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刚读大学的孩子日前收到一封信,由一家私人贷款公司寄来。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因受教育部委托发放教育贷款,根据联邦1974和1999年的相关法律,公司已获得他的个人资料,谨此通知。简单的一封信,白色的信封白色的纸,却不是苍白无力。如果说这是一份承载着无限放大的个人尊严的法律契约,也不是小题大做。
感慨,因这张纸而起。这种感慨对一个美国人、或一个中国人来说未必有,前者会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否则是盗窃身份、是触犯法律;后者则认为这是天荒夜谈,惯于被侵犯、哪敢奢望。我感慨,因为我常往来中美,隐私在两边都是焦点话题。
从家常的手机说起。每天起床,我照例都要打开两部手机。打开美国手机,或偶有信息,是亲友的音信与问候;打开中国手机,必有一堆信息涌出,“发票出售”、“楼盘甩卖”是我和全体中国手机用户每天“恶补”的“市场资讯”。最高纪录一天收过27条卖楼信息,但这些垃圾信息因我“不是省市领导不能拒绝接收”,这是中国电信回复中国法庭时说的,因此只有无奈。手机号码早已不是隐私。但除去被彩信陷害为中国移动创造无谓收入的愤怒,我还有被人随时算计的惶恐。垃圾信息里“劳动法学习”、“高级税务讲座”、“避免驾驶罚单”、“物业估价交易”这类不只是骚扰,而是有备而来兼“度身定做”啊,除了我,公司其他员工是不会收到的。也就是说,有人“惦记”着我,从工商局、税务局、车管所、房地产局这些政府机构获取我的信息,然后非常准确地将相关业务指向我。似是商业宣传,其实背后恶意丛生,当这个职务犯罪、权钱交易的巨大灰色群体中某一人产生歹念时,我岂不是大难临头吗?
隐私值几个钱?在中国还真的不值钱。据报道:10000人的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电话号码、住址、学校等资料,十年前约值30元,自从被分众传媒贱卖开始,之后只值0.5元了。悲哀吗?还不算,更深的悲哀是中国几个无线服务运营商为了利润助纣为虐,将端口大量发送信息的价格一降再降,将九亿中国人置于无尽的烦扰之中。
隐私成为廉价商品贱卖,在当今中国没有几个人能幸免。当每个人都成为被出卖的对象时,也就没有一个人的权利会被保障,这就是当今中国的现实。
我最大的心理不平衡是:中国保障人民的法律不如美国私人公司的一张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