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一些个奇妙的认识,带来了一切奇异的结局。比如有句话,叫“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当双方都到了拳脚相加的时候了,竟然还可以“礼宾相待”。但恐怕最终的结局不会是和平共处,而是忍无可忍之后就预置对方于死地。这个过程与今天的A股表现何其相像?
不仅仅是在民间,实际上在管理层、政府机构间也是如此。凡事说不得坏话,互相吹捧、好大喜功,都是痼疾。正是针对这样的现象,毛泽东就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和军委各部门必须尽速召开会议,发动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揭发领导方面的官僚主义,并规定改正的具体办法。”
股票市场本身能原本是具有自我纠正的功能的,而这种纠偏的功能则是来源于对于企业发展的过程各种好的、坏的方面的全面发现和认识。而当前的A股市场,则是被片面的砍掉了一条腿,让他的前行之路人为地变得坎坷起来,甚至跑偏。这条被砍掉的腿,就是做空机制。
做空机制是与做多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日益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与做多机制相对应的做空机制不完善并处于明显的劣势。从管理层开始就盲目恐惧做空机制,进而对做空机制百般挤压,令当前的市场做多、做空两方面完全不相匹配。而且,对于广大中小散户而言几乎完全无法做空。这仅在直观上就造成了广大散户只能通过做多赚钱,所以市场的舆论也就一直性的偏颇到了鼓吹各种美妙神话的地步,一步步把股价推高到了“神”的领域。
完全可以想象到,如果有做空机制相匹配,那些连“神”都难以理解的股价是不会存在的。当他被吹嘘的越高的时候,做空机制就越会发现他的不实之处,从而抑制这种虚高的风险聚集。尽管做空机制也不是万能的法宝,在欧美市场上百年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但至少也同时证明了做空机制也并不会打垮企业、打垮市场,因而莫名的恐惧是完全不必要的。
A股市场正在推行注册制,即便是在当前,大量新股IPO也已经相当程度上简化了审核的内容。“让市场负起自有的责任、承担自有的义务和结果”这是必须的。而真正要让注册制能够推行起来、且不会因良莠不齐而造成风险极大地聚集,市场发现就是核心,那么有两点必须同时完善:一是真正实施的退市机制、二是正常的做空机制,这两种机制是保证注册制不带来市场伤害的必须的法宝。这一点我在几年前就反复强调过。否则,简单粗暴的推行注册制就是把风险毫无控制的强加到投资者自己头上,这不仅仅对投资者是灭顶之灾,对整个市场也是如此。
当前的市场正在遭遇暴跌,客观的讲,这正是市场对于之前暴涨的纠偏动作,遏制不住的。过快的调节速度当然会带来伤害,但假如当初就没有暴涨,现在又何来暴跌呢?市场过度反应当然应当平抑,这是监管层的责任,但许多的媒体舆论把市场的暴跌归咎于股指期货的做空,集体瞎起哄、赚眼球,这恰恰是一种无知、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市场并非因股指期货做空而暴跌,反而是因股指期货做空而跌得更少。没有人能明确的知道明天市场是涨还是跌,因此在股指期货中大量的是机构的套保盘。简而言之就是现货市场上买进大量股票、而在期货市场上做空卖出,这样无论现货市场是不是能涨起来,他都不担心巨额亏损。但如果没有了股指期货的做空,一旦现货市场下跌,损失就是单边巨大的,因此机构就不会大量买进现货、而是大量抛出现货,那么现货市场就会狂跌,就不是一千只股票跌停、而是三千只股票跌停了。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当前既要平抑市场情绪,更加深远的还是防止今后此类的事情再度发生。完善市场自有的机制,让他全面健康的发展才是根本之道,而不是每每极端风险聚集之后被迫拿出几百上千亿来拉抬几个权重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