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原稿发布于2012年12月14日
这几日我经常会提到大宗交易,它究竟代表什么含义,我稍解释一下。
大宗交易平台是专门提供给那些交易数量和金额都非常大券商、机构、投资者进行交易的平台。大宗交易的交易时间为15:00-15:30,也就是在A股公开市场交易之后进行。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由买方和卖方在当日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格之间确定。该证券当日无成交的,以前收盘价为成交价。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后,并由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方可成交。
大宗交易的成交价不作为该证券当日的收盘价,但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盘后计入该证券的成交总量,并且大宗交易是不纳入指数计算的,因此对于当天的指数无影响。
大宗交易平台本身的设计是为了减缓对二级市场的冲击,但大宗交易却可以明显的显示出机构的动向,因而对于整个市场有重大指引意义。
作为交易,肯定有买卖双方,因此不能够单一的评说到那个交易火爆就是行情如何如何,要就事论事地分析。
在当前的状况下,行情整体向上发展,而且对于未来长期的后市基本都是趋好的看法,那么谁在抛售股票、为什么抛售股票就显得更加重要。尽管大宗交易的明细都是单独公布的,买卖双方可以看得很清楚,但买卖意图则只能猜测。
我先说简单的,买家与卖家。机构的动向肯定有其意义,无论是无意的表露还是有意的导向,在公开市场上我们很难明确哪些动作时机构的,而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全是机构,因而特别明确。某些营业部的席位,是大家熟知的固定机构席位,如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海通证券国际部等交易席位就是知名的QFII机构席位,他们的动作就很有代表意义。
席位问题容易明确,但意图问题就复杂得多,必须实时实地的来看。我提到,本月是解禁潮最高峰的时段,而且又是年底回笼资金最为紧张的时刻。在大势基本趋好的情况下,卖方为什么急不可耐地要抛售手中即将上涨的股票呢?只有两个情况:一是资金捉襟见肘,并不看好持有股票还能够上扬、或者看好其它更加能够上扬的股票而要倒仓;二是制度所限必须抛售股票回笼资金。那么接盘的呢?除了故意所为的误导之外,则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看中未来的上扬获利。
需要说明的是,大宗交易系统交易成本很低,而且,在当前,大宗交易大多都是折价进行的。以昨日为例,沪深股市共发生21笔大宗交易,整体折价率为8.03%。这就是说,按当日收盘价来计算,卖方是亏本出售,而买方的不动声色就浮盈8%。
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不是故意诱导,那么大宗交易火爆,就说明减持冲动强烈,这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肯定不是好事。而对于买方来说,折价成交获益丰厚,那么对于未来向上的推动动力就会减弱。如果大宗交易异常活跃,在整个二级市场的交易份额中占比较高,那么这个问题就会显得更加突出。当散户跟风,还在为手续费挣扎的时候,机构已经获利丰厚。
当前的问题恰恰就是:交易异常火爆、折价率很高。这就是我所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