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以前看过凤凰卫视对季羡林老先生的专访节目,印象最深的是季老的这样一句话,他的一生是“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在日常生活中,“真话不全说”,几乎对每一个人,都没有多大难度;要做到“假话全不说”,以季老之道德修养和学界泰斗之身份,可能能够勉强支撑。但如果要求像吾辈一样的草木之人,在中国现在的社会环境下,也“假话全不说”,那真正是强人所难,没有活命的余地了。
按讲教师是最应该讲真话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讲真话似乎是教师的天职。但事实情况是,现在教师讲真话的频率可能仅仅少于官员了!不是教师师德不够,而是如果你讲了真话,违背了教学大纲要求,或违背了教育教学方针,那你就是在讲“假话”了,你就是师德“堕落”了。正如《红楼梦》所言,“假作真来真亦假”也!
就拿时下的语文教学来说吧!
要问时下学校最为尴尬的是哪一群人,几乎没有任何争议的,当首推语文老师。家长不重视语文,学生不重视语文,学校领导也不重视语文,甚至连语文老师自己也怀疑起自己工作的意义来。有时遇到家长宴请,代东的熟人介绍身份时,介绍到语文老师,家长“哦哦”,兴趣不浓,老师“嗯嗯”,底气不足,双方均露尴尬神色。
记得在农村工作时,那时教师严重不足,因为稍有点“背景”的都调到县城或城郊中学来了。没有办法,就只有招代课教师,每来一个,就问能带什么课。英语行吗,不行;数学行吗,不行……那好,都不行,就带语文吧。校长或教导主任最后一锤定音。
两年前的一天下午,在安排初三课程时,因为周六不准补课,课程顿时紧张起来,讨论了半天,同是教语文出身的分管校长最后一咬牙,“把语文砍了一节吧。”语文组的教师代表来理论,校长说,“语文多上一节少上一节差不多!”老师代表无语,默然而退。
语文为什么不被人重视,语文老师为什么不被人尊重,到底也没有多少人去认真想过,或者想了也不愿说真话。
现在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国人崇洋媚外,把学语文的时间都拿来学英语了,是“英语热”导致了“语文冷”。于是,“英语热”成了国人漠视语文的替罪羊!尤其是语文老师,一说到“英语热”,几乎无一例外的咬牙切齿之,好像就是英语老师断了他们的财路似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看看我们的语文教材编排。
不可否认,经过几轮改革,语文教材现在以主题为核心建构单元,淡化语法定义,侧重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无论是体例,还是文学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都有很大进益。但同样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主题的简单低级循环比比皆是,每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有如雷同,少学一课少学一个单元对学生无所损失,多学一课多学一个单元对学生无所增益。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学生在家里呆着,只要把初中文言文会背会翻译会理解,把初中古典诗词会背会默写,再用一个星期左右把初中六册书上的知识点大致浏览一下,参加中考时,和在校学三年的学生,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再来结合考试说说语文教材。
新教材最为得意之作,可能就是新添了所谓的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但这些东西对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来说,无异于聋子的耳朵。据笔者所知,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认认真真去训练的落实的,微乎其微。为啥?因为学生一个训练不要做,一本名著不要读,只要掌握了答题的套路,考试中,几乎是百发百中。
至于考试中的其他题型,诸如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也都与语文教材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前一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新闻,说韩寒要自己给孩子编语文教材学习。看了以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稀奇或不妥,也没有觉得韩寒在哗众取宠或狂妄自大,倒觉得他说的是大实话。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学生花三年的时间来苦读苦背六本书,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做大量的资料,倒不如读一些古今中外的课外名著名篇,这样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积累语文知识素养,一举两得!中考之前再突击做上个几十套模拟试卷,足矣!
还有,语文学科知识容量大、庞杂、涉及范围广,学了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给人一种学了也长不了多少分、不学也少考不了多少分的感觉。一句话,语文分差拉不开,是急功近利的家长和学生不愿过多投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语文不被重视,还有其他种种原因。诸如家长糊里糊涂地认为,语文就是一门功课,就是150分,意识不到语文作为一门工具科的重要性,对学习其他科目的影响。教师授课,照本宣科,就书讲书,就题讲题,没有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培养,没有情感的熏陶和文采的赏析,味同嚼蜡。等等。
总之,语文不被重视,与“英语热”没有必然的联系!
说“英语热”导致了“语文冷”,是典型的转移视线、掩耳盗铃的作为!
语文冷,冷在教材!冷在考试!冷在教法!冷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