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在商务部,流利的英文、硬朗的形象、强硬的立场,为其赢得“中国名片”之誉。薄熙来在对外谈判中以自己擅长的英语为武器,给海外谈判对手留下深刻印象。2004年5月,薄熙来随团出访,在欧盟官员面前的致辞常被提及:“中国每天要迎来4万4千名新生儿,吃掉160万头肉猪。我们的总理要给年轻人受教育的机会、向成年人提供就业岗位、还要关怀照顾老年人,真的非常操劳。”不打官腔,又巧妙地褒奖了自己的上司。在部门管理上,薄熙来延续铁腕作风。据当时与薄熙来有商务谈判经历的人士披露,薄熙来在联系副局级干部时都亲自打电话,当时的干部们都表示:“不知道何时会接到电话,24小时都处在‘待命状态’。”1米85的身高、铁腕的作风、流利的英语,薄熙来精练、专注的职业政治官员形象获得媒体一致的好感,多家中国官方媒体当时都不吝“明星部长”、“中国名片”等誉美之词。
在重庆,唱红打黑,为薄熙来提供了更大的交游平台。2011年6月,重庆举行万人红歌会,“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亲临重庆出席并发表祝词,称“我惊喜地看到重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薄熙来在随后的即席讲话中籍着对基辛格的感谢历数了自毛泽东以来的中共最高领导人,将红歌会的政治意涵提到了相应高度。除了基辛格,薄熙来治理重庆四年多时间里,还有更多外国政要应邀访渝,包括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和现总理哈珀,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和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此外,类似世行等国外组织和协会等也是薄熙来频繁会见的群体。
在媒体方面,原本就被定位为“中共喉舌”的中共官方媒体更被薄熙来纯熟利用。薄熙来到重庆后,《重庆日报》始现以“肖竹”为笔名的头版文章,内容主要是薄熙来开会、会见等各种场合的讲话。在见报文章中,薄熙来讲话通常以小标题的形式全文发布。例如,2011年12月21日对市委全会的报道中,以14个小标题几乎全文转述了薄熙来的讲话。不仅篇幅,有关薄熙来的报道语言也极为鲜活,往往引用薄的原话。在上述同一篇报道中,此类小标题屡见不鲜:“群众是明眼人,干部德才好不好,实绩怎么样,群众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政法队伍就是要镇得住坏人、帮得了百姓、管得住自己”。除了市委全委会,薄熙来在重庆的各类会见、研讨会发言等也通常以此规格发表。薄熙来治下《重庆日报》的这一报道风格,在中共各级党报中极为罕见。
保镖簇拥下的民众欢呼、与人群的一一握手、政要的站台、个性化语言的媒体展示——单从表面看如此场景,仿佛置身欧美诸国的总统竞选现场,现代政治竞争的各类要素均被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