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漂泊足迹 //www.sinovision.net/?3612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漂泊杂谈】世间文人皆相轻吗?

已有 346 次阅读2019-3-1 20:13 |个人分类:时评分享到微信

笔者写过《我的商人朋友,你除了有钱还有什么?》一文刊帖之后,有位网友愤愤不平,愤然回复:“你说商人皆不义,难道文人不相轻吗?”
    我文中所说商人,明眼人一看就知并不是泛指所有商人,而是专指那些不讲信义、过河拆桥、不仁不义的奸商而已,而这位网友寡陋孤闻,竟抬出“文人相轻”来藐视文人。于是,我查看史料、搜集典故,写就这篇《世间文人皆相轻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证明文人的相重是多数,同时,也愿文人相重的人格魅力能感动世人。
    “……昔者与高李,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这是当年作为一代诗圣杜甫与一代诗仙李白及边陲诗人高适相聚时的写照,三位诗人举杯定交,倾心相许,日后以诗传义。当时,年龄为三人之中的高适最为贫困,潦不得志,但是煮酒论史时他最为兴奋,于是便慷慨解衣换来了酒。李白年长为兄,天性豪放,但也有体贴细心一面,他见高适解衣换酒,便命随从暗中拿出银两将衣袍赎回,重新装进高适的包裹里,高适发现后颇为感动。李白如贤兄一般,宽爱地说:“达夫(高适的字),秋凉了,你怎能没有衣袍过秋呢?”之后李白蒙冤入狱,作为诗弟的杜甫自已生活流离,四处漂泊潦倒,却心里总还惦记着这位兄长,有感而发写下了无数篇梦李白、想李白、忆李白、怀李白的不朽诗篇。诗人间的相互关心、细致关怀和无限思怀无不让世人感动。
    还有苏轼与文同的交情亦如此。精通诗、画的苏轼常常在各种场合推崇文同的为人和作品,“与可(文同的字)之为人也,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与为不义,虽禄之千乘,不顾之……”。“……老兄诗笔,当今少丽,惟劣弟或可以仿佛。墨竹即来敢云尔!”二人识政观点、艺术见解还有为人处世之风格均为相近。苏轼推崇文同肺自心腑、有感而发、缘于事实,即不卑不亢,又不吹不捧。而文同又是怎么样称道轼的呢?“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当别人来向在画界很有名气的文同求画时,文同总是把苏轼推出来“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今州附近),可往求之。”文同的画在当时很有影响,他一般不想别人在他的画中题字,但唯独苏轼可以例外。苏轼在《文与可枯木赞》中写道:“……居中蒲氏,画者文叟,赞者苏子,观者如流。”二人的书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映生辉,同样,二人肝胆相照,世交甚深,让人羡慕不己。
    苏轼过去与当朝宰相王安石的政见不合,经常为政见而争。后来苏轼贬官到了杭州,而王安石罢相家居时。有一天,他听说苏轼路过金陵,于是身着便服,骑着毛驴去造访苏轼。二人见面后还相互开着玩笑,并一同游了蒋山。二人过去在位时,政见不同,斗争十分激烈,但是他们把过去的争端视为工作,既便争斗激烈也并没有结下怨仇,二人同样以文会友、相敬如宾、不存偏见、不记私仇,并景仰对方的文学才能和艺术成就。试想如果没有崇高的气节、宽阔的胸襟和宏大的度量,二人又何以成友,何以文人相重。此外,还有元稹与白居易,韩愈与柳宗元等等,他们相亲、相重的情义甚称文苑之典范。
    窃以为,文人能如此相互敬重,互相推崇,和睦相处,关键一点是他们有博大的胸怀、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修养和谦恭的处世作风,从而形成了他们互尊互敬的人格魅力。因此,文史有载的这些文人相重的典范,足以证明,文人相重是一种风范,并不是像个别人所想像,是文人皆相轻。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