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兰
热度 2已有 3500 次阅读2012-10-8 06:19
|个人分类:小说|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梅、兰、竹、菊、指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而其中兰以清雅、高洁的君子气质,深受世人喜爱。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亦叫胡姬花。由
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兰花又称中国兰。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
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
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故孔子曰:“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
改。”
兰花体态优雅,气宇轩昂,叶色常青,叶质柔中有刚,临风摇曳,婀娜多姿,花开幽香清远、沁人肺腑,堪称雅中之雅。它终年不凋,幽香清远,神静韵高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备至的流传名花之一。
孔子十分喜欢兰花,由于他特别重视个人思想品质的修养,在兰花身上寄托了深切的感情。在《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了孔子颂兰的一段佳话:“故曰与善
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他得出了结伦“君子必慎其所处”。从此“芝兰之室”就成为良好环境的代名词,成为一个颂兰美兰的成
语。此外《孔子家语》中还节录了孔子另一段话:“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举了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作为生动的
比喻来论证“君子不为穷困而改节”这一观点。
战国时伟大诗人屈原,也喜爱兰花。他长期流放于沅湘一带,遭遇穷困的屈原,但其志不变,其行
更廉,他将这种念君爱国之志,匡时济世之情,通过多种香花异草加以表达,特别是兰花,以达到触物以起情,索物以寄志。因此无论在《离骚》《九歌》《九章》
许多诗篇中,都写到自已如何滋兰、佩兰、纫兰、搴兰、刈兰。他对兰寄以无限的希望:“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整吾将
刈。”他以兰为友,将兰作为知音:“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他将兰作为佩物,表示自已洁身自好的情操:“扈江离与薜芷伫,纫秋兰以为佩。”他又
担心兰在秋风寒露中枯萎而从俗,变节而不芳:“时缤纷以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莆化而为茅。”屈原爱兰、颂兰,寄情于兰,托兰以讽,兰
在这里不是简单的比喻或触物起兴,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寄寓,一种精神与品格的追求。
宋人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之后,隐居吴中,为表示自己不忘
故国,坐卧都朝南方。常画“露根兰”,笔墨纯净,枝叶萧疏,兰花的根茎园艺,不着泥土,隐喻大好河山为异族践踏,表现自己不愿生活在元朝的土地上,不与统
治者同流合污的气节。寥寥数笔,却笔笔血泪。倪瓒曾为其题诗:“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所以,诗人爱兰咏兰画兰,是透过兰花来展现自己的
人格襟抱,在兰花孤芳自赏的贞洁幽美之中,认同自己的一份精神品性。
“扬州八怪”的之一郑板桥,也钟情兰花,是写兰竹花卉的一代宗师。板
桥喜欢画盆兰,也常画峤壁兰、棘刺丛兰。板桥兰画中数量最多,最耐人玩味的是兰竹石图,他的突出成就。他在兰竹画中常添石,认为“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
有骨”,“兰竹石,相继出,大君子,离不得”。”而其题画诗“石上披兰更披竹,美人相伴在幽谷。试问东风何处吹?吹入湘波一江绿。”更是画龙点睛,意趣超
逸。
此外,兰花以其特有的气质,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赞美之花,历代咏兰的诗词歌赋更是不胜枚举。李白的“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
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写出了兰的幽雅清香。韩愈的“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
伤。……君子之伤,君子之守。”写出了君子应如兰般的德行操守。崔涂的“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
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写出了兰的芳香暗持。杜牧的“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写出了晚春兰香四溢的意境。苏轼的“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
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赞扬兰花的可人之处,恰似世间的美女。
兰,不似牡丹的富贵华丽,不似桃花的红艳妖娆,却始终静
静地独自绽放在幽谷中、山林间,淡淡地飘散着一缕缕怡人的清香。兰,它只是轻轻微笑,只是一片自然的淡雅,却赢得了多少人的称赞,它终年不凋,幽香清远,
以其高洁、典雅的气质,成为花中的谦谦君子,成为历代文人的自诩的对象。而我也随着你的花香淡逸的芬芳,清秀雅稚的气质,绚丽雅致的花容,清姿娉婷的体
态,浸在朵朵绽放的幽兰中,去品味你一生不变的高尚、洁雅如同君子般的品格气节。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