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杨佳的事迹令人感动和敬佩,她29岁患视神经病变,失明将不可逆转。她的丈夫不仅不支持她,还带走了孩子,并要求离婚。这时,她的父母给予她全力支持,帮助她度过难关,尤其是她的父亲。
他对她说:“爸爸给你当拐杖!”就这样,失明后,数千个日日夜夜,冬去春来,她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臂,坐公交、挤地铁,辗转到教学楼,风雨无阻。
在父亲节的前夕,我要特别对这位父亲致敬,他的行动证明了父爱如山,他用坚强的臂膀带着他的女儿走进光明的世界!走向成功!
转载:明亮的世界[摘要]
杨佳,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中国盲协副主席,哈佛大学建校300年以来第一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她15岁考入大学,22岁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9岁失明,37岁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
29岁之前,杨佳的生活几乎是一帆风顺的,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她15岁走入大学校园,24岁成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最年轻的讲师。这样的年轻有为,这样的风华正茂,杨佳从来没想过命运会在29岁的时候给她如此沉重的一击。1992年,杨佳患上了眼疾。就像大幕徐徐拉上,她的世界也随着视力的逐渐降低变得黯淡无光。日复一日,她的视野也由一片模糊,变为完全的黑暗。
医生的诊断是:视神经病变,失明将不可逆转。
完全失明之后,杨佳的生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就在杨佳痛苦地与黑暗搏斗之时,灾难却接踵而至。已经自顾不暇的杨佳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深爱的丈夫不但没有站在身后支持她,反而又给了她沉重的一击。因为认为杨佳没有能力抚养孩子长大,他带着女儿离开了。直到接到法院的通知,杨佳才知道,丈夫已经正式提出了离婚。最终,法院判决孩子由父亲抚养。从此之后,杨佳再没见过自己心爱的女儿。
亲情:父亲是拐杖
完全失明之后,杨佳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心理,克服失明带来的各种困难。当时已近而立之年的杨佳,因为年纪过大,找不到可以进入的盲校。她只能通过电话向老师请教,自己努力地学习如何用盲杖走路,如何用盲文读写。而这一切,都只能瞒着父母,偷偷地进行。对于父母而言,承认自己的孩子永远都不能复明显然是件太过残忍的事。
对于女儿身上发生的一连串变化,杨佳的父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而最让他痛彻心扉的莫过于女儿的一句话:什么时候天才亮。但为了不影响女儿的心情,他把所有的担忧和不安都埋在心里,只是劝慰女儿:一切都有希望。他默默地做了自己唯一能做的事:做女儿的拐杖。他陪伴着女儿出现在学校、会议,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她。
求学:毕业论文拿到哈佛A+
失明并没有阻止杨佳前进的脚步。2000年,她成功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作为世界一流学府之一,哈佛大学的阅读量大得惊人,加上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报告,即使是能够自己阅读资料的普通人,也会觉得相当吃力。而杨佳作为一个盲人学生,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杨佳偏偏不肯服输。她把资料用扫描仪一页一页地扫描到电脑上,再通过语音软件把它读出来。英国人的语速大概是一分钟两百多个词,但杨佳为了提高自己阅读的速度,硬是把它加快到每分钟将近四百个词,旁人听来,就像一个变了调的录音机。杨佳就是凭着这种高强度的阅读方式完成自己的全部学业。
哈佛学习的一年内,杨佳天天通宵达旦地学习。而姐姐为了照顾她,主动请了一年假,陪在她的身边。那一年,姐姐的孩子正准备高考。
在杨佳的众多老师中,有一位30岁就入白宫、效力过四任美国总统的Gergen教授,他同时也是美国CNN的高级政治分析员。杨佳发现,他教授的《领导艺术课》的课程中竟然一次都没有提到过中国的领导人。杨佳希望他能够真正把目光投向中国,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写了一篇名为《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的论文。也正是这篇论文,使得目光犀利的Gergen教授不顾教务处“最高只能打A”的规定,毅然给了杨佳一个珍贵的A+。毕业典礼之时,毕业生和家属全体起立向杨佳鼓掌致意。这些雷鸣般涌动的掌声给予杨佳的除了自豪和感动之外,还有站在新起点上眺望未来的满溢的幸福感。
--照片都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