情,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顺势抬头,圈住了太多学术界的人,他们思考的脚步,深陷泥沼,举步维艰。
  学术是一项圣洁的工程,历史是一件庄严的事情,容不得拿来哗众取宠贻笑大方。莫问争名,但为争鸣,真正潜心于学问,为学术而鸣,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才能不名而名,才能流芳百世。也许,“百花争鸣难觅影,淡容素雅沁寒冬”,这样的境界才是学者之道啊。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