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究竟与海外股市有何不同
A股市场经历了连年的下跌,而海外市场普遍在金融危机的各种刺激政策中每每走强、甚至迭创新高,这成为媒体舆论调侃A股“熊”冠全球的焦点。尤其是在中、美股市的比较中,各种文章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管理层在各种调侃中成为影射的靶子。我并不想给管理层开脱什么责任,实际上我更加痛恨这些官僚机构。但是,以证监会为代表的管理层也真的是较劲了脑汁来活跃股市,比如极具“智慧”的发明了中国特色的IPO规则,这是十分不容易的。不过,A股市场似乎特别不给脸,依旧我行我素的“跌跌不休”。
解决这种状况,我之前写了一文《A股市场何以“跌跌不休”》,特别指出完善做空机制是一剂良药。但实际上,股市的涨跌有着极其复杂的因素。也绝不是任何一个单纯的因素、或单独的方法就能够揭示或解决。我在《A股市场何以“跌跌不休”》一文里更加注重的是解释保持市场“公正性”重要之处。“三公原则”是全球股市的开立之本,然而,这个原则实际上在当前的中国是有很大欠缺的。
面临经济危机,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各种刺激政策,中国政府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当前,经济滑坡,各种微刺激政策连发,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也十分宽松,但股市就是不涨,这实质上是因为当前的中国股市与海外的欧美市场有本质的不同所导致的。知道了本质的不同,也就不会再拿欧美股市不断上涨来对比A股的不断下跌了。
股市的本质和作用是提供资本的流动以起到对企业行为支持的场所,为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架起桥梁来促进生产力的创造和发展。这里面显然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货币资本的拥有者——即投资者;欲转化货币资本为生产资本的企业——即上市公司;和提供流动和转换场所的第三方——即交易所。
在海外,以美国市场为例,它的最基本的基础是私有制,这是与我国的公有制最为不同的基础。在股票市场自发的创立以来,在私有制的国家中,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私营企业;而投资者也都是私有资本;交易所是独立的机构。
历史考证表明,早在1611年,就有一些商人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买卖海外贸易公司的股票,形成了股票交易所的雏形。1773年,在伦敦柴思胡同的约那森咖啡馆正式成立了英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以后演变为伦敦证券交易所。而当代证券交易的领衔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则是发端于1792年,当时由24名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订立协定形成经纪人联盟,然后经过两百多年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些交易所并不是国营机构,而是地地道道的私营机构,仅仅是给股票交易提供场所,目的是中介获利。在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之前,实际上并不存在美国联邦政府,美国的创立远在在美国联邦政府之前,股票交易和证券交易所也始终在自由中发展。
1929年10月29日.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各国股票市场相继出现了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据估计,美国在该时期约50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了证券市场,这些资金在股票市场崩溃之后,有约一半化为乌有。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各国政府对股票市场开始全面加强法制和规范化建设。美国政府开始从法律上对证券市场加以严格管理,制定了《1933证券法案》和《1934证券交易法案》等一系列证券法律。1934年美国国会正式建立了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直接对股票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
再看看香港。香港的证券交易历史也很悠久,早于19世纪香港开埠初期已出现。香港最早的证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经纪协会于1891年成立。其后,陆陆续续的发展出多家交易所,也经历了分分合合,最终于1986年3月27日正式合并组成香港联合交易所。在1970年代中以前,香港的证券及商品市场并未受到正式的监管。1973至1974年间,香港爆发股灾,港英政府遂制定证券期货业的规管法例,两个非全职的监察委员会,分别负责监察证券及商品交易事宜。1987年再次爆发股灾,期间显露了监管架构的不足之处。股灾过后,当局成立一个由六人组成的证券业检讨委员会。1989年5月,根据《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条例》,香港正式成立成立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从上面的段历史描述中不难看出,在资本主义世界股市的三个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都是分别独立的,而且其中没有利益联系。无论是纽交所还是港交所,也都是营利机构,也都自身就是上市公司。监管机构则是后来发展出来的,它的责任就是防止股票市场出现违法乱纪的事情,更加独立于市场三个组成部分之外。而在我国,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在中央集权式管理的制度下,这些构成元素之间已经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
当代中国的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的历史我不必赘述,只说明一点:无论是上交所还是深交所,还包括如郑商所、大商所、上期所等等机构,都是隶属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机构。在职能上,证监会乃至央行负责发布政策、指令,交易所则是负责落实指令的实施。而证监会发出的政策、指令则是设法维护上市公司代表的国有资产获得利益。
换言之,当代中国的证监会和交易所并不是仅仅负责维护证券交易市场的“三公原则”和正常运行,更加重要的是要为国有资本的市场运作负责,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个。而只有投资者是独立的,站在证监会、交易所和上市公司集团之外。实际上,即便是投资者中,还有险资、社资、中金公司等等机构也是站在国家利益集团中的。
在新中国的证券交易所建立之初,上市公司全部都是国有资产公司,甚至连集体所有制的企业都不能上市,后来才慢慢发展到允许私营企业上市,但总的利益结构并没有改变。还记得股权分置改革么?乃至当前的国有资本深化改革的混合所有制,股票市场的任何一个大动作都是配合国有资本的改革而运行的。为什么现下要推出优先股?首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国有银行的融资黑洞。只有站在“国家利益”和“国家意志”的角度上你才能够明白长油为何要“退市”、南纺为何不退市;也就明白为何我要给长油的“退市”加引号、而不给其它的退市加引号。除中国外,全世界的上市公司都是自己要上市的,唯独中国的上市公司是当地政府决定的。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地方政府、上市公司、保荐机构之间的利益勾结?没人说得清。按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债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占GDP比重达105.4%,其中,企业债务占GDP比重达105.4%,远远超过80%的国际通行的合理水平。而这其中,一个所谓的“刚性兑付”问题,又透支和侵害了多少国家利益?
看看眼下正在进行的IPO,这也是全世界独有的怪胎。新中国证券史二十多年,号称精英的管理者们始终搞不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规则,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成规则却被无视。这根本的原因倒并非完全是管理层想要独出心裁标新立异创业绩,而更加重要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成规则是以独立的、三公的原则为基础设计的,这并不适用于中国的体制。IPO的恶炒,本质上就是管理层刻意要保护一级市场的利益所带来的。仅仅一个IPO规则就被修来改去仿佛来自火星,实际上本质就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市场做出符合管理层想要的反应来,而不是要服务于市场更好的自主运转。法规的随意、任意修改,等同于法规的不复存在,因为它的尊严和权威都已经荡然无存。
妄言保护中小投资者,实际上根本是不可能的。而且,从法理上说,要保护某一群体,则必定会损害其他群体。证监会摆出这样一幅姿态来,恰恰就是不公的表现,这实际上就违背了“三公”原则。市场真正呼唤并迫切需求的并不是被强权保护,而是“三公”,是一视同仁的规则。
顺便说一下,眼下这一批IPO定价显然是被人为压低的,监管层的目的当然是刻意打压高定价,但意想不到的是二级市场被疯狂抽血,这能够带来下一步什么样的规则修改还要拭目以待。
制度上的不同是最根本的不同。而在技术层面上,A股市场当前也还有着与海外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的不同。
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经济危机逐渐蔓延到全球,而中国则在危机中看到经济转型的契机,提出深化经济改革。这其中,金融改革是首当其冲的,因为金融是经济的基础。但是,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加大加深,各种金融衍生品几乎泛滥起来,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交易所、交易中心空前繁荣起来,包括国家层面重点建设的新三板交易市场、商品期货市场、还有人民币国际化的大池子。我且不去评价这些市场的是非功过,只说一点,这些空前繁荣起来的金融市场极大的稀释了央行的海量放水。
原本在应对经济危机中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宽松政策,加大资本市场流动性的方法来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尽管央行放出了120万亿的M2,但最终还是被淹没到了各种金融市场中,实体经济并没有得到多少。“豆你玩”、“姜你军”、和田玉、红木、字画等等、等等,无一不是具体的表现。反观欧美各国,由于他们的各种金融衍生品早已经非常丰富,社会货币总量也适应了这个大市场,因此央行增加的流动性就起到了实际的作用。而中国极度泛滥的市场扩容把央行的流动性刺激打的如同泥牛入海。我很早就担心资本过度金融化的危害,但现实的恶果还是早早的结出来了。问题是当前全国上下还在继续进行种种证券化的进程,还不知道这个大窟窿还能够捅到多大。
这是当前中国股市的阵痛。中国投资者——广大中国最基层的老百姓、那些股民、基民们,在经历了为改革开放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二十年后的今天,还要继续忍受过度金融的阵痛过程多少年尚不得而知。而在这场过度金融化的阵痛中,恰恰相对比较规范些的就是股市,因而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一不去实体经济、二不来股票二级市场。
这就是A股市场与海外股市的不同之处。正是这种不同造就了行情表现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