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原稿发布于2010年7月5日
自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开板上市以来,中国的“纳斯达克”也经历了几乎爆炸式的发展。创业板上市的股票从最初第一批的28只,现在已经则加到了94只,平均每周上市两只半多。创业板的总市值,从最初的28家公司的1399.67亿元,达到今天的3244亿。
然而,创业板目前却上演了中国股市上最神奇的一幕。经过半年多的喧嚣之后,这一A股史上最贵的股票群落终于回落了,但你可曾还记得,在28只创业板上市首日,28家创业板公司即诞生107名亿万富豪?当然上周创业板指数重挫14.09%,市值蒸发539.37亿元,又有多少人坐了过山车?
在创业板半年的惊悚剧中,主板、二板的小市值股票也充当了不俗的配角。在恶炒大幕即将谢下的时候,来回顾一下他们的历程,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对于我们来说当时一种警示。
创业板在半年的时间内经历了飞速的扩容,而且时至今日,创业板的扩容还远未结束。按照目前管理层的看法,创业板股票之所以被恶炒,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总盘子太小,而治愈这个恶疾的良药就是扩容!扩容!再扩容!直至资金无法承受创业板市值之重。但是我却要说,这样的观点简直太幼稚了,不断的扩容只会带来不断的恶炒,直至创业板成为A股的毒瘤。
在创业板刚开板的时候,也许还有朋友记得我曾经说过,创业板最终将会淹没在主板中。今天我再将这句话仔细演绎一下。
A股的创业板被称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但实质上A股的创业板与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是截然不同的。我简单描述一下美国的纳斯达克(Nasdaq)市场。纳斯达克是美国的“创业板”市场,每天在美国市场上换手的股票中有超过半数的交易在纳斯达克上进行的,将近有5400家公司的证券在这个市场上挂牌,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万多个计算机销售终端。它的规模是A股的创业板所无法比拟的。在纳斯达克的交易方式上,早期是采用做市商的制度,而现在则是做市商与自由竞价相混合的制度。
什么是做市商制度?这是一个关键点,我也得用通俗的话简单描述一下。先说A股市场,A股是自由竞价制度,就是股票价格由市场投资者自由喊价竞出,买卖双方是市场中的自由投资者。而做市商制度是报价机制,就是价格并非市场决定,而是做市商报出来的,有点儿像管方定价,也就是现在人民币汇率是由我国央行每天定出来的一样。做市商是市场中可参与交易的法人机构,而不是普通交易投资者。在纳斯达克市场中,每一家上市公司,必须至少有3个做市商来为你做市。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最少要有3个做市商把你的股票包下来,然后做市商向纳斯达克市场报出交易价格,市场内的普通投资者与做市商发生交易。实际上,在纳斯达克市场中,你买进的股票是做市商卖出的,而你卖出的股票也是做市商花自己的钱买回去的,并不是普通投资者互相之间的交易。这就是A股创业板与纳斯达克的本质不同。现在在纳斯达克,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大约超过10个做市商。
纳斯达克这样的做市商制度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某家上市公司真的跨了台,那么倒霉的并不仅仅是散户投资者,最大的倒霉蛋的是这家公司的做市商。反过来说,就是做市商会尽量保证他手上的上市公司不会垮台而退市。而A股市场则不同,国家或是交易所仅仅是个开场子的,即便是上市公司的保荐机构也不对上市公司上市后的表现担负任何责任,股票上市后如何表现几乎完全与他们无关。
正是由于这样的机制,创业板股票在上市的时候就会遭到爆炒,而爆炒圈钱之后便会遭抛弃。上市公司即便死掉也不会对任何机构有什么影响——只要你跑得快,不砸在手中。而纳斯达克的做市商制度则铁定了做市商与上市公司损益共荣共担,从而尽管入市门槛很低,尤其是纳斯达克早期市场几乎是随便进入、也很容易退市,但却保证了进入市场的大量企业是优质成长公司。
A股没有做市商制度,但从政治角度出发,为了避免创业板的失败,将其开在深市中,实际上的目的就是要将其淹没在主板市场中。而这一状况必将一再重演。
我再分析一下前期创业板、中小板这些小市值股票被恶炒的三个因素。
在前期“八二”阶段,疯狂扩容的不仅仅是创业板,还有中小板,这部分股票被一再恶炒,第一个原因是资金短缺。在《当前的基金状况》一文中我曾讲到当前资金面捉襟见肘的状况,这决定了市场资金只会去炒小市值股票。也不是说中国的资本市场整体资金短缺,恰恰相反,资本市场整体资金还很多。但是由于对未来经济的担忧、其他投资市场更好的回报率的吸引,使得资金并不愿意大举进入股市,因而小资金以快进快出的方式在小市值股票上杀进杀出,更加符合中国投机资金的利益和愿望。
第二个原因是没有上档压力。新发行的小市值股票完全没有任何上档压力,股价能有多高全凭想象。只要你将它们吹捧的好,连市盈率、市净率都会变的较低,未来成长性更不必说,天花乱坠即可。爆炒的财富效应总会带来巨大的跟风盘,而机构资金运作精于计算、操作纪律严格的优点便会在暴利之后将接力的最后一棒尽数抛给跟风的散户,赢得盆满钵溢。所以市盈率成了“市梦率”,而尽管青天白日,总会有人做梦。不怕炒不高,只怕梦不到!
第三个原因是机构有限售股。可能谁也不会相信机构蓄谋已久,会为6至12个月之后的解禁股上市提前运作。散户眼中的短线大约顶多是两三天,而真正的市场运作,一两个月的时间内都可被机构看作短线。机构最擅长的是中长线运作,从几个月到几年、十几年。
但是闹剧上演了半年,现在蜜月期也已经过了,创业板连续暴跌,小市值股票成为大盘领跌的板块,一时间也叫人惶惶不可终日。现在暴跌的原因也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泡沫终究要破灭。梦终究是要醒的,炒高了终究是要出手的,机构不会永远拿在手中。当没有了机构的爆炒动力,散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齐心协力的继续推高股价,坐火箭都来不及似的逃跑必然带来狂跌。
第二个原因是新股限售锁定期到来。半年前新发的股票,在半年后将引爆定时炸弹,限售股部分要解禁了。11月1日,28家首批创业板公司限售股12.22亿股将解禁,而目前这28家公司流通盘总规模才10.59亿股。股价已经高高在上,连续几个跌停板都不会使限售股的狂逃造成亏损,为何不抛?今天创业板的总市值以达到3244亿,而流通市值仅为741亿,这差别有多大?你想想全流通后会怎样?
这两个原因只是表面原因,最骨子里的原因就是没有像纳斯达克那样的做市商制度,这先天的不足就造成了虚假上市、虚假恶炒的恶果。没有人会对此负责,只会有人享受主导恶炒的暴利和跟风陷入恶炒的惨痛。
从这个根本性的缺陷来说,按照中国创业板上市规则,只要你成立一家公司,基本投资三千万元,保持三年盈利,这全部费用大概不会超过一亿,然后运作一下上市创业板,保你会卷走几亿甚至十几亿、几十亿的资金,利润率绝对超过100%。这样的利润率恐怕世界上任何实际经营的公司都不可能达到。然后这家公司你扔了都可以。这样的运作几乎任何一家投机基金都可以做到。这就是中国创业板的毒瘤,这就是中国创业板被恶炒的根源。其实不仅仅是创业板,即便是在主板,这样的状况也存在。不断的爆出有的公司上市之前如何辉煌,上市之后、甚至首季便陷入亏损的“怪”现象便是证明;一些小的上市公司高管们在上市之初便疯狂抛售手中股票以套利、甚至不惜辞职来回避监管,也是更加有力的证明。
这种状况绝不可能被不断的扩容消灭,反而是不断的扩容给了这种恶炒不断的新鲜题材。所以不要对已经被炒过去的小市值股票心存侥幸。在根本的发行、上市制度不做改变的情况下,中小板、创业板的新股只会被恶炒一次,后面便是漫漫熊途。如果你进去了,就应坚决在高位止盈、或者在转头向下时坚决止损。当前距离首批创业板限售解禁还有些许时间,大盘中间还会有波动,但它们一旦反弹,坚决要高位出逃。新的小市值股票在不断发行,它们将是新的目标,已经尝到血腥味的大鳄们不会轻易善罢甘休,新一轮的恶炒瞄准新的目标将会一遍又一遍的重演,那将是新的机会——生存或死亡。
如果你真的想在创业板中捞取未来高成长的真金股票,我建议你至少等上三年。三年之后依然挺立在创业板之中保持盈利的,那才堪称大浪淘尽始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