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将巴勒斯坦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国家,一个是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另一个是犹太国,同时将耶路撒冷国际化,此即所谓“两国方案”。
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后,毗邻的阿拉伯国家则强烈反对“两国方案”,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开始扩大其占领区,大批巴勒斯坦人从占领区出逃,成为难民。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日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东城区和戈兰高地。此后,以色列虽然退出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但至今仍然占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全部和戈兰高地。
1970年中期之后,巴勒斯坦开始支持“两国方案”,并于1988年发表立国宣言时接受此原则。1993年以、巴在美国撮合下签订了《奥斯陆协议》,根据该协议,“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得以建立,负责管理巴勒斯坦的领土。协议还要求以色列国防军从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撤军。巴解组织承认以色列国并承诺拒绝暴力,以色列承认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但在协议签署后两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遭以色列右翼激进分子刺杀,其后巴勒斯坦极端势力亦连续发动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事件,街头冲突逐渐演变成双方武装对抗,奥斯陆协议的执行遭无限期搁置,名存实亡。
新的“两国方案”,是以1967年“六日战争”之前的边界为基础,在双方都认可的安全边界上和平共处。巴勒斯坦国的领土范围将包括约旦河西岸和加沙走廊,并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的独立主权。
这个方案的最大难点在于耶路撒冷的地位,以色列拒绝交出东耶路撒冷作为巴勒斯坦的首都,而巴勒斯坦则坚持必须以东耶路撒冷为该国首都。此外,1967年以后,以色列在西岸大举安置以色列居民点,成为一个难解的症结。
2017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将美国大使馆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使得耶路撒冷问题更加复杂化。
极端的以色列右派主张“赢者通吃”,巴勒斯坦的极端分子,如哈马斯,则主张消灭以色列。
《美国之音》报道,根据《巴勒斯坦政策调查研究中心》(Palestinian Center for Policy and Survey Research)今年1月发布的民调,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犹太人对“两国方案”的支持率大幅下降,仅有33%的巴勒斯坦人和34%的以色列犹太人还表支持,降至2016年该调查启动以来的最低水平。
国际社会中,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支持“两国方案”,中国也表示支持“两国方案”,但是各方对“两国方案”的具体内涵是否相同,则是另外一个问题。